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产业创新能力(打赢种业翻身仗)

打赢种业翻身仗——张掖市加快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综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种业产业创新能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种业产业创新能力(打赢种业翻身仗)

种业产业创新能力

打赢种业翻身仗

——张掖市加快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张掖日报记者 杨静文

2011年,我市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我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被认定为杂交玉米制种大县,是名副其实的种子基地“国家队”。

“十三五”时期,我市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年生产玉米品种1000多个,年均产种量4.2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6%、45%,可供应全国3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指示要求,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积极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布局,主动担起做大做强玉米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和种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至目前,全市共有玉米种子企业81家,世界排名前十入驻张掖发展的种业企业有6家,国内排名前十入驻张掖发展的种业企业有7家,全市玉米生产企业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全市已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0个,玉米果穗烘干线62条、籽粒烘干线68条、小包装加工线153条,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中心,形成了制种优势产业集群。

坚持国之大者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认真贯彻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和甘肃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立足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基地,抢抓种业振兴行动和建设种业强省重大机遇,坚持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制定种业发展规划,出台现代种业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创建“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并作出全面安排部署,高位推动张掖种业高质量发展。把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和省委省政府“放大张掖国家级现代制种基地优势”战略决策部署细化、实化,落地到位,全力把张掖玉米制种产业打造成国家所需、张掖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标志性产业,全力打造全国最具生产优势、产业最集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精品玉米种子生产“北扩”基地,与“南繁硅谷”共促形成种业发展“南繁北扩”大格局,在保障国家粮食和种源安全方面作出张掖贡献。今年,全市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09.48万亩,占全国315万亩的34.7%、全省152万亩的72%,其中落实国家安排的6.66万亩生物玉米制种,全市产种量预计达5亿公斤,供种量可达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50%。

坚持引大扶强着力打造种业品牌

紧紧围绕国家种业振兴行动要求,立足做优基地、做强龙头、做大产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投资经营、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基地配置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措施,鼓励支持企业在张掖发展“总部型”经济,大力招引处于产业链头部的优势企业,把“张掖玉米种子”国家地理标识品牌做亮作响,推动张掖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的十二条优惠政策在国内玉米制种企业中引起热烈反响。

在政策措施激励下,20家总部在外企业逐步在张掖建立总部、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目前已有3家企业在张掖设立总部,2家企业在张掖注册独立法人子公司,8家企业授权部分品种和区域市场在张掖销售结算。通过加大企业“外引内培”力度,新引进重点龙头企业8家。为进一步增强“张掖玉米种子”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优质优价,扎实开展全国杂交玉米种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种子质量全程认证和贴标销售工作,“张掖玉米种子”贴标率达19.4%。制定出台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张掖精品杂交玉米种子质量规范》,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比国家标准高10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超越全球质量标准,进一步彰显张掖玉米种子的品牌效应。国内第一部聚焦种业文化的纪录片“种业中国·张掖故事”在央视七套专题播出。“张掖玉米种子”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目录》,获得“甘味”农产品品牌“特别特”称号,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首次认定的2019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成为全国3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张掖种业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坚持双优整合加快种业提档升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种业振兴企业扶优、基地提升行动精神,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促进种业龙头企业与种业基地紧密对接,我市积极探索落实优势企业与优势基地“双优”整合路径办法,制定出台《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办法》,在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推进优势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工作。重点解决企业与基地利益联结不紧密、基地落实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健全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机制,实现优质基地向优势制种企业集中,引导优势制种企业积极参与现代种业功能区建设,努力实现种业提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四赢”目标。在基地配置中,优先保障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优势玉米制种企业的生产基地需求,推动优势企业与优质基地深度融合发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规模和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基地建设规模化、产业体系高端化、育繁推一体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今年,通过深化优势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为20家优势企业配置基地40.8万亩,占全市的37.3%;为8家招商引资企业配置基地13.72万亩,占全市的12.53%;企业自有自销品种面积达32.46万亩,占总面积的29.6%,较上年增加22.93万亩,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通过优质基地优先向优势企业配置,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逐步向“一村一企、一村一品”方向发展。

坚持科技驱动推进核心技术攻关

制订奖励扶持政策,支持玉米制种企业创设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科研试验站,鼓励企业引进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培育优良玉米品种,引导企业依托产业功能区成立产业联盟,组建种业集团,设立种子产业基金,撬动央企资本、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种业发展领域,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种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支持优势企业在张掖开展科技研发,中林金象、天宇种业、秋乐种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重点龙头企业逐步在张掖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沟通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打造种业“中国芯”。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种子企业从事育种成果转化活动,促进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全市从事种业科技研发人员1200人,成立研发机构12家。2010年以来,全市共审定玉米品种319个。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创制利用,设立张掖绿洲农业种质资源库,收集保护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09万份。坚持借智发展,借助“2021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平台,与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签订共建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种业产业合作创新院协议,临泽县与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崖州湾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借助外力为种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坚持项目支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以项目实施为引领,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种子基地。2015至2018年,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实施《国家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建设项目》,累计完成玉米制种田改造22.5万亩;2019至2021年,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玉米制种基地改造62.42万亩,全市累计改造提升玉米制种基地84.92万亩,有效改善了种子生产条件。实施国家制种大县奖励项目,积极推进县企共建,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先后与隆平高科、中种国际、河南秋乐等优势企业签订县企共建协议,组织实施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重点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全省首单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项目贷款落地临泽。通过实施制种田改造工程和推动县企共建共管,有效提升了制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对接国家和甘肃省“十四五”规划及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认真谋划实施基础性支撑项目,积极申报甘肃玉米制种产业集群建设等8个种业重大支撑项目,项目共申请投资额156.47亿元,申请中央资金48.67亿元。种业重大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张掖种业发展基础,巩固拓展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