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

01 盗捞者

20世纪80年代,是海上寻宝的疯狂年代,众多海外盗宝者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南海海域的海底文物进行大肆盗捞,然后将盗捞文物公开拍卖,赚了很多很多不义之财,而损失的却是我堂堂大中国。

盗捞中国南海沉船文物的代表就是英国人哈彻,他先后盗挖了很多沉船上的瓷器,数量多达百万件,为了达到物以稀为贵,一次他曾亲手毁掉了60多万件瓷器,保留下23.9万件用于拍卖。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

盗捞者哈彻

1986年4月,当23.9万件中国文物,齐刷刷亮相荷兰阿姆斯特丹,在嘉士德中国文物专场拍卖会上时,我国使馆人员震惊了,急电国内,寻求解决办法。面对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中国政府多次与哈彻交涉,可最终却无法阻止这次拍卖会的举办,为了研究这些中国海底瓷器的价值,国家文物局决定派人参加此次拍卖。

两位中国瓷器专家冯先铭和耿宝昌怀揣着国家给的3万美金来到了荷兰,当时他们得到的指示是购买几件瓷器用于研究,购买金额不得超过瓷器本身价值的三倍。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

哈彻(左)和他盗捞的瓷器

当冯、耿二人来到拍卖现场希尔顿酒店时,看见酒店外排满顶级豪车,这时他们才知道这次以“南京船货”命名的拍卖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大富豪。主办方对于中国的来客相当重视,带着冯先铭和耿宝昌对拍品进行了全方位的阅览,同时,将象征着贵宾的1号拍卖牌,给了两位中国专家。

可是在10天的拍卖活动中,这批中国瓷器拍卖实在太火爆了,还没等两位中国专家举牌,叫价就远远超过其本身价值3倍,最终成交价格都高于起拍价格的10倍以上,两位专家眼睁睁地看着中国文物在自己跟前被买家拍走,却毫无办法,那种痛和屈辱难以形容。最终他们还是带着3万美金回国了。

回国之后,耿宝昌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建议中国考古应该逐渐向水下考古领域拓展。

70年代末,我国陆地上的考古工作重获生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但因各种工程建设的规模极大,各地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太多,大家还顾不上去考虑开创中国的水下考古学事业。

荷兰拍卖这件事,彻底激发了政府与考古界建设我国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的决心。国家有关部门迅速于1986年7月9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共同认为中国应该制定水下文物的保护法规,并且尽快建立水下考古学的业务机构。

1987年3月, “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 建立,负责审定和协调开展水下考古的重大规划和重要实施项目;在此基础上,国家博物馆决定成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一艘中国沉船引起了文物局的广泛关注,引出后来的一捞,二捞,三老,直至世纪大海捞,过程太曲折、痛苦、艰辛、感人了。

02 一捞

1987年初,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人员在荷兰图书馆的资料中,查到一条古沉船。资料显示:1772年,东印度公司有一艘名叫“莱茵堡”号的船只,在中国的南海海域不幸遭遇台风沉没,该船长42米,载有6箱白银、385吨锡锭等货物。

这个消息,让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狂喜不已,茫茫大海里宝物是多,可想要找到,那还真是大海捞针。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记载这么清楚的沉船,真可谓是天赐良机,要发大财了。

英国海洋探测公司考虑到“莱茵堡号”是在中国海域沉没的,因此在打捞之前还是向中国政府提出了申请,要跟中国开展合作打捞。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适值我国当时正在探讨如何开展水下考古事业,刚好可借此机会开个头,练练手。于是,由中国救捞总公司出面,当月就同意了英方的申请,具体任务执行落到了广东救捞局的身上。

在沉船地点广东阳江海域,英方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进行探测,可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预定海域搜了个遍,却一无所获。眼看着台风季马上就要来临,这次若没结果,想要再次探测,就要等半年以后了。

一天,海底声纳再次投入水中,突然,仪表盘上显示海床表面有一个一米见方的小小凸起,不过这与排水量多达800吨的“莱茵堡号”对比,相去甚远,好多人都不在意,可中方代表尹干红却对这个凸起产生了兴趣。

他立即派潜水员下水探测,此时海水深度约27米,由于洋流造成的海底泥沙漫扬,水中能见度几乎为零,靠着微弱的潜水灯光,潜水人员在凸起的河床上摸到了一块小的物体,发现竟可能是船桅杆的一部分。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3)

沉船地点

难道这就是他们日思夜想、苦苦寻找的“莱茵堡号”吗?

