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毛笔写书法两字(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

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七)

本文作者(袁阔林、袁冰娘、袁一田)

怎样用毛笔写书法两字(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1)

“弓”部与“女”部同练

“弓”部

“弓”部是笔画横折、横与竖折折钩组合。注意行笔时顺逆变换、转折顿挫、既有楷书之规矩,又有行书随意之灵性,流畅连贯一气呵成。“弓”作左偏旁时一般让右,自身需窄而长,有时“弓”置于字底,笔画适当加重出钩,适当夸张加肥加长使之足以撑起上体。有时为了省便,作左偏旁时相似数字“3”,居中时直接变作“3”如“弗”字。

“女”部

“女”部是撇点与长撇、横的三种笔画组合体。一般作左偏旁用,“女”字应窄小,让于右位。有时它的起笔撇点一笔长点代之,另起长撇,撇尾向左翻上连横,使横变提。处于字底时,“女”的撇点可以右弯弧代之,弧之末稍右上挑连长撇,撇之末端左上翻连横,横之末端折锋向左下送锋,也可右下顿回锋收笔。

③左笔“女”部

左笔书“女”行笔过程与右笔相同,所不同者只需改变运笔送导,右笔送之则左笔导之,右笔导之则左笔送之。因送导之不同,墨迹自然不同,阴阳体现也异常鲜明。

④右笔“弓”部

因造汉字之初就关照着右手,所以右笔作“弓”比左笔容易得多,尽管时间短促,转折顿挫密集。既然左笔都做了开路先锋,右笔照办即可,只要运用好送导之法,“弓”字的书写是没有问题的。

怎样用毛笔写书法两字(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2)

“王”部与“木”部同练

“王”部

“王”部简单,三横一竖。作左偏旁为“王”字,可一笔连写,以草书可作两横一竖,可字撇画末端折而向右挑,变横为提。作字底时为“玉”,可保持“玉”字大体原形。“王”部贵在用笔圆润流畅。

“木”部

“木”部横竖撇捺四种笔画。常用于作左偏旁,或置字底。作左偏旁“木”字让右,横宽不得超过全字的三分之一,其横可以让左,竖画靠右,变撇捺为撇提。置字底笔画要粗壮,撇捺以左呼右应双点替代,且形体宜大足以撑起上体。

①左笔“王”部

“王”作左偏旁,正位入笔后右推而折锋左下作撇,至半程翻笔左上绞锋作圆,随着行笔,笔锋方向不停转换,当行至右侧下向左下方拉撇,再折而向右上挑锋作提。作字底用近于楷法保持“玉”字较多原形。

②右笔“木”部

过左露锋导笔作横,横之末端翻上挑连势中锋作竖,另起笔由右上向左下推笔为撇再转势右上挑为提,以撇提之笔替代“木”字左撇右捺。“木”部为字底,横需长两头低中间高回锋收笔,竖画坚实,竖画末端向左上挑,竖之左右作呼应之点,以代替“木”之撇捺。

怎样用毛笔写书法两字(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3)

③左笔“木”部

正位入笔向右送笔,末端上挑连中竖,中锋行之垂露收笔,另起笔由右上左下引笔作撇,撇画末端向右上挑出为提,以代“木”之捺笔。“木”作字底,送笔至右两头低中间高而且画长,中竖粗壮,竖之末端左上挑锋,竖之左右作左呼右应之点,代替“木”字撇捺,“木”字体形较大可撑起上体。

④右笔“王”部

露锋入笔行笔过右继而左折送笔作撇,行至半程向左上作圆圈直至过撇右侧下部向左下送撇,再转势向右上拉提,以提代横。

怎样用毛笔写书法两字(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