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游客的文明行为 小窍门引导文明之旅

今年端午节,沈哲勇是在从维也纳回国的飞机上度过的,作为一个有着12年境外导游经验的资深领队,他大多数节假日都是在国外的旅途中不过,这份听起来让不少人十分羡慕的工作,随着出境旅游的日益“旺盛”,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培养游客的文明行为 小窍门引导文明之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培养游客的文明行为 小窍门引导文明之旅

如何培养游客的文明行为 小窍门引导文明之旅

今年端午节,沈哲勇是在从维也纳回国的飞机上度过的,作为一个有着12年境外导游经验的资深领队,他大多数节假日都是在国外的旅途中。不过,这份听起来让不少人十分羡慕的工作,随着出境旅游的日益“旺盛”,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6月10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显示,我国出境消费旅游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出境市场达到9818万人次,预计2014年将达到1.14亿人次。如此庞大的出境旅游规模,对像沈哲勇这样的普通导游而言,则意味着一份更深层次的使命感:进一步提升带团“软实力”,引导游客文明出境游。

“每一个出境游的游客都代表祖国的形象,文明旅游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沈哲勇说。对此,这位在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负责欧洲产品的“老领队”,拿出的两大“法宝”是——细致和趣味。

即便已“身经百战”,每次带团之前,沈哲勇仍要详细地去了解每位游客的需求,为大家召开出团说明会,并且反复确认酒店和景点的预约工作。在旅行中,他的大巴车上也几乎从来不放碟片,而是结合自己在欧洲生活过的经历和专业知识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游客对这些都是很感兴趣的,也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国外的文明礼仪。”沈哲勇说。

事实上,这只是沈哲勇众多引导文明旅游的“小窍门”之一,他还曾将法国的餐桌礼仪用“小品”的形式搬上旅游大巴,把瑞士的日常礼仪编成了顺口溜,甚至根据参观景点的不同,设置过文明礼仪、景点知识有奖竞答,用趣味的方式让游客对当地有了更形象的认知。

在沈哲勇看来,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俗和行为准则,出境旅游时应该“入乡随俗”,“但由于一些生活习惯已经养成,很多国内游客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文明,这就需要我们领队适时提醒,并注重于细微之处引导文明旅游。”

他提到的一个细节是,作为近年来国人出境游热门地的欧洲,环保意识相当强,相关法律规定司机停车时不允许开空调,同时旅游车上禁止吸烟并尽量不要在车上吃带果皮的食物、冰淇淋等。这与很多中国人的旅游习惯大相径庭。因此,尽管有前期说明,在工作过程中,沈哲勇偶尔还是会遇到部分游客要求司机停车开空调,或者在车上嗑瓜子的情况。此时,他都会立马对欧洲当地的习惯作出解释,并且以身作则引导游客。

不过,这位老领队对中国人的境外旅游也有另一番“可喜”的观感,“与10年前相比,中国游客的素质已有了大幅提升,文明出境游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尤其是现在年轻游客很多,都比较注意这些。”

据《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34岁以下的游客占我国出境市场的54%,也就是说,80后、90后年轻人已成为出境旅游的主力军。而在沈哲勇的未来计划里,运用年轻人更喜欢和擅用的方式引导文明旅游,将是他必须认真琢磨的另一大“窍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