潜水员从凸起物上抠下了一块样本,浮出了水面。这个样本虽外表包裹着泥沙,但明显可看出是一块木头,尹干红与英方代表商量后,决定用机械爪进行打捞,看看下面究竟是什么东西。

一爪下去,连泥带沙起起,冲洗后,发现了些许铁屑和金属块状物,“有货”,尹干红决定再深抓一把,好搞个明白。

这一爪可是意义非凡的一爪,抓起的淤泥刚堆在甲板上,便可见包裹着厚厚淤泥的瓷器及碎片。经冲洗后,一件件精美瓷器随之现身,更令人惊喜的是,里头还有一条制作精湛的大金链子,长近 1.80米,有一斤多重,金链子的两端头部分,表面饰有葡萄图案,另有环状搭扣,链身为几股粗金线条以人字形花纹编织而成,就连见多识广的专家,以前都没见过这么奢华的金链。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4)

兴奋的英国人正准备趁热打铁,继续下抓斗打捞,被尹干红制止了。他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得立马打住。英方急了,抗议了起来,不过,尹干洪有理有据地指出,当初双方决定共同打捞的是“莱茵堡号”,运载的货物明确记载是锡锭和白银,而打捞上来的文物证明,海底下的东西根本不是莱茵堡号的,应该是中国自己的沉船,这跟他们英方可没丝毫关系。

英国人被怼得哑口无言,同时打捞船是中国的,工作人员也几乎都是中国人,也没人搭理他们的说法;尹干红命令打捞船停止作业,开回码头,英国人也只能干瞪眼。

由于事关重大,尹干红立刻将打捞出的样品送到广东文物局鉴定,这次带来的样本包括了247件瓷器和铜器,经过鉴定,这些样本全部来自于宋元时期。

这堆出水文物让中方专家欣喜若狂,整个中国考古界都为之振奋,阳江海域下的沉船,很有可能是宋元时期的一艘外贸商船。倘若真的如此,那这一艘船,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那么这艘沉船究竟是何身世?船上到底有多少宝藏?要知道随便捞点上来,就都是一堆宝贝,特别是那根长金链条,更引人遐想。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5)

科考人员翻遍了广东地区有关古籍,根本没发现与此有关的线索,于是就暂时把这条船命名为: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

因为当时我国水下打捞、水下考古技术水平太弱,根本没能力继续打捞,只好派公安边防战士日夜警戒保卫住那片海域;对外声称“海底有当年外国侵略者扔下的炸弹”,这个距离岸边十八海里,方圆一海里的区域是禁区,任何船只不得在此停留。这一守卫,就是整整20年。

03 水下考古队

深入江海湖泊寻找古物的活动,早已有之,在15世纪,欧洲已有人开始对水下的文物进行打捞探查,无数的银锭、银币和其他文物被屡屡捞出水底,面向世人。19世纪中叶,西方正式建立水下考古学专业。

水下考古,顾名思义就是对水下遗址进行考察的过程。整个过程从水下文物定位、测量开始,到对文物实行打捞,然后是绘图、拍照,最后对文物中隐藏的历史信息进行解码。

但严格按照考古学的要求,勘察、发掘、记录水下古代遗存之举,则是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了自负式水下呼吸器(亦称“水肺”)以后的事了。有了水肺,潜水人员一般可在水下活动半小时左右,水下考古工作得以实现。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6)

我国的水下考古一直以来都是一片空白,无装备、无人才、无资料。1987年之前,全中国都没有一位懂得或者说是接触过水下考古工作的人员,面对严峻的形势,加紧培养专业人员,自然为当务之急。

1987年6-8月,我国应邀派遣考古人员参加荷兰北海沉船调查工作,在现场,对方才知道,中国居然没有专业的潜水考古人员,即使一名也好,差点闹出了国际笑话

1987年11月,国家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研究室设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内,负责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水下考古工作。12月,邀请了日本专家给大家上了一次水下考古扫盲课。

