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并且好看的港台电影(高预期低口碑的爱国主义电影)

经典并且好看的港台电影(高预期低口碑的爱国主义电影)(1)

荡寇风云的电影海报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好友@屁屁旦的一篇趣评而来。这部于2017年5月上映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主旋律商业大片儿,悄无声息地上映又消无声息的下架,没有引起该有的关注和传播,纵有赵文卓和洪金宝的加盟,也还是在票房和口碑上扑了街。

就在我用2个小时看完冗长的电影之后,决定把锅扔给导演和编剧,以及历史顾问。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率领的戚家军是在明朝令倭寇闻风丧胆的神军,在他近乎神乎其技的率领下,给江浙沿海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明朝倭寇一度被剿灭干净。

洪金宝饰演的抗倭名将俞大猷

光看这一点,我没看出倭寇在我国沿海的暴行以及和他们缠斗的艰难。把俞大猷无能的一面表现出来之后,我们的戚大将军出场了。一抹文艺的围笑下,赵文卓饰演的戚继光带我们进入了记忆的闪回。

我依然以为,开头没顾上普及的历史背景或大明政府对待攘平倭寇的态度和作为,会在这里有个交代。毕竟,历史上的抗倭是明朝历史乃至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历史中,重要的一笔。

结果,并没有。试问,没头没脑的上来就开打,能让现在年轻的观众们代入情绪吗?有人也许会说,诺兰的《敦刻尔克》,也是三行字幕就交代了背景,然后故事就开始了。

是的,但是影片从一开始到结尾,就紧紧围绕撤退这一事件多维度展开,没有废话、没有插花、没有跑题,一个事件通过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完全讲述完整。

果然,先天不足的格局,让《荡寇风云》走向了一个节奏拖沓、毫无重点的歧路。穿插着俞大猷的抗倭不利、胡宗宪以及背后势力张居正的几笔插花,戚继光将军的抗倭故事由此展开。

经典并且好看的港台电影(高预期低口碑的爱国主义电影)(2)

戚家军

如果说这是一部想展现戚继光将军大灭倭寇的故事,那么电影会重点着墨戚继光推行新的军队编制、训练安排,并因地制宜发明各项先进武器,例如狼筅、发明破敌法阵(鸳鸯阵)的故事,这样一来,我们会看到一个真正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从教科书上彻底鲜活起来。这也是一种我们的期待,可惜,并没有。

狼筅、鸳鸯阵的画面是给出来了,怎么个好用,怎么个好使,你倒是解释一下啊。哪怕就说一句,“对抗倭寇的砍刀,狼筅上的竹竿,柔韧而无法砍断”,也是好的啊。

如果想借着戚继光的事迹,把视野投向整个明朝的政局以及日本军阀(大名)割据的世界历史舞台,以局部透视当时历史的整体,我们也能看到一个关于明朝强盛与衰落拐点的大格局故事。可惜,也没有。

辣么,我们究竟在这部电影看到了啥?戚继光和俞大猷的斗舞?日本倭寇的敬业?戚家军的军纪严明?沿海特种部队的剿匪行动?

我只能说是一锅粥了,啥都往里面扔,但啥也没体现出来,就是熟了。

再说人物

一般类型片里,一定会为主角安排一个或几个和他的成功或失败有着强烈羁绊的人物角色。

我仔细想了一下,是胡宗宪吗?漏!是俞大猷吗?漏!是鬼子吗?漏!是戚继光的妻子吧。但是这个妻子无理取闹,撒泼彪悍,她与将军的互动,我完全get不到重点。即便最后有她英勇守城的部分,也无法让人产生好感。

经典并且好看的港台电影(高预期低口碑的爱国主义电影)(3)

历史上,戚继光是惧内,但对方是将门虎女而不是泼妇

这样断绝了主角和其他主要配角的情感联系,编剧,你倒是想干啥啊。除了和戚夫人的互动,将军基本就是漂在半空中。

所以,这部片子里的人设基本都是失败的,可惜了大好的故事原型。

后说设置

用夸张或讨巧的设置,加大戏剧冲突本无可厚非,但是也差不多别胡搞吧。在最后保卫台州的花街巷战中,电影中的戚大将军损失惨重,几乎靠运气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电影想表现真实战争的惨烈,但是,也得尊重史实吧。抗倭之争是明朝军民一心联合抗击日本倭寇的故事,戚继光特别爱护自己的戚家军,不会让参与抗倭的民兵受到重创。跟着戚将军,就能胜利不是白说的。这场战役中,戚家军剿匪首300余人,自损3人。电影却拍的稀里哗啦,被人不住吊打,真是憋屈。

经典并且好看的港台电影(高预期低口碑的爱国主义电影)(4)

花街巷战

爱国主义主题,永远能激起观众的强大共鸣,前提要找到好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否则,观众只能压下满腔的热情,对这些能力不足的电影,表示呵呵了。

文章归作者海岸小影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