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遇到尼姑应该称呼为什么(尼姑等称呼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吗)

和尚

“和尚”,系中亚西域语,意思是“力生”,谓依此师之力,能生长戒、定、慧等的法身慧命。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和尚”一词几乎成了僧人的代名词。

其实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称为“和尚”。

方丈称和尚,是说他是众僧的依止师之意,是“依止和尚”;此外,沙弥的剃度师亦称和尚(是这位沙弥的和尚);比丘的得戒师也称“戒和尚”。

除此外,其他的僧人一般都不能称和尚,和尚实际上是很尊贵的称呼。因此,历史上又有大和尚“上共君王并座”之说。

对和尚的称呼,可称“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称“大法师”、“法师”,居士可统称“某某师父”等。

和尚遇到尼姑应该称呼为什么(尼姑等称呼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吗)(1)

尼姑

中国人一般对女众出家人习惯上称“尼姑”,这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带有贬义,所谓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

本来,印度以尼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女子称为“姑”,故将佛教沙弥尼及比丘尼统称为“尼姑”。

开始并没有贬义,但到了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将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就具有贬为轻贱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来,尼众姊妹们很不愿意人家称他们为“尼姑”。世俗人应当尊重尼众的意愿,禁止称她们为“尼姑”。

也有人称比丘为“大僧”,称比丘尼为“僧”,称比丘为“首堂”,比丘尼为“二堂”,这是个别地区流行的称呼,严格来说,也是不够妥当的。

和尚遇到尼姑应该称呼为什么(尼姑等称呼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吗)(2)

长老

指出家年岁多,腊高德勋的僧人尊称。《十诵律》卷三九:“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如唤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长老阿难。”

也是对住持的尊称,《百丈清规》卷二:“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为长老。”

《长阿含经》说有三种长老年腊多者称“耆年长老”;了达法性内有智德者称“法长老”;借用名号的称“作长老”。

《譬喻经·偈》云:“所谓长老者,未必剃须发,虽复年齿长,不免于恶行,若有见谛法,无害于群萌,舍诸秽恶行,此名为长老。我今谓长老,未必先出家,修其善本业,分别于正行,设有年齿幼,诸根无漏缺,此谓名长老。”

内有智德可尊名长者;有长者老年之德名长老。

和尚遇到尼姑应该称呼为什么(尼姑等称呼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吗)(3)

大师

“师”谓师范,合“大”意为大的师范。佛教称释迦牟尼为大师。

唐代朝廷封通晓佛教教义的僧人为“大师”。据《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又为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号大师。”

若凡夫比丘,蒙敕赐号者,则始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赐左街云颢“三慧大师”,赐右街僧彻“净光大师”,赐可孚“法智大师”,赐重谦“青莲大师”。

称为大师的人,据《瑜伽师地论》说,需具备五种功德:一、于诸戒行终无误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所学;四、于善立善制中,随所疑惑等皆能善断;五、教授出离。

大师者,即群生师范;大,对简别小而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