水下考古工作者,除了需要一般的考古学知识和技能外,更要具备相当的潜水工作能力;到底是组织潜水员去学考古,还是指派考古人员去学潜水?这在当时还纠结过一阵子。有人算了一笔账,潜水员学考古要花4年,考古人员去学潜水只要花半年,而中国年轻的考古人多,从中找几个适合学潜水的人员不太难。

1988年初,通过层层体检之后,10几个年轻的考古人员入选,被送入交通部广州潜水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

最初的潜水训练,从一个2米多深的游泳池开始,随后转移到潜水塔进行。直径6米的潜水塔深度分别为3米、6米和12米。实战训练场则被安排在从化流溪河水库,最深处超过40米。

经过2个月培训,首次考古人员潜水训练如期结束,11名队员有幸成为中国水下考古队的“黄埔一期”毕业生。现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随后,我国向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美国陆续派出人员,去学习各国先进的水下考古学知识和相关潜水技术;同时又引进外国学术机构与专家教授,合作培养我国第一批水下考古人员。

从1989年开始,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进行过五期的培训,中国获得专业资格证书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有87名。平常,中国的水下考古队员都是在各个博物馆、文物局工作,一旦有水下考古任务时,他们再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执行任务。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7)

04 二捞

1989年7月底,经国务院的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分别签署了《关于合作进行南海沉船考古调查发掘的意向书》和《关于合作进行南海沉船考古调查的协议书》。

之所以同意和日方合作,主要是想好好锻炼下我国这支初创的水下考古队伍,提高实战技能,同时也对南海沉船摸摸底。

经过紧张的准备,1989年11月上旬,“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在广州正式成立,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亲自担任队长;所有队员集结到位,队长俞伟超为这艘沉船正式命名为“南海一号沉船”,1号代表着起点和开始,象征着朝气与希望。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8)

南海沉船联合调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物探调查工作。从11月11日开始扫测,至11月17日中午,在两年前中英合作调查工作中方总指挥尹干洪先生的引导下,终于再次找到南海一号裸露在海床表面的小小的突起堆积。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9)

就是这点突起,引出稀世宝藏

第二阶段为水下探摸工作

18日,因天气和海况不好,没进行潜水作业的。

19日 9点整,中方潜水员周信第一个下水,在海底搜索了三圈后,终于找到了南海沉船的突起物,扒开泥沙,发现了两片瓷片,然后其他人交替下来。当天一共完成了9次共13人次的潜水工作,其中包括

20日回到广州,俞伟超队长和田边昭三副队长来到广东省博物馆,对本次工作采集到的瓷片与1987年工作时获得的瓷片进行比对后,确认了两者完全一样的结论。

考虑到那个季节风浪比较大,水下能见度极低,潜水很困难,已不适于海洋作业,加之技术不足和资金缺乏,最终双方决定搁置发掘计划;我国的水下考古团队也暂时转向其他沉船作业,继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本次中日联合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工作获得了三个重要的收获:

第一点,再次确认了南海沉船的沉没位置;

第二点,复查了沉船遗址的表面情况,确定了保存状况为约1平方米、高0.3米的突起物,推测大部分船体可能已经被海底泥沙掩埋;

第三点,获取了沉船海域的海况、气象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得出了海水能见度极差是今后工作的首要困难。

这次是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和他的队员们的水下考古首秀,从此开启了我国水下考古的历史大幕。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0)

1989年10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从此,我国有了进行水下文物保护和水下考古的法律依据。

1990年3-5月,在福建省连江县,我国水下考古队独自对一艘宋元沉船进行了第一次发掘。

经过这两次实际工作,我国的第一批水下考古队伍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那些年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建高楼和高速公路,要博物馆去抢救的陆地文物多得根本忙不过来,水底下的事只能暂缓。“南海一号”被发现以来,虽然英国、法国、澳洲等国家也曾先后提出合作打捞,但条件是瓜分所捞文物,他们的提议被我国一开口拒绝。还有,国家每年的考古拨款有限,一时间也很难投入到“南海一号”,因此其发掘工作搁置了下来。

