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历史上朱祁镇的一生)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祖父和父亲是联手开创了“仁宣之治”的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可以说往上倒几辈,都是明朝数得着的圣明君王。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历史上朱祁镇的一生)(1)

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27年11月11日—公元1464年2月23日)

除了父亲走得早,朱祁镇的命那是相当好,九岁登基时,祖上几位老皇帝挣下了相当不错的家底——曾祖永乐皇帝朱棣把蒙古人打得找不到北,祖父和父亲经营了一辈子的“仁宣之治”,让大明朝的荷包鼓得发胀,可以说从朱祁镇开始当家起,大明朝是国泰民安,经济富足,政治清明。不仅如此,父亲还给他留下了难得的辅政遗产,三位经验老道,政治能力出色,又配合默契的大臣——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历史上朱祁镇的一生)(2)

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的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这样的局面,照正常发展,朱祁镇就算不能像老几辈开创“永宣盛世”的局面,最起码也是个不功不过的守成之君。

故事的发展在最初的几年确实没有什么让人意外的地方,年少的朱祁镇在奶奶的监督和三杨的辅佐之下,也确实兢兢业业的完成着皇帝的本职工作。让人丝毫不怀疑他身上的优良基因将持续而稳定的产生作用。

好景不长,随着垂帘听政的奶奶,太皇太后张氏的驾崩,以及内阁三杨的相继离开,朱祁镇让人“蛋疼”的作妖人生开始了

大明“蛋疼”二人组上线

讲到这里,不能不提大明朝第一代权宦——王振。

王振绝对是个狠人,依靠科举考试没本事出人头地,为了飞黄腾达,怀着“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的想法,自阉入宫,机缘巧合,取得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的信任,两人成为了亦师亦友的伙伴。

正统六年(1441年)十月,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竣工,英宗在皇宫大摆筵宴,进行庆贺。按照明朝宫中制度规定,宦官不得与外官共宴。可这时的王振已深得英宗宠信,英宗在宴会上见不到王振,就象少了点什么似的,急忙派人前去看望。王振见了来人,自比周公,大发牢骚说:“周公辅助成王,为什么惟独我不可以到宴会上去坐一坐呢?”使者将王振的话报告了英宗,英宗不但不怪罪,反倒觉得王振受了委屈,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进入宫中参加宴会。王振刚刚来到门外,宫中百官即向他罗拜,表示欢迎。

这真是让人无比蛋疼的情节,当皇帝的为了一个宦官把祖制当儿戏,当太监的还自比“周公”,最后竟然还有百官朝拜。真是要了亲命的作妖蛋疼二人组。

明朝祖训,宦官不得干政,这个明太祖的铁律就是被朱祁镇和王振的“蛋疼”二人组破坏的。以前太皇太后和内阁三杨在的时间,王振不敢放肆,谨小慎微。朱祁镇独掌大权之后,对王振言听计从,信任有加,王振开始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

朱祁镇对王振还相当尊重,对外一直称呼其为“王先生”,有了皇帝的示范作用,一时之间,京城之中对这个阉人争相攀附,公卿大臣开始以“翁父”称呼王振。

大明战神的巅峰之作

小打小闹,显然满足不了君臣的野心,1449年,“君臣蛋疼二人组”联手上演了大明朝最大的“作妖”表演——土木堡之变。

1449年,北方少数民族瓦剌的首领也先南下犯明,年轻的朱祁镇在王振的推波助澜和蛊惑之下,不顾众大臣“六师不宜轻出”的苦劝,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皇帝亲征的部队往北方的国境线走了没几天,听说前线打了败仗,朱祁镇又害怕了,又要往回跑,跑就算了,王振这个不作就不会死的,竟然为了自己光宗耀祖,又怂恿朱祁镇从经过他家乡的路线撤退,这一绕路就耽误了时间,明朝的军队渐渐被追上,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彻底包围,最终明朝十数万最精锐的部队战死,随御驾出征的大明朝政治精英死伤惨重,资重武器损失不计其数,作死二人组成员王振被愤怒的军官当场打死,御驾亲征“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历史上朱祁镇的一生)(3)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

