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甲方剂学第三十三讲(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 07讲 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
上一次讨论到八法中间的消法。现在我们讨论一下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病症方面有什么区别?它们共同的都是可以祛除有形实邪,而这有形实邪的种类方面来说,有很多是共同的,适应病症当中,运用消法和下法,有什么区别呢?那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病位:从病位方面来说,下法大多数是用于以胃肠道为中心的,中下两焦的病变,特别是下焦,中下两焦,以胃肠为主。当然有个别的,间接祛邪,比如从现在研究十枣汤治疗胸水,它通过血液的吸收,下面排出以后,这样间接的消除水饮。但大多数的病位居下。这是病位上的一个特点,胃肠为主。消法的病位,它适应症候全身都可以出现,包括脏腑、包括肌肉、筋骨、经络,全身上下、内外,都可以出现。比如象瘰疬,痰核,症瘕积聚等等。所以病位比较宽。
2.病势:从病势来讲,下法往往病程较短,病势急暴,消法,由于它是渐积形成,病势较缓,病程较长。
3.正气的状况:由于下法运用的适应病证是病程较短,病势较急,往往正气虚衰不太明显,或者不重,这是一般的运用。而消法,病程较长,往往处于邪实正虚,以此来把握适应病证方面运用下法消法的区别。
这通常指的是一般情况,我们运用消法的使用注意,由于它病程较长,病势缓慢,所以难以速效,治疗宜缓图,缓治为主。这是第一个特点。这不像下法那样,以图速效。同时消法往往要结合和补法,共同使用,因为它邪实正虚,因为消法它长期的病理产物积聚,积累过程当中可以因实致虚,消耗正气,适宜长期和补法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上提到和补法,以及其它方法结合,是指的这病理产物的性质上可以偏寒偏热,或者有兼夹,有其它症候的兼夹,针对病情性质的不同和兼夹的不同,结合其它治法。主要的要注意结合补法。
治法,主要的要注意结合补法。消法,有些人觉得它的药力发挥比较缓慢,渐消缓散,是它的特点。因此容易造成一个忽略它,纯用消法容易耗伤正气的弊病。消除病理产物,渐消缓散,使用时间较长,你要很好照顾正气,
比如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例子,在八十年代,尤其在八十年代之前,中国大陆当时公费医疗大锅饭那种阶段,我那时候古刹很多人喜欢,特别是女同志喜欢吃那个山楂丸,酸甜酸甜的,它本身又是药品,山楂本身药食两用,但做为药来讲,是药三分毒,也会有副作用。它毕竟是消导,你想在消饮食积滞方面的分工,山楂擅长于消肉积,你没有事就当零食那么吃,没有饮食积滞,没有肉积,吃,山楂的功效发挥方向,它自己并不知道,人家吃我是为了解馋的,你没有肉积,你那块位置还是块肉,所以这样的多吃,时间长,慢慢的冒酸水了,慢慢的胃痛,不想吃东西了。不吃他,更吃不下东西,再后来,时间长了,一检查,溃疡,那溃疡谁弄出来的?没有肉积用它来消,是它消出来的。所以消法用药,要照顾正气。因为往往运用时间较长,这是要注意的。所以应该消补兼施。消法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补法:
八法最后一个治法是补法。补法,通过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这个提的比前两版教材都简单。实际上意思就是补益虚证。当然具体的分法来讲,人体的虚弱,分为两大类型,一个是基础物质的不足,一个是功能系统的功能衰弱。功能的不足。
功能的不足都往往以脏腑补益的方法分类。心肝脾胃肾。补心的方法,补脾的方法,补肝,补肺,补肾,补五脏。
对于基础物质,气血阴阳,气血津液这类基础物质,那是针对不同的物质的亏损进行补益。一般的从教材参考书,这种补法都分为这两大类型,两个方面。
补益脏腑大多数结合了具体的基础物质,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个补法结合教材归类,它是以气血阴阳为基础物质,把具体的脏腑结合这个,比如说补气,都是涉及脾肺,补血,人体血虚,主要是心肝血虚,那主要是结合心肝血虚。治法上面以后在各论要讨论。治法上面会涉及到益气健脾的补血,或者是有水来涵木、滋肾养肝的补血等等的不同,因为作为血虚证,主要是心血虚,肝血虚。
阴虚证在我们补益这章里面,补益剂里,主要指的是肝肾阴不足,肝肾之阴,脾肺,肺胃的阴伤,肺胃后天之阴,肺胃阴伤是放在治燥剂。这是阴。阳来讲,当然主要涉及到肾阳不足,它和温里剂有交叉,中焦虚寒,实际上也是补阳,它是温补的脾胃的阳气。
所以根据这个归纳特点,在这个分类方面,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这样几类。
在适应病证方面,教材主要提到了两种情况。