05 三捞

1999年2月,香港政府计划在竹篙湾填海造地,建造迪士尼乐园,在工程开始之前必须确定水下是否有古代遗物,因此香港渔农处邀请国家水下考古队专程来到竹篙湾做水底考察。

竹篙湾的水温很低,考古队成员想购买几件潜水背心。听说湾仔有一家卖潜水器材的潜店,崔勇、张松等人便去一探究竟。

这家潜店的合伙人之一,是潜水教练陈来发,他为人热情,爱冒险,与考古队员们性情投契,随后成为了好朋友。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1)

崔勇(左)、陈来发(右)合影

水下考古队后来在福建连江发掘沉船时,陈来发来探班;他们在一起聊天时,说起了“南海一号”的情况:在1987年被发现时,露出的泥沙部分有一米高,面积在三平方米左右。可是,1989年再去探测时,只剩下约三十公分高,一平方米的面积了;后来,苦于资金短缺、设备简陋和专业人员少等问题,已整整被搁置了10年,也不知现在它那里情况如何了。水下考古队一直都在担心着“南海一号”,认为,若再不搭理它,海底的泥沙越淤越多,将完全把它掩埋,而永远消失在茫茫大海里,那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和罪过。

听到这些,陈来发触动很深,作为中国人,他也总想为国家做点什么;通过多方努力,陈来发组建的香港中国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协会,筹集捐献了60万港币和等值的潜水器材,用于重启“南海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同时,他还为内地人员提供了三十五个小时的高氧潜水理论及实地训练,教授他们使用双瓶进行潜水,可延长在水下的搜索时间。

水下考古队原以为陈来发教练是一个富豪,毕竟在当年,一百二十万港币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其实他只是个中产阶级,因为喜欢冒险而爱上了潜水,然后当教练,开潜店。

还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来发找到了当年搜寻过“南海Ⅰ号”的英国船长,这个船长手中有一张航海图,对“南海一号”沉船方位有相当准确的标记。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谈妥,以十万港元成交,先付一半,找到后再付一半。但是,区区五万元现金却一时难倒了陈来发,还是他的一个牙医朋友慷慨解囊。

2001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开始对“南海一号”再次展开大规模考古调查。

这次行动聘用了专业潜水队员,配备了先进的卫星导航定位以及声纳同步搜寻系统,水下考古人员也使用了国际上流行的高氧潜水技术,还有买来的沉船位置图,应该说,准备工作很充分了。

但由于经过10多年的淤泥沉淀,1987年发现的“南海一号”沉船已不见踪影。队员们一找就是二十多天,多年来的担心好像即将变成现实。

无奈之下,水下考古队从美国进口了更先进的深海探测仪器,重新搜索定位;关键时刻,老队员崔勇从广东救捞局借来了1987年的工作档案,在翻阅工作日志时,他发现了关于沉船位置的坐标,救捞局的记录与英国人的记录存在较大误差,随即果断校正了坐标。

最终在4月18日那天,他们找到了沉船的踪迹,这次南海一号的坐标比原来标示的位置偏离了整整15米。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2)

阳江海域

更为重要的是,崔勇利用天赐的洋流短暂变清的机会,录下了20分钟的“南海一号”水下全貌,虽不清晰,但为后来的整体打捞论证提供了可贵的影像资料。

06 四捞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由于定位准确、准备充分,考古队很快就找到了沉船,决定开个口子发掘,他们挖开表层淤泥,从船中打捞出包含金、银、铜、铁、瓷类等文物4000多件,绝大多数瓷器完好无损、灿然如新!此次打捞采用的是小规模逐个打捞的办法,队员们一个接一个,一点点地将几千件宝贝小心翼翼地带到水面。

由于水下浑浊度大,并没有采集到更多的考古资料,只知道古船,位于水下20几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整艘沉船约30米长、10米宽;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端坐海底,没有侧翻,船体的木质敲起来还会铛铛作响。

专家们根据出水瓷器、铜钱及船状况等信息,推知沉船年代应是南宋时期,“南海一号”是那段时期里发现的最大一艘宋代船只。

近千年的沉船为何保存如此完好呢?

