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县有十号信箱吗(商县十号信箱的前世今生)
几十年前,在滚滚东流的丹江南岸,南秦岭北坡脚下,商(州)山(阳)公路东侧,紧邻李家塬村,坐落有一个由几十栋老楼房组成,呈手枪型的工厂。一般人都说不清或根本不知道这儿是干啥的,只知道是个保密厂,叫“十号信箱”。人们都习惯简称“十号”。后来,信箱名演变成了“厂名”,“厂名"又演变为地名。即使在工厂迁走几十年后的现在,人们还把这里叫“十号”。
“十号信箱”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产物。当时国际形势很严峻,中苏交恶,美国也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异动。因此,在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在我国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开始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虽然建设地点都太偏僻,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很多困难,但“三线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其功不可没。
进入80年代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解决“三线企业”的先天不足,中央决心调整改革,在“七五”至“九五”期间,国家共规划安排了三线调整项目274个,后经合并、改制、重组等调整为201项。到2002年底已建成或基本建成181项,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00.48亿元,迁出职工35.6万人。在商洛,包括“十号信箱”在内一些“三线企业”也陆续迁出秦岭山区。
我(惠风荣)是1970年秋,大学毕业分配来到商县十号信箱的,是当年唯一直接由学校分配来的大学生。我当时曾问过军宣队管人事的军代表,为啥没向部里多要些应届毕业生。他说要了,但不知为啥没给人,估计是某个环节上出了差错。后来,我才知道,我毕业时是洛南八九五厂接收的。考虑到我的个人志愿,才把我让给“十号”。那时,工厂正值建厂初期,边基建边试制,很缺人,厂里只好到华阴农场要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还陆续从外单位调入一些大学毕业生,充实了技术、管理队伍。
外界对十号信箱总有一种神秘感,因此地方上的很多熟人老问我,十号信箱是干啥的?也难怪,那时人们对半导体很陌生,所以常有人误会“十号”是生产半导体收音机的。现在,人们知道了,二极管、三极管就是晶体管,就是半导体器件,在电子线路中起到整流、放大作用。商县十号信箱,本来是一个通讯用的邮箱地址,第一厂名为国营八七七厂,社会上公开的“国营卫光电工厂”是第二厂名。卫光厂是以北京七一八厂为主包建、七零六厂为副包建的三线国防工厂,隶属电子工业部(四机部),是我国功率半导体器件行业的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和军用元器件研制、生产定点企业。
十号信箱开始筹建于1968年底,所以开头几年又叫“6812工地”。最初的工厂选址也在洛南卫东,都建好了一栋楼。后来改为交通方便,离商县城很近的现址。其前身是商洛农校,至今还能看到很多原农校的旧平房。
基建工程和试制生产是同步进行的。开始的试制车间,建在和李家塬小学仅一墙之隔的原农校平房里,只有低频大功率硅晶体管和硅可控整流器两条试制线,大家都把这里亲切地叫“小院”。操作工人多数是北京来的老工人和在商洛接受的复转军人。1970年, 从商县、丹凤、商南招了第一批学徒工,经过初步技术培训后,年底才陆续分到生产线上。有扩散、磨片、抛光、氧化、蒸发、光刻、烧结、封装、测试等工种。随着工厂的发展壮大,继第一批学徒工进厂之后,厂里又分别在榆林地区、上海招了两批学徒工,在延安地区招了一批插队的北京知青,还到山西接收了一批江西、湖南、福建籍贯的复转军人。除为前方生产车间补充了大量人员后,还为后方服务车间、后勤、供应和机关补充了很多人员。
到1987年底,10号信箱发展到近1500人,其中技术人员近300人,管理干部200多人。他们后来都成为工厂生产的有生力量,一直干到退休。一部分户口还在北京的人员,在山沟里呆了七八上十年后,又陆续调回去了。但以第一任厂长高凤岩(大老高)为代表的三线授建人员,多数留了下来。他们是老十号人、老卫光人,是“三线建设”的功臣。