主要的是治疗虚证。当然这个虚证包括了基础物质不足,脏腑功能的衰弱,教材提到了正虚感邪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也使用补法。而这个补法,并不是以补这些基础物质或这脏腑功能作为主要目的。并不是以补为主要目的。这是要强调的。从原则上讲,有病邪,特别外邪的,忌用补法。但是在一定的正虚不能祛邪的情况下,用少量的补益药,比如《伤寒论》里很喜欢用人参,那一定是少量的。助正祛邪,扶助正气鼓邪外出,这时候它并不是以补益虚损为主要目标。而是助正祛邪为主要目标。所以有这种在正虚感邪情况下,用少量补益药,扶助正气,鼓邪外出,也可以使用。这时候治法上,区别于大补元气,区别于以补益为主要目的这种补法,这是补法的适应病证。
用补法,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门类的治法,所以具体的在后面补益剂里,要体现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各类使用注意。在这里讲的是共性。怎么使用补法的共性。首先是辨清虚损的证型,虚损是哪方面虚?哪一样基础物质虚?哪个脏腑系统的功能减弱?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因为现代大家都认识到,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不仅我们中国大陆,在海外的很多华人地区,以及非华人地区,很多地区都开始用中药,以药膳的形式来补益,但这个当中造成很多的误解。有些药不补,而且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地方用这个药膳,并不是辨证施补,既浪费药材,往往又带来很多不良后果。
是因为参加有些活动,药膳也吃了不少,每次吃我都要问他们,你比如说,有些药膳很贵,几十人跑去,像台湾朋友来,安排上万元,里面有天麻,我说你们这些人血压都高是不是?心血管系统都有毛病,都在吃天麻,那药膳主要干什么,服务员说补呀,我说是补药吗?中要学当中去翻翻,是不是补药?不是补药。从那药来说,到现在都是人工栽培,哪怕是从两千米的地方的那些原始森林,半原始森林里边,含有密环菌的那个土壤里的树叶,都一汽车一汽车拉到种植场去栽培。用天麻种子,要不了两三年就变种,全部变了,横纹变纵纹,所以药材资源很宝贵的。
每个地方我都在呼吁,现在吃中药不是中国人吃,全世界都在帮着吃。我们960万平方公里里头的药倒是不少,象四川就号称是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但现在也感觉到药源很不足。大量在想法在人工栽培,在研究。也不是一下能解决的。这样有病没病都把这些珍贵药材吃掉。中医本身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还是以药为本。最后落实还是以方药形式为主要手段。所以应该看到这个危机了。所以不能滥用补法。更何况每个人体质就是说虚,需要补,它还有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究竟虚在哪个方面?也不可能坐在一桌子吃的人都一样,所以这个特别要注意,作为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讲,保护药物资源,正确使用药膳这种养生补益的手段,也是我们一个责任。
使用注意
1.辨清虚损证型,不可滥用补法。
2.应善用通补,不宜呆补。
使用当中用补法要注意,善于用“通补”,不宜用“呆补”。通补提法是叶天士提的,也就是说,你不是纯吃,你补的时后要注意通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扶正不恋邪。在辨清虚损证候前提下,要采用通补。最典型的莫过于前面讲到的我们补气基础方里面,补气注意补脾除湿。白朮、茯苓一类。我们养血,注意通补,使它补而不滞,考虑虚的基础上因虚致瘀,因血虚产生血瘀,这才是正确的使用的方法。而不是单独,比如很多人要吃人参,天天就是光喝参汤。那体内那些病理产物你都不管啦!所以古人为什么讲人参杀人无过,就是别人也认为你用补法补我,不会有错。他殊不知光用补法,你阴虚而造成的病理产物不排除,必然会产生积聚,也会产生新的病变。所以用补法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因虚致瘀,不能呆补。
八法运用要求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这个八法我们分一个一个从总体的,在治法共性角度讨论了。从治法的多层次特点,我们了解这是高层次的治法。属于一类的病机共性,所针对性采用的治疗法则。八法属于这个范围。不是具体治法。后面在各论的具体方剂,每个它都有它的具体治法。但是都是受相应的这个八法的统帅,都要符合这八法的一个要求,才能使用。
八法运用当中,《医学心悟》里专门提到,“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它这个意思是指的八法这一单独的治法,单一的治法,都要彼此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各种各样的具体治法。每一法之中,和八法的其它治法要相结合。在这样的彼此结合当中,产生用百法来比较的,来比喻的众多具体治法。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的八法的结合运用。才产生具体治法的意思。
