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茶文化的诗词(体现茶文化的3首古诗)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广大文化爱好者的喜爱。而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好伴侣,古人自然也会留下很多关于茶文化的故事。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爱诗词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体现茶文化的3首古诗,千年后留下缕缕茶香,让人唇齿留芳。
第1首,《竹窗》: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侍立小童闲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马臻。马臻既是道士也是诗人,所以他的诗有一种仙风道骨在里面,千年后读来还是雅韵悠悠。这首诗并不是专门写茶的诗,却体现了一种传统的茶文化,仿佛有茶烟弥漫,让人感受清香无数。
第一句是写竹窗傍晚,竹子的清雅加上晚霞的红艳,可以说是难得的美景。而第二句有桂花有仙鹤,体现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第三句写小童子的行为,一个“闲”字,体现了小童的神韵,也将前面的那一个“清”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句写煮茶,点出了煮茶的器具是石鼎。不同于凡尘所用的茶壶,这种石鼎本身就有一种隔绝人世与历经沧桑的意味。而诗人重点在描写煮茶的声音,“萧萧”两字非常常见,但是在此处运用,却让人感觉到茶叶的芬芳与清雅,让人觉得一股忘不了的茶的真味道。
第2首,《虎丘采茶曲》:当时埋剑有寒墟,丛茗争夸谷雨初。堪笑北人惟食酪,知君水厄定何如。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刘凤。刘凤是苏州人,而苏州当地不但有饮茶的习惯,关于茶的产业也十分繁荣。所以刘凤这首诗写虎丘茶,完全是有生活基础的,因此也能够留下动人的诗句。
第一句是写虎丘,相传虎丘为当年吴王阖闾埋剑之处,至今还有剑池。写虎丘的茶,先从虎丘的剑说起,这是烘云托月法,突出虎丘茶与其他地方的不同。
第二句开始写茶的采摘时节,谷雨的时候是最多茶的时候。第三句和第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历史上的典故。所谓“水厄”,用的是晋代人王濛的典故。
王濛特别喜欢茶,不但他自己一天要多次喝茶,而且,总会拿茶来招待客人。当时很多人还不习惯饮茶,因此不少人还挺不适应的。每次去王濛家的时候,大家就戏称说:“今日有水厄”。
诗歌后两句是用戏谑的口吻来表达北方人不懂茶的可贵,体现了诗人对虎丘茶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明代苏州饮茶与采茶文化,让人在千百年后也能感受到那一缕茶香。
第3首,《七律·和公仪饮茶》:北焙和香饮最真,绿芽未雨带旗新。煎须卧石无尘客,摘是临溪欲晓人。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负先春。清风未到蓬莱路,且把吟瓯伴醉巾。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珪。这是一首和诗,王珪的朋友写了一首饮茶诗,而王珪也忍不住写下了这首文采飞扬的好诗。
诗歌开头一句,用“真”这么一个字,体现了茶的精良品质,也点出了诗人心中的欢喜之情。“绿芽未雨”,我们都知道喝茶的话,清明前的茶最美妙,没有雨水滋润,堪称妙茶。而“新”字,则点出茶叶嫩芽的清新可喜,为读者呈现了鲜亮翠绿的茶叶。
“煎须卧石无尘客”,这是体现茶的幽静与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茶本身就具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摘是临溪欲晓人”,点出茶叶采摘的时候是在溪边,而且是清晨的茶,最是香美。
“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负先春。”这两句将煮茶时候的情况描写得栩栩如生,体现了茶叶在煮茶过程中的美好状态,仿佛让人闻见了茶香,真是文采飞扬啊。
诗歌最后则是写茶香与茶烟,那种醇香的茶味,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体现了诗人对于茶的欢喜之情,余味悠悠,可以想见。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诗词呢?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