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税分离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价外税价内税傻傻分不清)

年底了,相信到了很多企业开票回款的时候,最近几天经常听到朋友提到,怎么这个是含税价,那么又是不含税价?到时是什么情况?总之是弄得晕头转向?好吧,今天就更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很日常可又会常混淆的税务小知识:

价税分离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价外税价内税傻傻分不清)(1)

1. 含义:价外税一般是指商品的价格中不含该税;而价内税是指商品的价格中本身就包含了相应的税。好吧,相信这样说,你们看了要抓狂的?下面我们从价外税的税率和价内税的税率是怎么计算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相信会更明白一些:

公式1:价内税税率=税收/含税的价格

公式2:价外税税率=税收/不含税的价格

注意:一般而言,上述公式中的不含税都是指不含相应税种本身的税。即如果是消费税,则含税价格指包含消费税的价格;如果是增值税,不含税价格则是指不含增值税价格,不要错位了。

2. 区别说明

(1)价内税:由上述公式2看出,价内税的税率在计算时是用税收除以相应的含税价格来计算的。因此,如果告诉你价格,只需要乘以相应的税率即可算出具体应该缴纳多少税款。另外,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目前典型的价内税有消费税。

例1:如果一个应税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为100元,消费税率为20%,由于消费税为价内税,100元里面已经包含了消费税,结合税率公式理解,则需要缴纳的消费税直接为=100*20%=20元

价税分离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价外税价内税傻傻分不清)(2)

(2)价外税:由上述公2看出,价外税的税率在计算时是用税收除以不含该税收的价格来计算的。因此,如果知道了销售价格,只需要乘以相应税率即可算出具体税款。价外税一般转嫁给购买方承担,目前典型的价外税为增值税。

例2(续例1):如果一个应税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为100元,增值税率为17%,因为由于是增值税,100元为不含增值税的价格,结合公式2对税率的计算,则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直接为100*17%=17元,直接计算即可。

价税分离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价外税价内税傻傻分不清)(3)

(3)特殊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签订合同时,有时常常会注明这个是含税价格。譬如签订一个咨询服务合同,咨询服务费价格15万元(含税),这里的15万元是指含增值税的价格。此时算增值税税款怎么算?(增值税税率按照6%计算)

增值税率=增值税税款/不含增值税的价格

增值税税款=不含增值税价格*6%=(15-增值税税款)*6%

增值税税款=[15/(1 6%)]*6%=0.85万元

注意1: 从上述可以看出,该项服务完成时候,服务提供方一共收取的款项是15万元,其中有税款0.85万元,实际收入为14.15万元;上述中,如果15万元是不含增值税的价格,那么服务提供方最终收取的款项应该为15 15*6%=15.9万元。因此,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候,需要明确合同签订的金额是含增值税的金额还是不含增值税的金额,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注意2:至于税款到底如何计算,只要我们知道税率的计算原理,即可很容易知道税款计算时候应该采用哪一个标准作为基数计算。

价税分离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价外税价内税傻傻分不清)(4)

3. 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如下几个特点:

(1)一个消费品如果即需要缴纳消费税也需要缴纳增值税,则两者的计税基础是一样的;

(2)价内税、价外税主要区别在于其税率计算公式不一样;

(3)价外税,如增值税是由购买方承担,销售方最终收到的款项既包含销售款,也包含增值税税款。增值税税款与销售款是分开的,如上述例2.中的100元为销售款,17元为税款,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合计金额为117,其中税款为17,收入为100元,两者是分开列示的。如果是普通发票,两者是合在一起计算的,由最终的消费者承担。

价内税:由销售方承担,其取得的实际货款即销售款中就已经包含了相应的税款,两者本身就在一起。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4)利润影响:对于厂家来讲,一般而言,消费税率高低直接影响其利润,因为其直接影响营业税金及附加,从而影响了利润;而增值税转嫁给了最终的消费者,其并不直接影响其利润,但是由于增值税的存在,造成其他以其为计税基础的城建税金及附加的增加,因此会间接的影响了利润。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那么点帮助,欢迎动动您的小手指,点击关注,或者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了哦。谢谢啦。后续会分享给大家更多的税收小知识。

价税分离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价外税价内税傻傻分不清)(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