前面我们把总论第二章讨论完了。整个总论的第二章,是治法和方剂。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治法和方剂的关系。要正确理解,特别是根据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这个过程,来理解治法和方剂的关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而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这两句话概括了治法和方剂的密切关系。而这两方面,也构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里面,理法方药的两个重要环节。第二个重点是讨论了常用治法是以《医门八法》为代表的,常用治法的定义,适应病证,常用分类,以及使用注意。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在教学大纲安排里面,基本上是属于三类内容。三类内容是属于提示的。学员自学为主的。重点作一些提示。
因为对历史上的方剂的分类方法,也还在不断的总结当中,因为古代这种分类不是有意识的。而是一种无意识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作一些重点分类。主要了解我们现有教材的分类基础,是有综合分类。第四个功用(治法)分类,和综合分类相结合的。这是这一章要讨论的大概情况。
七方说。
方剂分类,人们过去常说,《内经》有七方说,把它叫做七方分类法。现代我们把它叫做七方说。这种说法,或者说这种提法。为什么?到如今没有过一本书是按这个七方来分类的。所以它只能说是一个说法。但是你要把它去掉,说这个不算分类,但是过去教材和历来的提法,很多医家书里都写的七方。写了这个提法在里边。所以在这里学员可以了解这种说法。没有呢,似乎又有欠缺。
所谓七方,是指的大、小、缓、急、奇、偶、重。后来又改为大、小、缓、急、奇、偶、复。复方。这实际上是《内经》里,较早的一种,也可以看作一种方剂归类,一种设想。也反映出当时方剂学在发展当中,不是很成熟的一种提法。
《五十二病方》这一类,它在病证归类,七方说就到目前来说,就是《内经》提出来以后没有用过。但是很多医家书里都把它当作这个,因为是《内经》的东西,都要提一下。给它一定的地位。作为《内经》有这个七方提法,作为一个常识了解。
病证分类法。
病证分类法,是在历史上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如果向前推,应该说《五十二病方》就是一种病证分类,按病证分类的。当然很粗糙了。《五十二病方》出来的时候,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体系还没建立。因为建立是以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标志了。但是后来影响很大了,《伤寒论》它还是个病证分类法,它大的有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对吧?它有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内科病也是以病脉证并治。这个也就是说都是以病证来分类。包括《千金方》以及宋元时代很多医家的方书。都是属于病证分类,用得比较多的。
主方分类法。
像这个第三类呢,主方,有不少医家也挺推崇,我们教材上写的,施沛的《祖剂》是很典型的一个。《祖剂》这本书,它是一个以基础方为首统帅系列的,包括当代和后代的变化方,以基础方为主。这实际上也是学习方剂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记得我的老师,到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十年代,当时安排我给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彭履祥教授,又是内科主任,当时第一代四个教授当中一个,国家学位评议委员,当时给他当助手,整理经验,他背的方非常多,因为当时已经七十好几了,他有时候坐在那里,问他一些问题,他开始背,背方,背得我们也听不清楚,嘴在动。因为助手就我和他的儿子两个,所以主要内容记下来,慢慢他儿子有时候又去问他,他再翻书指给你看。
他有时背,一背背到你问他一个方,什么书里的,他就要查资料,整理他的东西,一背收不住口,可以背很多出来。知识也很广泛,年轻时候背得很多,甚至于开个玩笑来说,把一箱书都背得下来。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后来就说,彭老,你能背多少方呀?你有算过没有?我问二百个?不是。二十个。我说二十个,怎么会呢?因为每个礼拜跟他一起看病,那段时间锻鍊很重要。自己搞了一些年临床,然后跟他,每星期二,星期五。我要看半天门诊。我看三趟,效果不明显,预约,下礼拜礼拜四来,礼拜四他带我们两个看,给我们两个料理后事,我们看得麻烦了的,他来,一起商量。
所以我就说,背那么多方怎么是二十个呢?有一次给他整理,他用胶艾四物汤,胶艾汤,《金匮》胶艾汤的这个经验,他开始在那背,哪个书里用这个胶艾汤,加减什么?变什么方?用什么?我怎么用的?哪个书里?记了一个多礼拜,大家整理出124个。那就是说,这个基础方,他把胶艾四物汤当作基础方,加加减减出来一大堆。一个总公司下面出来124个子公司。不同时代的。他说的20个方,是20个总公司。那不是两三千个了?
