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小猴思维(如何跳出猴子思维)
这两天看了一本心理自助疗愈的书《跳出猴子思维》
什么叫猴子思维?
按照西方的一句俗语,借用“猴子”隐喻焦虑,人们焦虑的内心就像一只猴子,不停地从思维的一端跳到另一端,从不满足、从不安分、永不停歇。
通过“猴子”这个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了焦虑这种情绪感受的心理机制、思想来源。很多时候我们像猴子一样,试图逃避自己惧怕的事情,但往往逃避却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强烈的情绪令人盲目抓住任何聊以慰藉的东西,而真正的解脱却永远无法企及。
如何打破内心焦虑、恐惧和担忧的无限循环?
美国作者珍妮弗·香农在书中给出了答案,简化了我们与焦虑的关系,打破了人们对焦虑的一些错误认知。且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我们识别内心的那只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小猴子,停止喂养那颗焦虑不安的心,并找到我们渴望的平静。
在书中结合笔者个人的理解和自身的经验,将引起焦虑的原因总结为: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完美主义
过度负责
焦虑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心理,从以上三个原因也可以分为对事、对己、对人:
1、对事就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学会接受不确定,不断变化是这个世界的最大趋势,我们不可能掌握一切,只要结果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奢求事情和我们预想完全一致
通过学习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恐惧源于未知,但是,通过学习可以扩大我们的认知边界,减少未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焦虑
2、对己就是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源自高标准,源自对极致的渴求。但是,完美主义并不是不接受失败,不是孤注一掷只求成功
对结果的过度关注导致焦虑。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暂时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不断反省、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成功只是所有条件准备充分的必然结果。因此,对没有成功也不必过度焦虑。
3、对人就是过度负责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做不了救世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这样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才能伸出援手。
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跟焦虑和平共处,更要学着接受消极情绪。选择接受消极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我们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时,三个令人惊喜的变化就会出现:
1、我们学会了如何掌控这些情绪
2、我们否认了焦虑之猴对威胁的感知,由我们掌握控制权,重回主场,把握局面,全情投入“当下”
3、我们让自己有目的地行动,不再让焦虑支配我们的行动
让我们试着深呼吸迎接一切情绪和感受,告诉自己,焦虑只是一只“猴子”,不必害怕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