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

不知道大家平常在翻阅知网,查看论文的时候,是否会出现这种感觉: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

其实这句话是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选题就在我身边,我怎么没想到呢?”;另一层是“我写这选题,导师应该不会把我逐出师门吧...”

家人们,今天就给大家盘一期研究选题大赏,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选题,会冒着被导师“逐出师门”的风险。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1)

图源:微信表情包

01 干饭王只知道卤猪蹄很好吃

作为干饭王的我,只知道食堂一楼卖的卤猪蹄很好吃。别人的博士论文已经发了《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的,如何卤鸡肉也能写博士论文。不过笔者挺好奇,写这篇博士论文,作者胖了多少斤(bushi)。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2)

图源:作者截图

本文研究了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及风味前体物的影响,并研究和探讨了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形成的作用机制。假想一下,如果是新传干饭王来写论文,是不是就该研究“论海里捞品牌传播研究”。趁着研究选题,还能去炫几次火锅。

02 我追星只会氪金和喊“老公好帅”

作为一名追星女孩,我是不允许自家爱豆输给别家的。每天,我都会和姐妹一起给“老公”拉票。偶尔忘记屏蔽导师,被看到朋友圈追星不好好写论文。结果,人家硕士论文写了《粉丝“打榜”社群的意义生产与集体行动逻辑 ——以TFBOYS“打榜群”为例》。姐也是圈内的“扛把子”,怎么就没想到顺便写一篇论文...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3)

图源:作者截图

近年来在互联网空间中出现了粉丝“打榜”这类新型网络社群及集体的行动——拥有共同偶像的粉丝个体以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为媒介,形成了组织化的“打榜”社群。“打榜”社群如何形成?粉丝是如何通过社群展开集体行动来实施影响?推动其参与集体行动的深层社会动力和逻辑又是如何?尽管学界对于粉丝社群的研究不断丰富,但对于“打榜”这类新型社群及其行动我们却知之甚少,于是以TFBOYS“打榜群”做了研究。

这不可以名正言顺追星了吗?导师再问我的时候,我就说在做饭圈研究(理直气壮,而且从新传视角解读简直不要太可以)。

03 董明珠墙都不扶,就服你

咱就是说,每天在新闻里看到各种成功人士的声音。譬如马云说他不喜欢钱,但是我和撒贝宁喜欢啊...不过很多人看完也就看完了,世界500强依然不属于我。但有同学却在对这些成功人士做研究了,是不是想学废了也当老板。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4)

图源:乐知传播学

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真的选题独特且独特。

作者以格力电器为例,深入剖析CEO 自恋如何导致内部人控制,以及其将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何种影响,也提供了些许借鉴和建议。论文指出,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主要表现为:董事会权力失衡;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文章称,对于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的企业,CEO自恋可能利大于弊;而对于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企业而言,CEO自恋可能弊大于利。

其实国外早已有了许多对CEO自恋的研究,国内相对较少。那是不是也可以去研究下马云爸爸或者小目标一个亿的健林兄。

04 没有追不到女朋友的男人,只有不会写论文的男人

怎么说呢?突然觉得,大部分人找不到对象是有原因的。不会写论文呗。好家伙,《具有时滞的男生追女生的动力学模型》让我大为震撼。也许作者也是一位具有时滞的男生,当发现追不到女生的时候,就给自己写了套模型,然后追到了。(我猜测)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5)

图源:乐知传播学

作者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设计了一个微分方程模型,研究了学业成绩和疏远度的周期变化规律。谈恋爱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蜜糖还是砒霜?在数值模型中,作者通过同性竞争、家长干涉影响等因素分析了学习成绩与男女生亲密度的关系。

嗯嗯,研究生下次不能找借口了,没有追不到的对象,只有懒惰的我没建模写论文。不过我们或许也可以研究亲密关系之间的传播、交流。

05 没事儿也可以研究蟋蟀交配

抓蟋蟀放进矿泉水空瓶是小孩子才会玩的事情,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要干成年人该干的事,譬如研究蟋蟀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功能及交配行为。听起来好像挺有意思...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6)

图源:作者截图

作者发现,大多数昆虫通过两性生殖,完成世代繁衍。求偶和交配行为是两性生殖昆虫生殖活动的重要组成。在求偶和交配行为中,生殖器及相关结构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构与虫体的其他特征相比,演化速度往往较快,尤其雄性外生殖器常被当作重要的物种分类特征。但目前对于昆虫雄性外生殖器的演化及表面微观结构的认识仍比较缺乏,于是展开了专业研究。

我突然思路开拓了,咱还可以研究为什么二哈喜欢拆家?为什么羊驼喜欢喷人?二哈:你礼貌吗?

06 这是不是只有山西人才能研究?

俗话说,山西面食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称为“世界面食之根”。有人研究生论文研究的是《手擀面与机制面的品质差异及机制研究》。面条不都一样嘛,是不是只有山西人才能吃的出是手擀面还是机制面。(没有冒犯的意思)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7)

来源:作者截图

手擀面,家庭式手工面条,因其独特的口感深受大众喜爱;机制面,机械化生产的面条,占面条消费量的绝大部分。二者同为面条,但食用品质不尽相同。因此,本文研究了手擀面与机制面的品质差异及工艺作用差别,深入探究了手擀面制作工艺中的关键因素对面团、面片、面条品质的影响,旨在为面条制作工艺的继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下次可以研究山西醋和镇江醋制作流程的差异和品质的不同。(好像可以)

07 看到这篇论文,我果断发给了导师,结果导师回了个“微笑”

每次和导师交流完问题后,导师总是会给我发一个“微笑”表情包,然后我就会把我俩的聊天记录再看一下,是不是我哪句话说错了。吓得都不知道怎么回了。后来才了解到,导师觉得“微笑”就是和蔼的意思。然后,我把《表情符号的情感化设计 ——以微信中黄脸“微笑”表情的用户体验研究为例》发给了我导,她回了个“微笑”。

拿到论文选题该联系导师吗(原来这些选题还能写论文)(8)

图源:作者截图

从字面上来说,“微笑”表情在含义上是想传达喜悦开心之情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情感表达的不同含义,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在使用“微笑”表情时所表达的情感是略有不同的。年轻一辈的用户大多用它来表达一种假笑、嘲讽之意,但是在一些年纪稍长的用户使用之时,因为价值观不同,缺少共同的生活经验,或者是不懂网络流行段子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和青年人共享这个表情的特别含义的。

咱就是说,建议各位学霸可以写一篇如何与导师友好相处三年,我一定会全文抄诵。

好啦,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考研##论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