所以学习当中这种主方的思想,基础方这类思想,对学习是有好处的。所以为什么说我们这次这个教材,也有个特点,每个方后面运用当中第一句话,要求编委都要写清楚,这个方是反映什么什么学术思想的代表方?或者这个方是治疗什么什么证的基础方?或者是针对什么什么病机的常用方?这三类方性质是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方,千篇一律,一样的学习方法怎么行呢?你学习参苓白朮散,和学习四君子汤,一个方法吗?临床你这个四君子汤四个药,就把病人对付了?
说起来很宽,对吧?但是在很宽的当中,看起来很宽的前提下,针对性差,它通过不同的加减,产生不同的脾胃气虚基础上,面向不同具体的证型。所以主方分类法,对于学习深入很有好处。但作为本科开始学习,这个方法又不容易收到好效果。因为毕竟是作为一种基础课程学习。还是以治法功用归类比较妥当。这是多少年,包括前人和现代摸索积累的,以这个功用治法,有些特殊情况结合一些病综合分类。
功用(治法)分类法。
第四类的功用,有的叫治法分类。按治法,以法统方。从方剂角度是以功用。每一个方的功用,实际上针对了什么?方剂针对病机体现治法的就是治法。这个分类方法比较早,应该说是十剂,十剂这个提法,但十剂这个提法,我们的认识也有个过程,过去在从二版教材、三版、四版到五版,我们很多把十剂认为是北齐的医家徐之才提出来的,这不精确,现代经过反覆考证,不是最终十剂,用方剂上作为方剂分类,是宋徽宗主持的那本《圣济经》。
最早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是写的十种,种子的种。这个过程,教材上有。这十种指的是中药的功效分类。中药功效分类,后来在这个十种,每一个宣通补泄等的后面,加个“剂”,《圣济经》加个剂这个字。以后又证实,比如成无己就叫十剂,这个提法,直接叫十剂了。由十种到十剂,由药物分类到方剂分类,是由唐一直到宋,宋金这个时代,经过很久的时间。
其实这个考据,早在十多年前,都已经考据清楚了,王绵之教授,我们方剂界泰斗,他已经在一个总论的发挥方面的讲稿里面,已经有了这个。写了大致的过程。没有现在这个精确,他已经有这个过程。和五版的写法里,虽然也是他写的,那个已经把它纠正了。但是很多地方还是写十剂是徐之才的。这个现在看起来像笑话。因为当时八十年代,我看到了王老这个以后,还查查资料,讲课按这个讲。历史上很多考据它有个过程,不一定一下就准确,就精确。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这十剂这种提法到宋代,它这是以功效分类,比较早因为它是从药物分类沿用过来,从药物分类更早。到后来很多方剂它都有这个,比如说张景岳的《新方八略》,那它的功效,按功效分类,当然以后到《医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读》等等都是以功效分类。所以这个分类适用很广。《医方集解》里面是功效分类为主,结合病症,比如,治虫、痈疡,这类是病证了。他是一种综合的。所以把它叫综合分类法。
直到我们建立中医学院以后,大生产教育以后的教材,基本上各版都是以综合分类为基础。比如说到现在七版,痈疡剂把它分解在其他的这个章节里头,那是不是就不是综合分类了呢?驱虫剂呢?虫证,这还是以病证分类。它有一些并不完全以功效去分类。所以少数的以病证分类还保留。所以还是属于综合分类的范围。 作为一个提示,重点提示,方剂的分类我们就讨论这些。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遣药组方阶段,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环节。
1.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
2.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是在我们总论学习当中,第三个重点问题。整个总论包括绪言、有三部分内容是本科同学学习的重点。
第一个部分方剂,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方剂和治法的关系?这个都涉及到一些概念,基本观念。这个是第一部分重点,方剂,方剂学的含义,方剂和治法的关系,这是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是高层次的治法,常用治法,八法。八法内容是第二个重点。所谓重点,都是一类内容,一级的内容,大纲上。