蛋疼的朱祁镇,作死又作妖的亲征,不仅把明朝家底赔了大半,更重要的是明朝至此开始由强盛走向了衰落。

有明一朝最惨痛的土木堡之变,用十几万官兵和几十名明朝重臣的生命,成就了朱祁镇“大明战神”的赫赫威名。

让人蛋疼的睦邻友好关系

土木堡惨败,瓦剌军队顺势南下,直取大明首都北京。留守北京城的一代名臣于谦成功的进行了“北京保卫战”,赶走了来犯的也先,同时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历史上朱祁镇的一生)(4)

土木堡之变后,决定明朝命运的京师保卫战

明英宗朱祁镇一下子多了两个身份,瓦剌的俘虏和大明的太上皇。

要说朱祁镇也是个人才,在瓦剌做俘虏的日子里,蛋疼的表演还在继续,不知道“大明战神”有怎样的人格魅力,蒙古人对这位曾经的大明天子特别友好,衣食住行虽然赶不上在北京时的条件,但也是按照蒙古贵族的待遇执行,瓦剌首领也先和他弟弟伯颜帖木儿对朱祁镇礼遇有加,欣赏到要把公主嫁给他,伯颜帖木儿甚至成了朱祁镇的知心好友,经常找俘虏皇帝交心喝酒。甚至在一年多的俘虏生涯结束时,也先还专门搭建高台,让族人跪拜为英宗送行,伯颜帖木儿一想到今生再也见不到“战神”大哥,更是痛哭流涕,如丧考妣。

做俘虏做到朱祁镇这个份上,也确实是奇葩。对比一下三百多年前北宋国破,徽、钦二帝被金国人所俘,九五至尊的皇帝押解到北方的路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在苦寒之地受尽欺凌和侮辱,苟延残喘到最后客死异乡,英宗的蛋疼被俘之旅着实让九泉之下的徽钦父子皇帝羡慕。

夺门之变发生后

朱祁镇被释放回了首都,此时已是弟弟朱祁钰当政,明代宗对这个蛋疼的哥哥倒还仁义,只是将英宗软禁了起来,但这一软禁就是整整七年。

本来“大明战神”的一生也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但是让人“蛋疼”的事情再次发生,代宗朱祁钰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济夭折,代宗无后,就给了宫廷里政治投机的官员蠢蠢欲动的机会,恰逢代宗重病,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史称夺门之变。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历史上朱祁镇的一生)(5)

夺门之变的两大主角: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

复辟之后的明英宗,没有反省自己给明朝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又开始继续“作妖”。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历史上朱祁镇的一生)(6)

一代名臣于谦

先是赏赐了拥立有功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高官厚禄(事实证明这些投机分子一个比一个让人“蛋疼”),又把弟弟明代宗朱祁钰软禁起来,贬为邺王。如果说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情,只能说是无可厚非,那将挽救大明江山于将倾的第一功臣于谦以谋逆罪处死,真的是延续了其一贯的“蛋疼”风格。

为王振立祠,纪念“作妖二人组”的友情

明英宗朱祁镇在复辟当年十月,又想起了曾经的同志和战友——“蛋疼二人组”的老搭档王振,蛋疼皇帝又做了一件让人非常“蛋疼”的事情,他要给这个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并且给大明朝带来深远灾难的宦官,立祠建庙。每每读史至此,心中真是翻江倒海,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

不知道这个一生经历皇帝、囚徒、太上皇、复辟皇帝的“大明战神”到底是有怎样的脑回路,虽然大体来说,明英宗不能算是一个暴君或者坏人,他的身上也继承了爷爷宣宗和父亲仁宗的仁慈厚道,他当政时也宣布废除了封建社会的殉葬制度,但是土木堡之变和处死于谦这种大节有亏,只能让人觉得他的一生是又作妖又让人觉得蛋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