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照镜典故(典故借光)

晋代葛洪所编的《西京杂记》中,第二卷里写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不过关于“借光”这个典故,在《战国策·秦策》里还有一个故事。

鸟照镜典故(典故借光)(1)

秦国有个名叫甘茂的将军,他在秦昭王时期获罪,便向东逃去,想要到齐国去谋生。当甘茂出了函谷关,恰巧碰上了来秦国出使的齐国人苏代。

为了赢得苏代的同情和帮助,甘茂讲了一个故事。

战国的时候,江畔有一个村庄,住着很多人家,每家的姑娘一到晚上就聚在一起做针线活。其中有一位家境十分贫苦,她没有钱买蜡烛点灯,只好借用别人的微弱光线照明。

日子长了,这姑娘就遭到了大家的排挤,其他姑娘们觉得她从不出蜡烛,每次都靠别人的蜡烛来照明,沾了大家的便宜,便一致决定不让这穷姑娘来一起做活。

于是,穷姑娘申辩:“你们别看我点不起灯,但我每天都是来得最早的,我替你们打扫灰尘,铺设坐席,给你们做活带来方便,对你们多少也有点益处吧?”

“再说了,若是我不来,你们照样也要点灯做活,让我借点你们的余光,对你们丝毫也没有损失啊。”

这姑娘说得众人哑口无言,大家觉得她的话在理,为人也确实不错,便将她又留下来做活计了。

甘茂用这个故事委婉了比喻了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苏代很受感动,他向齐国国君举荐,甘茂到了齐国便被任命为上卿。

后来,“借光”这个词就有了从别人处分享荣耀或者借重力量的意思,也作请别人给予方便的客气话。

在一些后世的小说里就有这样的表达,比如《儒林外史》三十三回中写道:“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三十四回中也有:“李大人专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

@八闽古代小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