第三个重点就是方剂的组成和变化。这历版教材这个都是作为一个重点内容。
我这里提到,前者遣药阻方阶段,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个提法,过去教材一般没有,不这样提。这在我们实践运用当中,整个的一种体会,这两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有时候提法上,学习方剂有三个环节,第一个是什么呢?确定治法。你辨证结束了,针对病机,我确定治法,这是第一个。这个环节错了,后面你配得再好,全错了。你证都辨错了,对吧?所以确定这个治法,肯定是针对病机产生的。病机是证候的本质嘛!但是我们这里讲的是辨证立法结束了,讨论到具体方剂,辨证立法结束了,到达遣药组方阶段。这时候有两个环节。一个都不能缺少。
一个是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这张方子不能是个乌合之众,不能是个凑合的方。你头痛,我加点川芎,你胁痛,我加点香附,这样凑在一起。那个不是体现治法,而且也是杂乱无章的。你辨证当中必然抓住有主证,有兼证。兼证里还有重要兼证、次要兼证。你不同的,针对证候的不同部分,针对它主次的不同,你组织方剂肯定要有一种基本结构上的限定。所以要有一个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这个结构法,体现在君臣佐使的组织结构上,它目的是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
所以有时候开出个方来。特别是初上临床的学生开了以后,问他,这些药哪些是主要药呀?或者君药?他说这些都重要。你即使比如都是辛温发表的,连着三四味都是,也可以呀!哪个是君药?哪个最主要的?其它是配合的。这个清楚,主次分明。当然注意主证、兼证。重要兼证,次要兼证,要兼顾到。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包括了什么呢?既要起治疗作用,又要控制不良反应和毒附作用。这样才能够减毒增效,提高疗效。这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
第二个环节呢,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这里我非常强调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长期的中医在临床实践中间,总结了很丰富的配伍知识。这个配伍知识,不仅仅是君臣佐使的这种基本结构,而是具体的很多药物的组合。应该说张仲景的配伍里面,体现了非常多的,基础的配伍组合。我们经常讲到麻黄桂枝相配,所谓相须,一种协同。单用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类似这类情况,附子无姜不热等等。再比如讲象甘草,汪昂说,和茯苓配用,不支满,反泄满。甘草吃了令人中满,你配茯苓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长期大量的实践中,总结的配伍技巧。这些过去由于排除在中药教学之外,方剂教学里提又提得很少。而且这类配伍当中一种规律性,也没有上升出来。古人这方面的总结非常多,在后面我们专门有一章节,要讨论这个问题。
所以在遣药组方阶段,必须重视两个重要环节。这个概念是你在配一张方子的时候,既要重视君臣佐使,又要重视配伍技巧。一定程度上讲,经验丰富的很多老医生,一生积累的经验当中,在配伍技巧里,他非常丰富,非常重要。占的比重很大。所谓的妙手,这里边很多,以往造成一种被遗忘的角落,这个是。中药讲这个单味药,几个功效。然后在运用当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比如麻黄汤,桂枝解肌发表,也可以调和营卫,可以温阳化气,比如桂枝汤、比如五苓散。究竟它这个多种功效,你怎么控制它的呢?当你不用麻黄汤的时候,当你不用五苓散的时候,我使它去温阳化气,我怎么控制它?