物理常识告诉我们,世界的物质按导电性能分为三大类,这就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半导体的代表化学元素是锗和硅。现在,虽说电器小型化、集成化是科技发展的方向,笨重的电子管式收音机、电视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但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只能生产从前苏联学来的小功率的锗晶体管。而锗管性能欠佳,功率也很难做大,无法与电子管抗衡。而硅管,尤其是大功率硅管,却以其优秀的品质受到科技、国防、民用电器等应用行业的青睐。至于集成块,由于其中的元器件集成密度大,散热困难,所以也有一定局限性。很多输出功率很大的军民用电器,其中的整流,尤其是功率放大部分,还是难以被集成的。这就是说,大功率硅半导体分立器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无法被取代的,需求市场是广泛的。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很娇气,很苛求。生产用的原材料单晶硅,各种辅助材料,水、气的纯度要求很高,甚至要求达到99.9999%。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必须是超净、无尘车间,比医院手术室的要求还严得多。
在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鼓舞下,老“十号人”以“三个半”半导体专业人员为技术骨干,和老厂来的老工人们一起在简陋的试制线上开始摸索工艺,日夜奋战,为后来的批量生产和新品试制,奠定了基础。
那时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因此,优先建设了三栋生产厂房和一栋四层的拐角单身宿舍楼,之后又建了机加厂房、氢氧站。双职工都住在农校的老平房里。为加快基建步伐,早日搬进新厂房,全厂职工经常进行义务劳动,搬砖运灰,挖地基,平整场地,清理垃圾。1972年“5.15” 工厂宣告建成投产。发经过二十个春秋的艰苦奋斗,到搬迁西安的前夕,十号信箱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拥有固定资产2500万元,流动资金1300万元,还从国外引进了两条先进的生产线。工业总产值达到2800多万元,累计上交利税达近3000万元。十多种卫光牌半导体器件荣获部省优产品称号,100低大管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在电子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十号”属地师级单位,直属电子部领导,行政、人事和生产只向部里负责,因此和地方上横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党务一度曾接受过商洛地委领导,但时间很短。后下放到省上,由电子厅接管,生产业务还是接受电子部领导、协调,尤其是军工产品任务,直接由部里下达。
在商期间,从地区到县上, 地方上对十号信箱的支持和保障是很大的。为确保在商洛的三线国防工厂的生产顺利进行,协调有关事项,地区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即国防工办。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人员的增加,地方上还专门为十号设立了粮油供应站、蔬菜门市部和百货商店,有力地保证了三线工厂的后勤物资供给,方便了十号职工的生活需求,缓解了后顾之忧。半导体器件的生产线有害工种较多,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厂里每月给有关人员发有保健肉票和糖票,地方上都及时给予供给。
地县公安机关同厂保卫部门一块,为保证工厂的治安,也做了大量工作,处理、解决了很多问题。大规模基建工作完成后,承担基建任务的省某基建公司的少数人趁撤离之机,企图用大卡车,整车地把厂里剩余的基建物资偷偷运走。当场被门卫发现阻拦时,有人还行凶闹事,厂经警被迫鸣枪示警。事件影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治安,引起全厂职工愤慨。地方公安部门闻讯后,及时赶到厂里控制了事态发展,当时地区的主要领导慕明君等还亲自坐镇十号,妥善处理了这一事件。
十号信箱的本地籍职工约占三分之一,来自商洛社会各阶层,有招工来的,有复转来的,有毕业分配来的,有调动来的,也有本地职工子女内招的。他们不但为十号信箱的建设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同时也为增强、融治十号同地方上的关系,互相理解,互相支援,起了纽带、桥梁作用。