大家猜测,南海一号沉没的水域,氧浓度较低,船沉后,在短时间内就堆附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和外界产生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其次,“南海一号”船体使用是松木、杉木建造,在民间有 “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 的说法,这两方面原因使沉船没有什么腐烂,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07 天下轰动

虽然 “封锁”消息,此次发掘行动鲜为外界所知,但在牢固圈内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批出水文物,绝大多数为瓷器,包括景德镇窑系的颖青瓷、德化窑系的印白瓷、龙泉窑系的青瓷、建窑系的黑釉瓷,同时集中了江西、福建、浙江三个省区多个窑系的瓷器。除了瓷器,还有朱砂、妆镜、胭脂盒、篦梳、石制观音、鎏金龙纹手镯、金戒指与腰带等等,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3)

鎏金龙纹手镯

而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这些瓷器都是宋代的出口产品,是当时的上乘之作,工艺水平相当高。 

一位北京老瓷器鉴定专家,一看到这些出水文物就两手发抖、浑身冒汗,直感叹:“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不仅没有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一位福建古瓷器研究专家,听说在南海发现了福建古瓷器的消息后,专程赶到阳江参观,他一见到这些文物就惊讶得老泪纵横:这些出产于福建的珍贵古瓷器,他在福建本地仅仅见过一些碎片,“没想到世上还保存这么多,这么完整!”

文物界专家认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其价值不可估量!

考古专家表示,“南海一号”的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一大奇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未曾发现过如此大的千年古船能保存如此完好。这艘沉船的出现,对研究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等,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南海一号”最终出水,其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和甘肃敦煌莫高窟。

有趣的是,南海一号上发现了许多有着西亚风格的饰品文物,甚至还有两条眼镜蛇的遗骨。根据南海一号的航行方向,还有它携带的货物,专家们推断:这艘沉船应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4)

“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大陆的古丝绸之路,共同成为古代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桥梁。但由于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数百年前的港口、货物、船舶等都难以留存至今,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多见于文献,能证明它确实存在的关键性实物证据难以找寻,这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真相,至今仍是历史考古学研究的神秘领域,显得扑所迷离。

南海一号的出现,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更在于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历史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古代中国“海上丝路”的历史空白,因此对“南海I号”的考古价值无论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08 众说纷纭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考水下考古队及文物管理部门采取边打捞、边研究的办法,进行了一点小规模的尝试发掘。这艘沉船的价值太重要了,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谁敢冒着风险去急功近利。

面对如此珍贵的沉船,接下来如何对付成了个大问题。专家们纷纷提出了各种的意见和建议。

有人提出分割打捞办法,即将整条木船切成数段,分别打捞出水,然后重新拼拢起来。这种方法可以克服资金和技术上的难题,整船出水的日期也能大大提前,但文物部门考虑到分割船体势必对文物造成损害,影响了沉船上保存的其他信息,因此否决了这一方法。

有人建议在沉船周围布置铁网,把船整体罩住,清空淤泥,掏出船上所有物件后,再设法将船吊出水面。

更多人倾向在沉船海域建造围堰平台,抽出围堰中的水,进行考古发掘后,再把沉船提出;这围堰法在工程施工中常见,但这回面对的可是举世罕见的水下文物,每人敢打包票。

后来有人偶然从电视里,看到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发掘殷墟的时候用了整体提取的方法,于是就提议,可不可以也用整体提取的方法把沉船打捞起来呢?但问题是:怎么捞?用什么方法捞?

当时有一位工程师叫吴建成,他提出用沉箱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巨大的无底沉箱整个套在沉船上,再把沉箱底一封,一股脑把沉箱连船体全捞上来。

这个想法,乍一听有些天马行空,但众专家们研究之后发现,这还真是最靠谱、最保险的办法。

那时国家上下都在提倡创新,整体打捞无疑是个伟大的创新尝试。但是要真正实施,必须得经过方方面面的论证和无数次的模拟试验,容不得一丝差错。毕竟沉船和淤泥估计重达几千吨,在当时的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国家尝试过将这么重的水下物体一次性整体打捞出来。

09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广东省专门拨出200万元经费,进行整船打捞方案的研究工作;同时于2003年11月,召开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项目启动的仪式。

为什么要造这个博物馆?