所以以往在学习方剂当中,容易造成学员一种运用药物的随意性。你开个方里,写个桂枝,你说我喊它去温经散寒止痛,可以吗?可以。它就不去温阳化气。它不去调和营卫。它不去平冲降逆。它不去温经活血。它功用很多呀!你又象黄柏,中药学上它是在清热药,清热燥湿,又能清热解毒。比如黄连解毒汤,对吧?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它还能够清虚热,退虚火,对吧?那你就写个黄柏,它就知道喊我去清它虚热,不是实热?要你来驾驭控制它。所以在解释的时候,方解时,经常也是,黄柏在这方里那就是退虚热,清虚火,学生不明白了,你这儿这么说,到那儿又说它燥湿。当然你可以说,那个湿热病,它就会燥湿,这个呢阴虚发热,阴虚火旺,它就会降虚火。
那这样单味药,完全建立在单味药基础上,你配伍,方剂运用当中这个技巧就没有了。你怎么去控制它的?其实古代的医家书里总结的,大家读《本草纲目》李时珍怎么说?黄柏滋阴降火,大都和知母同配,他比喻,海里边的水母,周围游的一群虾,滋阴降火,黄柏配知母,如虾之于水母,形影不离。而且这种组合关系,最早是李东垣组合的。当然后来作为固定下来的是朱丹溪。大补阴丸、虎潜丸这类的。后来知柏地黄丸这类,成为大家公认了。明代李时珍就把它确定下来。
所以在方剂学的配伍组合当中,对中药的多功效逐渐丰富,认识逐渐丰富,逐渐完善,就这样一个过程。。那在仲景运用黄柏,《刘涓子鬼遗方》里运用黄柏,《神农本草经》里写到黄柏,都没写到退虚热,降虚火,有个认识过程,方剂学发展到那个阶段,金元时代开始这方面知识丰富了。
而且这个知识丰富过程,是建立在什么上?是建立在配伍,所以我强调方剂学发展,促使了对中药功效认识的丰富完善,所以在临床配伍当中,熟练的配伍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开个方里头,你光写个黄柏,你就说它是滋阴降火,退虚热的。学生也就这样记,将来你就一个黄柏解决了,整个配伍技巧,它什么时候配苍朮?也是金元时代开始,下焦湿热,湿热痿证,痹证这类,黄柏配苍朮,也是逐渐的,大家看,最早李东垣书里,后来是朱丹溪把它确定下来。二妙丸为代表的。以后逐渐的公认了。公认,临床有效才得到公认呀!
仲景时代的用法,黄柏虽然用了,当时用到湿热黄疸,湿热痢疾,这方面用得多。南北朝时期用来治外科也用得多,但是真正到治疗这种组合配伍以后,用于湿热痿证、痹证,组合配伍以后降虚火,退虚热,这类技巧,那是后世医家一个发展,都反应在时方里面。你怎么经方派排斥时方,时方派看轻经方?这个都不对的。要用历史的观点。
所以我主张大家,如果深入研究,要看一点医学史,方剂史,但是不是平面的看,要立体的看。过去医学史学习往往是学习帐本,哪个什么什么最早出来,到什么什么时代已经有多少多少方?那你这是看博物馆,都并不是临床直接见效的东西。它有个规律性以后,“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那就是说你根据它的发展规律,总结,今后我该怎么发展?才有实际指导意义,所以这里强调,在我们整个方剂教学,研究、学习当中,要有很重要一个环节,熟练的配伍技巧。
配伍应当是我们方剂学的,方剂复方是配伍,应该是方剂学教学、研究讨论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把这个好像推给了中药学,而中药学没有在这方面作,所以91年,我们第二次全国方剂学会,大连开会,当时我提口号,就是收复失地,恢复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否则你那方子学习,最后方还原为药,没有方剂学反映的应该有的整体动态的特色。没有这个特色。所以这是方剂组成篇开始讲的,遣药组方阶段,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环节。为什么用点时间强调这个呢?和过去看法有一点差别。过去仅仅强调君臣佐使为主,这是两个都不可或缺的环节。
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