那时,物质条件普遍低下,生活水平都比较低。但相对来说,“十号”要比地方上好的多,因此人们都很羡慕十号信箱。能到十号工作似乎成了那时的荣耀。因为十号信箱同西安一样, 执行的是国家八类地区工资标准,所以工资水平比商县高一些,购买力较强。譬如当时的二级工是42.41 元/月,大学毕业生转正后工资是58.50元/月。加之人员比较多,衣食住行都在商县,所以对商县城的商品消费市场有很大影响,是消费大户。于是,厂大门口形成一个繁华的农贸市场,猪牛羊肉,蛋禽蔬菜,山货土产,卖啥的都有。厂里很多人粮票用不完,就用粮票换鸡蛋。外地人吃不惯糊汤,就用糊汤换大米。
在社会上,本地人在关注十号信箱,十号人也同样在关注商州乃至整个商洛。七十年代初,厂里就有北京人对我说:“别看商县是个穷山沟,但这里的文化功底很深,水平很高。”他们感到很惊讶,很钦佩。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城里的街道上还有大字报和宣传栏。他们是从那些大字报和宣传栏中感受到的。在试制线的小院,不时传来隔壁李家塬小学孩子们的歌声。一个北京来的老师傅很敏感,对我说:“你听, 这些孩子说的是商县话,可唱歌却是普通话!”我一听,果然如此。但过去,我却熟视无睹,没有注意到。后来我才发现,这是普遍现象。
十号信箱,作为一个实力雄厚的三线大厂,曾为商州、商洛的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有过很大的贡献。在衣食住行诸方面对地方也有一定影响。
别看当年的楼房只有四层,而且居住样式、结构、面积现在也落伍了。但却是当时商州城楼房最多、最高的地方。开始的住宅楼是共用水池和厕所,后来是独门独户的单元式结构,互不干扰。为地方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起了一个示范作用。这和当时地方上办公与宿舍不分,没有家属楼的传统习惯,形成明显的对比。
但受当时的左倾思潮影响,基建工作缺乏百年大计的考虑,尤其是抗震要求。唐山大地震后,厂里对单身楼、生产厂房、俱乐部进行了抗震加固。家属楼中,有三栋是混凝土夯造的,被称为“干打垒”,四层高,后来宣布为“危楼”。但这些危楼,至今还在,危而不倒,可谓奇迹。
十号信箱每月不但有大量的公私邮件来往,还有几十万只产品要通过邮局发往全国各地,所以邮电部门受益匪浅。
十号信箱是利税大户,历年的利税都是通过地方财税部门上缴国库的。
1974年前工厂的生产、生活用电由商洛电厂供给,但负荷日趋紧张,经常拉闸停电。为此十号信箱从洛南翻黄沙岭、沿草庙沟为商州架了一条110KV高压输送线路,并在南秦岭南坡下侯塬村旁建了一个变电站。后全部移交地方管理。从此,商州也用上了西北电网的电,商洛电厂关闭。当时,为了尽快用上西安的电,厂里轮流抽人到草庙沟的山坡上帮助架线,我也去过几次。
对地方上其他方面的经济建设,十号信箱也给与了尽可能的支援,如老丹江桥的改造,松朵山电视差转台的建立等。1968 年以前,丹江桥是一座木头桥,虽然石墩是水泥砌缝,但桥面、护栏全是木头的,载重承受能力很低,无法满足十号信箱的基建、生产运输要求,也影响了商洛地方经济的发展。于是,1969年地方上把木头桥改造成钢筋水泥桥,直到2009年才拆除。
1989年十号信箱迁走时,还把很多设备无偿地留给了地方,尤其是氢氧站。在商的二十年中,商县甚至一些外县的医用氧气和工业用氧,都是从十号信箱氢氧站拉的。十号出的氧气,是半导体器件生产用的高纯氧,燃烧值很高,非常好用。
那时,商州城区炊事燃料直是煤、木柴和橡碗子,而“十号”职工做饭用的是污染较小的无烟蜂窝煤和罐装液化气, “十号”走时,把自动打蜂窝煤的设备也送给了地方。
过去,地方上人事管理比较灵活,限制较小。工人和干部,国营和集体界限不严,可以互换互调。但十号的企业管理制度,受前苏联企业管理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分得很清,扣得很死。所以,从地方上向十号调动,框框很多,难度很大,很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但十号信箱在商的几十年中,还是为商洛的人口就业,复转军人的安置,解决职工夫妻两地分居等,做出了很大贡献。
大概是受北京人的影响吧,全厂职工,不管原来是哪里人,都说普通话,尤其是在公共社交场合和上班时,虽然不标准,但能听懂。而老乡之间却是他们的家乡话,外人就很难懂了。无论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是陕北人,还是陕南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相处的都很融洽。那时的文化生活虽然没现在丰富,但厂工会经常组织职工文艺演出,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这对活跃职工业余生活,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凝聚力,安心三线建设有很大作用。也经常参加地方上的一些文体比赛活动,增强了和地方上的友谊。十号信箱的周末舞会很受人们的欢迎,每次都有很多城里的爱好者来跳舞。
在其他很多方面,十号和地方上也有着相互来往,密切合作。我就受厂里派遣,先后参加过商洛军分区的兵要地志编制工作,随推优小分队到商洛地直单位、商县各企事业单位及商洛各县推广华罗庚优选法的活动,以及省上对商洛氮肥厂等企业的经营管理咨询工作。