那段时间,国家文物局、广东省、阳江市等各方面已达成共识,“南海一号”沉船全部出水后,所有文物都不拿走,就在广东阳江落户,实行“原地展示,就地保护,整体开发”。鉴于“南海一号”预估的高达8万件的珍贵文物即将出水,建造一座大型的博物馆来容纳它们,应该说是必须的、紧迫的。还有,广东省力主的整体打捞方案基本定行,也得给届时出水的“南海一号”沉船安个家吧。

在此之前,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仅有403件,阳江博物馆几十年的文物收藏中,也只有一件一级文物,而这次“南海一号”全部打捞起来后,其中上等级的文物从数量到价值上,都将超过此前全省馆藏文物的总和!想想就令人激动不已。

当然这也是一个冒险的方案,博物馆的设计建造都是围绕着“沉船”主题进行的,一是存放,二是考古,三是开发旅游参观,如果打捞不起来沉船,这个大型博物馆算是白建了。虽然很纠结,但是建馆方案最终还是通过了,由此可见,广东人做事的魄力和前瞻性。

馆址选择上也费了一番头脑,最终确定建在阳江的海陵岛上。

海陵岛离沉船地点仅20多海里,其最大的资源优势是拥有风光旖旎的海滨旅游资源,十里银滩,国内罕见,号称“上帝的杰作”,把博物馆建在此,可极大地带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考古,一举两得。

为了迎接“南海一号”的到来,他们专门新建了一条450米长的路和水下码头,从海滩直通到博物馆里。最关键的还是建成一个专门保存“南海一号”沉船的巨型水池,外加玻璃罩,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完全一样。博物馆建成后,这艘古船将从海底平移到大池子里,供人们观瞻欣赏。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5)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10 世纪大海捞

2004年初,政府确定了“南海一号”的打捞方案,正式进入了准备阶段。

2005年5月,交通部和国家文物局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论证会,海工专家一致认为,整体打捞方案将海工技术与水下考古作业巧妙结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信息,特别是完整地保住了国宝级的沉船船体。之后,各部门又多次召开研讨会,对打捞方案及水后文物的保护措施进行研究细化,使之达到完善、完美。

2005年12月28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开工。

2006年6月17日,经过近三年的讨论和无数次修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最终出炉,称之为沉箱整体打捞方案。

这个整体打捞方案堪称世界首创,之前虽有瑞典的“瓦洒号”,还有英国的“马里罗丝”号实行过,但那两次也都是卸完所有的文物之后,空船整体打捞。而这次“南海一号”的打捞,却是带着所有珍稀文物一起出水,如此大规模地整体打捞,在世界考古史上也绝无仅有,不由得让外界人捏一把汗。

历经一年多的建设,2007年8月,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竣工,静静时等待着主人“南海一号”的到来。

2007年初,工程人员对沉船近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彻底底的勘查,勘察发现沉船的长度比原先方案测得要长,实际是长30.4米,宽9.8米,长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沉箱尺寸也得进行了调整,最后规格为长35.7米,宽14.4米,这样才能确保把南海一号完整的容纳其中,并在其上方留有足够空间。

2007年4月8日,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作正式启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工作人员在“南海一号”上方进行部分凝结物清理,清理物多达25吨,在此期间,散落的390件文物悉数被打捞出水。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6)

5月17日,沉箱正式入水,它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沉井高14米,下沉井高5米,重达530吨,底部设计为内敛式的斜角,便于沉箱能更好地插入到厚厚的海底淤泥中;上沉井的下端两侧各预留了36个对称孔,在沉箱到位之后,把横梁从中穿过,形成一个托底,将下沉井留在海底,上沉井则包着“南海一号”及周边物资,整体捞出水面。

按照原来的预定,沉箱应该可以直接切入海床7-8米,可是当沉箱进入海床4米之后,就不动了。经检查,原来沉船附近的淤泥不像普通泥沙那般容易散开,再加上沉船本身的重压,底层淤泥的密度远远超过打捞专家的预想,导致沉箱无法继续下沉。

