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1)

苏州与上海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2)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3)

一个是江苏经济最强地级市,一个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两座城市的关系都有些微妙,也许是地理位置的缘近,也许是苏沪同城化发展下被上海经济、产业等各方面辐射影响,苏州一度被网友戏称为上海的“后花园”,其背后的含义大家也都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地域上

春秋时期,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苏州城,当时的上海还是一片水乡泽泊,但就行政区域而言,上海最早属于吴国。当时吴国的国土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国都位于苏州。

到秦朝,苏州已是会稽郡的治所,直至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的雏形开始出现,从此结束了归属不定的历史,有了第一个独立完整的县治,治所驻地今松江老城区。

明代,苏州府下辖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今上海地区)、崇明县和太仓州。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4)

明代苏州府管辖地图,囊括了如今上海部分面积。

清代,苏州府下辖吴县、长洲、元和、昆山、新阳、常熟、昭文、吴江、震泽共9县,太湖1散厅。从历代的行政区划来看,苏州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苏州市辖境以及上海市苏州河以北各区,而上海是苏州的一部分,从属于苏州。

而上海从一个华亭县的港口城镇逐步扩大到如今的繁华魔都,也是随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同发展的。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其中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5)

鸦片战争后,上海码头外国船只卸货情景。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下辖20个区和10个郊区。

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将江苏所属的嘉定县、宝山、上海、青浦、川沙、松江、奉贤、南汇、崇明和金山相继划入上海。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6)

自此,上海县成为了如今的上海市,城市面积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

经济上

历史上由于苏沪两地在行政管辖上的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海在经济上对苏州的依附性。

苏州自吴国建城起便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并在此后的2500年岁月中扮演着江南最繁荣地区之一的历史角色。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生产地区之一,前期高度发达的农业为苏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唐宋元时期,苏州发展已入佳境,并开始出现了从以手工业、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到以工商业为特征经济城镇的转变。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7)

当时农业的发达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而上海地区在唐天宝十载(751年)置华亭县后,在今青浦东北吴松江地区设置了青龙镇,因其距江瞰海,位置优越,成为唐时内航海运的新兴港口。青龙镇发展迅速,但当时的上海作为华亭一个港口,却也只是一个小渔村。直到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立“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

到了明清时期,苏州商品经济发达,成为南方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王卫平在《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中提到,“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8)

明清时期的苏州究竟有多富,才会让曹雪芹写下“最是红尘一二等风流之地”来形容。

而同一时期的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但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

上海经济的发展是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埠,建立租界的那一刻起发生了质的变化。当时的上海不仅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社会的缩影,也在客观上将其推向了世界。

随着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进驻苏州,战争导致江浙一带居民大量被屠。使得流民大举东迁,“天京以及各处子女大半迁徙苏郡,又由苏郡移及上海”、“搬移者始自关外(指南京)旋及苏州,十去其七,渐及上洋(上海)”。这些都是当时对难民的真实写照。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9)

太平军所到之处,平民百姓颠沛流离。

而当时的上海作为公共租界,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较小,为了躲避战乱,百姓大量涌入上海,据《上海社会概况》记载,当时太平军兴,租界曾收容难民50万之众,这其中不乏大量的苏州富商。

商户云集,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刺激了上海外资洋行的入驻,而人口的集聚增加,也催发了上海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

自此,上海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了新兴的经济腹地。

文化上

在文化影响方面,上海同样也受到了苏州的辐射。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就其地域方言来说,两地方言除部分细节有所区别,语法、词汇、发音差异不大。

江南地带,自古都是以苏杭地区作为江南的文化中心,在吴越文化的传承与熏陶下,苏州自古以来文人辈出,自隋朝开创科举制以来,苏州共出过51个状元,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因此又有“状元之乡”的称号,历史上有名的江南四大才子均出自苏州

即便是到现在,苏州的文化优势依旧在延续,截止2021年,苏州籍两院院士人数已达139位,为国家的发展输送大量人才。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10)

苏州的状元博物馆。

苏州学术氛围深厚的同时也丝毫没有影响其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江南人自古以戏曲曲艺作为消遣娱乐的方式,苏州作为昆曲和评弹发源地和中心,以其独有的江南魅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领着戏曲界的半壁江山。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11)

昆曲,百戏之祖,始于苏州。

昆曲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评弹活动的中心,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便从苏州转移到了上海,加之后期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士绅避难涌入上海后,评弹和昆曲艺人也紧随其后,因当时上海租界独有的宽松自由环境,使得上海成为评弹和昆曲流行的又一中心,再以上海为中心,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几乎涵盖了整个江浙水乡。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12)

苏州评弹在民国时期是盛行于江南的一种曲艺形式。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13)

如今的上海作为长三角最大的经济城市,它的发展与崛起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占尽着天时地利人和,而苏州与上海作为邻里,其近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离不开上海城市外溢效应的带动。

除去客观的历史与文化因素,当曾经的小渔村变成了如今南方的龙头,当昔日江南“核心”已不复荣光,两座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就此拉开,“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一句戏称,其中也包含了这两座城市目前的发展情况与依赖关系。

风水轮流转,对仰望与被仰望者在历史的进程中身份相互转换,就更要拿得起放得下,在现代城市的交往中,苏州始终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上海发展经验,推动自身发展的新跨越。而上海也积极发挥自身核心示范区的区位优势,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在长三角区域全面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

从古至今

苏州一直都是不声不响地保持着风雅,作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古城,苏州一直都保留着自己的本色,不跟风不效仿,在江南的一隅缱绻着岁月静好。

苏州与上海啥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14)

—END—

编辑/排版/后期 | 陈钰莉

封图制作 | 陈钰莉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