秦岭最美是商洛,商县给十号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下班后,他们经常到长满杨柳槐树的丹江河畔悠闲地散步,欣赏熊耳晚霞的美景和清澈见底的丹江河水。夏日,很多人还经常带着孩子到河里戏水、乘凉。南方人,还常到河中或附近的水渠中钓鱼、捞虾。很多人还常到附近的李家源、贺嘴头、贾圪捞、王塬、南秦川的侯塬以及南秦河南面村子走村串户,有人还骑车子跑到沙河子、张村去兜风,他们一方面为的是采购山货,一方面也是为山里人淳朴真挚的民间风情和商县美丽的田园风光所吸引。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十号信箱的人不但有钱,还“好吃”。其实,“好吃”的,并不多,只是因为有几百个南方人的生活习惯所致。他们来自鱼米之乡,所以嗜好水产,不但爱吃鱼,而且连本地人不问津的青蛙、河蚌、河虾,乃至蛇,也往往成了他们的美餐。虽说,当时是票证年代,糊汤等粗粮供给较多,外地来职工很不习惯,但商洛山毕竟地处秦头楚尾,具有秦风楚韵的特点,气候温和,有米有面,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包容性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经过几十年的磨合,大多数人还是基本上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好多人还和本地人喜结良缘,和本地样众亲密融合了。
那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时代,生产安排服从于上级下达的计划指令,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入了库,即使销不出去,也能计算所谓的“利润”了。所以,流动资金听起来很多,但企业的现金却很紧张。国内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愈演愈烈,堆积如山,成了死疙瘩。三线企业地域偏僻,交通不便,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工厂办社会,也成了沉重的负担。企业俨然是一个小社会,职工的吃喝拉撒睡全得管,不但要建家属楼,还要建幼儿园、学校、医院,还要解决子女就业、职工养老等一系列问题,不堪负重啊!十号信箱在商县走过了二十个春秋,终于在1989年,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搬迁到西安去了。搬不走的房地产卖给了商洛纸厂。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年又一年的风吹雨打,一栋栋楼房,显得越来越落伍、陈旧,失去了当年的辉煤。常有老十号人回来怀旧,面对杂草丛生、荒芜破败的景象,他们不由得感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
是啊,他们为了祖国的三线国防建设,从五湖四海来到秦岭深山,在这里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留下了人生最难忘的记忆,能不激动吗?他们虽然为眼前此一时彼一时的景象所伤感,但也为天蓝水清的商山丹水所怀念,也为日新月异的商州山城而高兴。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卫光电工厂宣布政策性破产,重组新生的西安卫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甩掉了各种包袱,又轻装上阵了。公司地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占地14.7万平方米,生产区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现有资产总值3.46亿元。仍然是我国军用元器件研制、生产定点企业和民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重点骨干企业。建成的5000多平方米的净化厂房和从国外引进的多条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大批量生产数十种外形的塑料封装、金属封装功率晶体管以及表面贴装器件。卫光牌电子器件广泛应用航天、航空、航海、兵器、计算机、通信以及家用电器、节能灯、电源、交通等领域,可谓上了天下了海,驰骋海内外。
如今,老一辈的卫光人基本上都退休了,新一代卫光人成了生产的主力,他们朝气蓬勃,继往开来,在新的征途上,正为前途光明的新卫光而奋斗不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