为了让沉箱继续下沉,只能按预案来增加沉箱的重量,打捞人员把预制的巨型水泥块慢慢、平衡地堆到沉箱上,沉箱上的堆重从900吨逐渐加到4000吨;可即使这样,沉箱也只下到泥土里8米,再也无法下插了,而其承重已远远超过原定计划的4倍,如果再堆压下去,估计整个沉箱会被压垮掉,那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无法再增加重量,专家们进行了合议,决定提前实施原沉箱到位后才会进行的四周挖泥、出泥程序,以此来减少海泥的阻力;可是这一措施却存在极大的风险,因为开挖过程中,很有可能因稳定性不足,导致沉箱发生倾斜,一旦倾斜,南海一号就将遭覆顶之灾。

他们采用高压水冲开底部泥沙后,小心地开挖,让沉箱首尾分步交替下沉,在沉箱的4周都安排了数名潜水人员,靠他们用手来感知沉箱发生偏移的角度,同时利用对讲机进行实时汇报。

7月24日,终于将沉井下沉到位(12米)。

打捞人员来不及高兴,接下来碰到的困难却更加严峻。当沉箱横穿底梁时,钢梁从一端的孔内穿入,需从对侧的孔中穿出,可过程中,却发现钢梁发生了变向、变形,根本无法穿引到位。问题依然出在海底那又厚又硬的海泥上,看着粗大的钢梁在挤压下直接变弯了,现场弥漫着甚至是绝望的气息。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7)

穿孔方案只能紧急修改、调整,缩小底托梁宽度,把沉箱孔洞改小,钢梁头改尖,在钢梁内部安装小型高压水泵,利用高压水流冲开淤泥;随着钢梁缓缓移动,第1根钢梁终于稳稳穿入对应的孔洞中,现场一片欢呼,要知道这第一根穿梁前后足足耗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在第1根钢梁穿过沉箱之后,后面的穿梁速度明显加快,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剩余的35根相继穿好,时间已到了11月13日。36根依托探全部穿引成功后,将其间缝隙全部填充满,于是,沉船及周围泥土便全部包裹在沉箱内,至此,可以说整体打捞工程有了决定性的进展。如今,穿梁这一技术已经成为广州打捞局的看家机密。

2007年11月17日,满载排水量达8万吨、自重3万吨的华天龙号巨轮缓缓驶入打捞现场,它最大起吊量4000吨,当时是亚洲第一吊,世界第六吊。

2007年12月22日,对于中国水下考古的队员们而言,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 “华天龙”牛角式巨臂下的主吊钩,紧紧钩住拴在沉箱16个吊点上的 32条钢缆;沉船加上船体、船货、泥和沉箱本身的重量约5500吨,华天龙也只可以将它吊出海底,却无法直接吊离出水,力气还是不够;因此,沉箱的四周还特别均匀地安装了多个直径超过1.5米的助浮气囊。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8)

钢缆绷紧,吊钩缓缓地将巨重无比的大沉箱从淤泥里引出,稳稳地将它从水中吊移到旁边,已下潜入水等候多时的万吨半潜驳船上。在随后的6天时间里,半潜驳船放下载重沙,排出装仓水,慢慢上浮,小心地把沉箱拖到了海边的特制水中码头。

博物馆离海边有400多米距离,工作人员准备好大气囊,把16根气囊依次排开,每一根气囊的可承重400吨,16根就是6400吨,远远超出整体沉箱的重量;用气囊滚棒拉移法,将沉箱牵引进了博物馆里专门打造的大池子里。

12月28日,沉箱到位、置稳后,博物馆封闭了池子的开口墙,然后注满海水,于是,沉船又进入了水下的状态,这是对“南海一号”文物最好的原生保护措施;日后“南海一号”的所有科考工作都将在这大池子里全面展开。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19)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0)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1)

从1987年发现“南海一号”,至2007年打捞出水,短短几十海里的距离,却整整用了20年的时间才走完。而最后这次整体打捞,耗时近一年时间,花费3亿多元,潜水人员水下作业3012人次,潜水员潜水时间合计超过3167小时,最终胜利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此次整体打捞是中国水下考古的一个重大创新,开创了世界先例,标志着中国水下打捞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然而,完成了打捞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考古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需慎之又慎。

