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

悟性高的艺人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呢?

大家相信世界上有天才吗?也许相信,也许不相信。其实即使有些人不相信,但是不管哪个行业,悟性高的人那真是大有人在,这一点无论你相信不相信,那都是客观存在的,这里的例子那在生活中真是举不胜举,那么天才也许更出类拔萃一些吧,少,但也绝对存在,这个也是客观事实。

有人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其实那百分之一的天分是最重要的,要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重要的多得多!天分就相当于首位的1,其他的那些汗水啊,努力,经营啊等等,那都是后边的0,没有首位的这个条件,可以讲其他都是白扯。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1)

从中国戏曲历代大师的成长史中,我们不难发现,还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存在,那就是悟性高的艺人,是不受个人生理条件限制的。就是说,这个人的个人生理条件好固然重要,但是不好似乎也没什么关系,有好多个人条件不好的艺术大师,虽然本人生理条件不一定很好,但因为他的感觉好,悟性高,他们通过自己超高的悟性而化腐朽为神奇,化不利为有利,似乎他们的劣项,最后到成了他们成功的优势和个人特点。

京剧中比较典型的几位大师,就是这种情况。比如:程砚秋先生,马连良先生,周信芳先生,侯喜瑞先生,裘盛戎先生等等一些京剧艺术家,都基本上或多或少的是这种情况。我们看到,由于他们的智慧,使他们的劣势都成了特色,比如程砚秋的胖、嗓音的不随大流;马连良的大舌头,周信芳暗哑的坏嗓子,侯喜瑞、裘盛戎不点大的小个头,在舞台上却没有让人们觉得不好。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2)

京剧大师程砚秋演《锁麟囊》

这样的升华来自哪里呢?来自于他们的智慧和本身的天分,会把不利处理成有利。所以,天分高的艺人是不受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的,当然,一般人可能不行,只有天分高的艺人才可以。

悟性低的艺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那么我们再说说悟性低的艺人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演员其实也不少,过去有,现在更多!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的艺人没有天分还有个勤奋,今天的艺人既没天赋又懒得不行,反正有人管也饿不死,所以,戏曲越来越不行,越来越没人看,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写到这里,头脑中一下子想起见过的一些现如今所谓当红演员的样子。这些艺人,有些在她学艺的时候,整天的东奔西窜,走东家访西家,拜访了好多名家,至于学多少,那看了她一堆杂拌一样的玩意儿,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也就是说,有些人,人家好东西给你,你都不一定拿的走!也许这些名家也尽心教授她,可是呢,她呈现出来的玩意儿,那可真够不上个好字!好好的东西到她手里,全都变了样,成了下品。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3)

京剧《孔雀东南飞》

当然,这里固然有基本功不扎实,但是那不是最主要的,如果悟性高,艺人们也会最大限度地呈现给人们他们最好的那面,而不是七拼八凑的弄一堆不成熟的玩意儿,这里最典型的就是程派传人吕洋,大家若不相信,可以看吕洋的一些演出视频,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她演的《贺后骂殿》贺后出场东张西望,一点也不沉稳,最后的拔剑杀潘仁美,毫无紧凑感,拖拉的唱把情绪唱散了。她的朱楼找球,比那个谁谁谁拆楼的动静还大,并且身段莫名其妙,一味地在那里自嗨,可是每个身段都没什么根据。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4)

吕洋演《贺后骂殿》

她的《锁麟囊》三让椅,居然把东北大秧歌移植了进去,蹦蹦跳跳,欢乐幸福!还有她的唱,咬字太奇怪,有棱有角,铿锵有力,和程派“含蓄内敛”的风格南辕北辙,她编演的《秦香莲》,那唱的就一点也没有程派的特色和感觉,这充分说明她就没有把程派的唱腔原理整明白,凡此种种,由于篇幅关系就不细说了。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5)

吕洋演《锁麟囊》

当然也不止她一个人,现如今的演员天分高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平庸的不思进取的,得过且过的,对艺术没感觉混日子的,比比皆是!这个不用争辩,如果鉴赏力不差,一看就知道。

说到这里,我们再从一些老艺术家的谈戏聊戏的只演片语中,来体悟体悟,什么才是有天赋不平庸的艺人。

京剧名家李玉茹在她的《李玉茹谈戏说艺》一书里记载了她看画家李可染聊戏的一段感想。

李玉茹,京剧旦角杰出艺人,精通梅、程、荀派艺术。她不止舞台上光彩靓丽,对艺术的理解也是非同一般,这也就证明了:“要想演好,还得明白”这句话是一句真理。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6)

李玉茹和丈夫作家曹禺

在谈到艺术悟性高低这个话题的时候,她举例谈到画家李可染先生对舞台上《长坂坡》一剧的感受,也能说明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个话题。

李可染先生是这样描述他在看戏的时候,不同艺人对不同角色处理的不同感受:

有些戏剧演员,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一句台词没有,但却浑身是戏,因为他们的精气神已经完全进入境界。

其实,李先生阐述了一个很多人都忽视的命题,这就是,表演艺术,是不需要没有由头的卖力气的,这样反而是下品的行为。有人这样回忆梅兰芳,说,《霸王别姬》一剧,梅先生出场以后,坐在那里,往往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可是观众的全部焦点,都集中在他这里,因为他的气场实在是太强大了。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这时候他的表演,并不是有很多大动作,甚至也不怎么大动,只是通过表情、眼神、神态、手姿、唱念来表现非常复杂的人物情感,这时候更加需要艺人的是表演功力。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7)

梅派名剧《霸王别姬》

李先生写道:我有一次看京剧《长坂坡》,刘备吃了败仗,在当阳道上露宿。当时刘备身边坐着两位夫人,都既没有台词也没有动作。但是我看扮演糜夫人的那位演员一身都是戏,代入感极强,让你从她的细微表情,疲惫焦急的神态里,感同身受于刘备带着家眷逃亡的惶惶不安的情绪。而那位扮演甘夫人的演员,一点戏也没有。糜夫人抱着小孩,使人感到在战场上风尘仆仆,精神疲惫。而那个甘夫人完全走了神,我看到的并不是戏台上的这个人物,而是化了妆的演员,这时想着下妆后赶快回家买菜、接孩子……

如何看待文化水平很低的艺人(艺术高在于认知层面高)(8)

京剧《长坂坡》

李玉茹说:李可染先生对于扮演糜、甘二位夫人的这两位演员的客观评论,值得我们演员好好琢磨。京剧表演与话剧不一样,我们在舞台上并不要化身为角色,但是我们讲究“心里有”,而这个“心里有”真是有意思得很。

李可染的观剧经验告诉我们:观众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演员的内心。我们有了,无词无身段也使观众感到我们在戏的境界之中;反之,把水袖玩得像一朵花或者把大刀耍得如银雨一般,说得好听是高超的技术表演,说得难听一点,那不过是杂耍而已,两者皆不能称之为是艺术。

李玉茹老师说的杂耍者,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还少吗?

艺术的天分有高有低,这个是肯定的。天分高的艺人,会化腐朽为神奇,化不利为有利,天分低的艺人,给她好的东西她都学不会,弄不懂,演不来!把好好的玩意儿弄成不入流的大路货,即使勉强也只能弄个不伦不类,好的玩意儿在她手里也成了平庸的展现,即不美也不感人,何谈艺术?这个可不是个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程派尤甚。大家如果还不相信,比较一下大师的再看看今天这些艺人的表现,那其实是一目了然,非常明晰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