原创写雪的诗词(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

原创写雪的诗词(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1)

窦跃生

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家介绍: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然十岁左右,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勤学不辍,遍览史籍。

[ 唐 ] 岑参

原文译文对照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原创写雪的诗词(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2)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二、张打油《咏雪》

张打油和打油诗的故事

中唐时代,有一位姓张名打油的南阳诗人,他就爱作这样的诗,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他的诗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因此,张打油的打油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自成一派,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诗词品种。

如他的《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看来这位张打油作诗时是动过一番脑筋的。在中国诗歌史上成为绝唱。

人们常把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诗称为打油诗。为什么叫打油诗呢?

不过张打油之所以闯出牌子,以至这类诗竟冠以他的名字称之为打油诗,还有一段轶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

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

使锹的使锹。"

大官大怒,立即命令左右,查清作诗人,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大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

张打油听了这位大官的呵斥,上前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那位大人一听,连说:"好气魄,起句便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差(chā)强人意,再念。"

原创写雪的诗词(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3)

张打油马上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与"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惹笑了,终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不胫而走。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dié)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这首《咏雪》

"江山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在后人看来算得上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说:"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

三、柳宗元《江雪》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原创写雪的诗词(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4)

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四、《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仗工整,概括写雪景,写雪的气势)。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具体写雪景)。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比喻。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以冷峻写晴朗)。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用典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五、唐代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唐 ] 刘长卿

原文译文对照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七、窦跃生《冬日初恋》一场大雪封冻了淙淙潺潺的思路。诗鸟便不起飞。心笺上绿方格空有一片余白,如雪地皑皑。你步履姗姗地走过来,走到我的百叶窗前——撩开了半遮半掩的窗帘。

原创写雪的诗词(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5)

冬日的那脉冰川,可是雪鸽子仄飞的翅膀?六角雪花蝶儿似地飞撞在腊梅花丛,叮咬玫瑰梦的衣裾。腊梅的红唇,诉说着晶莹亮丽的情节。当相思像藤儿一样缠绕人颈项的时候,便感觉:死也是一种幸福。我只想对你说一声,请不要让一只受伤的翅膀失却蓝天;请不要在我们纯洁的相似地栽种一墙篱笆。记住,那个冬季的故事,还缺少一个迷人的结尾。春天是一列绿色的火车。

八、窦跃生《香雪海》

拿大刀 骑白马 腊月的梅花你姓啥爷爷唱着童谣把世界唱得银装素裹

小孙子诞生了在冬的蕊中骑着雪的白马玉树临风 王子模样

听 梅花绽放的声响绝望的呐喊在枝头含苞一朵梅花香了万亩雪原

满天的飞雪 奔腾的马群春雷在严寒的摇篮中呢喃香雪海 铺展第二春的画卷

一眼望不到边笑弯的一双眉毛是贴在屋檐下的春联

九、露易丝·格丽克《

十二月底:我和爸爸去纽约,去马戏团。他驮着我在他肩上,在寒风里:白色的碎纸片在铁路枕木上飞舞。

爸爸喜欢这样站着,驮着我所以他看不见我。我还记得直直地盯着前面盯着爸爸看到的世界;我在学习吸收世界的空虚,大片的雪花绕着我们飞旋,并不落下。

这似乎是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拥有的关于童年时代的一个温暖场景。没有体验过坐在父亲肩头打量过眼前世界的孩子几乎没有。

我敢肯定,但凡读到这首诗的人们都会不可抗拒地从心灵深处油然升起一股浓浓的暖意。父亲如磐石般安全、牢固的肩头,曾让我们天真无邪的眼睛越过墙头的茅草或是透过阳光闪烁的树叶缝隙,感受过比梦还要美妙的时刻:那一刻,我们像鸟一样离开大地,仿佛离天空和鸟鸣更近。同时也使得我们一定会长得更高的愿望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可能。爸爸看到的世界也注定将会成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而被驮在爸爸肩头的幼小心灵所能做的只能是“吸收它的空虚”,也即面对那些即将要去面对的未知事物。“空虚”――是因为我们稚嫩的心灵还没有能力去品味和解读――因此它们只能成为一种温暖坠入最深层的记忆,最终成为伴随我们一生的刻骨铭心。

原创写雪的诗词(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6)

《雪》:没有华丽的辞藻,刻意的修饰与雕琢。它用一种娓娓道来的不容置疑让童年记忆变得更加准确无误,甚至让人心生一种隐隐的痛楚――有些已然逝去的其实并未走远。它完全印证了: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因此可以说,露易斯·格丽克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十、鲁迅《雪》

《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散文诗。本文通过对江南雪景柔美和北方雪景壮美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雪》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葫芦)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脂粉奁 lián:装胭脂和香粉的盒子,化妆盒的古代称谓。脂粉:胭脂和香粉,均为化妆用的物品。奁:盒子 )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是对佛陀的尊称,此处借指佛陀的形象)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shuò fāng北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节奏是诗歌的灵魂。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雪》的情感节奏是建立在段落内部、段与段的联接中的。它的推移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一波三折的。诗歌以“冷峭”的笔致略写“暖国的雨”的“单调”,简略且不切题,给人困惑与好奇之感,这是“抑”。紧接着,诗人的思路跳至“江南的雪”,运用意象排列和夸张性联想,详细地描写雪景的“美艳”,于是从困惑中清醒过来,这是“扬”。整个首段先抑后扬的节奏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三段从段意上说是自成一体的,描写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全过程。然而,第二段是首段“美艳”的江南雪景所引发情感的延续,诗人写孩子们的不畏严寒,写“雪罗汉”的“灼灼”,表现了人类的创造活力。不过由于诗人有意用朴实的白描压制此情感,所以此段的情感振幅属于“次扬。这为第三段“雪罗汉”的消释带来的遗憾,再“抑”读者的情感做了舒缓的过渡。最后三段,诗歌以“但是”的突接,进入抒写“朔方的雪”的激情中。在让读者经历了多次抑扬交替的情感迂回后,诗歌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简捷收束,统贯全篇。最终,诗人的称许,让读者与诗人的心灵获得了强烈的共鸣。

这一节课,我们讲了古今中外美轮美奂的写雪的诗词。唐诗中的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自于民间的张打油和打油诗《咏雪》的故事。有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外国作家露易丝·格丽克《》,这是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诗词。还有现代作家鲁迅的散文诗《》。这学期还要讲保罗·策兰:跟雪说说话。品种齐全。

十一、压轴歌曲

《北风吹》作词:贺敬之 丁毅 作曲:马可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风卷那个雪花在门那个外风打着门来门自开我盼爹爹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欢欢喜喜过个年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媳儿就扎起来哎~~扎呀嘛扎起来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年来到

作业:

1.谁发明了打油诗?

2.写一首打油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