11 18万件宝物

2009年的8-9月,首次室内试发掘在船中间位置进行,共出水瓷器200多件,至于对“南海一号”的大规模发掘,必须等到切实可行的文物保护方案出来后才能进行。

试掘工作有三个目的:先是检验在博物馆里进行挖掘工作是否可行;其次是检验“南海一号”在沉箱中的状况;最后是要提取文物样本做文物保护试验,为今后大规模发掘做好文物保护的方案。

在此次试掘过程中,采集到的考古数据都精确到毫米级,从水下考古发掘来说,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水下考古能做到精确至毫米级的测量。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2)

通过本次试发掘,清楚了解了舱位的文物分布,挖掘出保存完整的船舷和上甲板,其中上甲板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宋代沉船中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上甲板;成功绘制了立体而形象的三维图。

此次发掘的文物中,有两件特别的石器。其一是带有鸡冠花纹的石砚台和一个石罗汉挂坠。鸡冠花纹石砚台倒置后是一个高脚玻璃杯的造型,鸡冠花纹和高脚酒杯是当时阿拉伯世界国家的流行纹饰,由此也可进一步证明“南海一号”的确是海上丝绸之路沉没的商船。

2011年03月,“南海一号”水下考古挖掘与保护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第二次室内试掘正式启动,选择船头、船尾的位置进行发掘。

出土小件器物瓷器标本623件,金器107件,漆木器11件,铜钱5000余枚,残损标本2100多件,另有少量动植物残骸。

2013年11月28日,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自2007年入馆后,包裹着“南海I号”的沉箱就一直浸泡在海水中,不仅箱体锈蚀严重,而且因为长时间的土方挤压也产生了扭曲形变,原计划利用箱体横梁改造成移动发掘平台的方式无法实现,只好另建发掘工作平台,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从容挖掘,从容考古。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3)

2014年,发掘工作主要是清理沉箱表面的泥沙和提取船舱外散落的文物。

2015年开始,伴随着表面淤泥清理的完成,考古发掘的工作重点进入分离提取舱内凝结物和船货的阶段。

经过细致的勘察研究,专家们发现“宋元沉船”的装货方式非常特别,其货仓最下一层摆放的是各种瓷器,而最上一层摆放的却是一块块造型奇特的铁锈疙瘩。其重量高达130多吨。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4)

铁锈疙瘩究竟是什么?它们是一口口叠在一起的铁锅和铁钉,因为铁的物理性质活泼,导致海水侵蚀严重,它们才会锈蚀粘连成一块块大铁疙瘩。

当时的南宋是禁止铁制品贸易的,毫无疑问,这一定是当时民间对外进行铁制品的冶炼、加工和走私,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时我们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5)

将表面凝结物和泥沙等揭开以后发现,船上共有15个仓,每个仓都各有特点,每个仓里的瓷器包括它们是哪个窑口烧制出来的,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一个船舱装的货物不同,每个货物都有很复杂的包装,兼顾了运输安全和节约空间两方面,尽可能多装载货物运送。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6)

例如德化窑喇叭口瓶的包装,是8到10个一组交叉摆放,包装成一个长方体后堆叠,能有效利用船上空间;龙泉窑则是以竹片夹住后再捆绑,减少碰撞损伤;铁锅则用藤条捆扎;大罐子里面会塞有瓷器和铜器,符合我们在文献中看到的“货多陶器,大小相套,少无隙地”的情况。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7)

世界十大未发现的宝藏(历经30年艰辛打捞)(28)

2019年底,船舱内文物挖掘完毕,“南海I号”出水文物总数超18万件,堪称中国水下考古之最。其中以瓷器为大宗,“主要出自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磁灶窑、闽清义窑等南方地区的窑口,均为出口外销的民窑产品”。亦有超180件/套金器出水,重量达2449.81克,器形有腰带、项链、戒指、手镯、耳环、缠等六类。除此之外,还包括大量钱币、银铤、丝绸和部分银铜锡、竹木漆器及动植物遗存等。

有国外媒体曾预测,“南海一号”所有文物的价值,也许已经超过了三千亿美元了。对考古人来说,发掘只是它的前半部分工作,接下来就是要破解它后面所隐藏的信息,因此还有更艰巨的工作,更长的路等着他们来完成。(请接着看下篇:宝贝会说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