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原子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1)

海北州海晏县境内的湿地美景。新华社记者李琳海 摄

新华社西宁10月7日电(记者吕雪莉 李琳海)金秋十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牧草已渐黄,成群的牛羊低头食草。正是在这里,诞生了让新中国挺起脊梁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坐落在草原上的中国原子城——如今的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二二一基地),于1958年8月筹建,上世纪90年代全面退役。曾经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区,如今成为一座高原生态旅游新城。

走进西海镇的“上星站”,11根高耸的石柱见证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当年的原子弹从二二一基地组装完毕后,从这里搭载零次列车运往罗布泊。如今小站内还能看见“危险品站台”的字牌。

原子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2)

原二二一厂“上星站”旧址。新华社记者李琳海 摄

65岁的藏族老人贾生达曾经在此守了7年生产原子弹材料的旧厂房。说起这里的变迁,老人泪水夺眶而出,声音哽咽:“比起那些当年参与原子弹研制的科学家,我们一辈子吃的苦算啥啊!原子城是青海的财富,中国的骄傲,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和记者聊起当年参与原子弹研发的经历,84岁的老人刘兆民思路清晰,两眼放光。刘兆民的老家在辽宁沈阳,1960年他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3年后被分配到青海工作。

“当年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拿着车票,提着木箱就来到了青海高原,和我一起来的同一届校友当时就有20个。”刘兆民说。

后来,刘兆民才知道他从事的是一份“特殊”的事业。从研制雷管到研制炸药冲击波,他当过技术员、工程师,也当过车间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

“当时我们的条件很艰苦,每天供应的饭总共才八两,当时都是大小伙哪能吃饱啊!但‘先生产后生活’的纪律刻在我们心里,即便住在帐篷里,我们也没有一句怨言。”刘兆民说。

当年,很多科学家工作到深夜,饥饿时只能酱油兑着开水喝,一个共同的信念鼓舞着所有科学家的士气——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副馆长周广静说,科学家们来时风华正茂,走时白发苍苍。他们创造了历史,自己却低调得像一颗尘埃。

如今,刘兆民一家人扎根青海。他的家里依旧保存着当年的厂区出入证、医疗证等。“我的后半生离开故土来到了青海,但我庆幸没有虚度一生的年华。”

原子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3)

刘兆民在家中为记者展示相关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琳海 摄

离开故土的还有草原的牧民。1958年10月,居住在金银滩草原上的1279户6700余名群众,服从国家建设需要,赶着牛羊,离开故土。当年迁徙的牧民加布藏索南对当年的背井离乡没有一句怨言,他坚信:“只有国家好,我们才能好!”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北州委书记尼玛卓玛说:“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过去书写出了挺脊梁壮国威的壮丽诗篇,锻造出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而今伟大的共和国迎来了70岁生日。70年高岸深谷,70年沧海桑田,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昔日的神秘禁区,如今成为新兴的高原小城,镶嵌在青海湖与祁连山之间,海北州也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秋时节,原子城游人不断。刚参观了纪念馆的山东游客钟维威说,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关于“两弹一星”的电影,我们国家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新时代更需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西海镇门源路2号,高16米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在原二二一总厂一角静静矗立。碑顶雕刻着4只和平鸽,它们向世界宣告着更多像刘兆民一样的科学家奋斗一生的意义:为中国的核工业发展而努力,为保卫和平作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