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静对话全集(读嘉对话春晚女神朱洁静)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10月22日,2021上海·嘉兴城市推介大会暨长三角(嘉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隆重举行。嘉兴女儿朱洁静一袭红裙、翩然起舞,绝美演绎《一封“嘉”书》,用最艺术、最唯美的方式,寄语嘉兴美好未来。

朱洁静对话全集(读嘉对话春晚女神朱洁静)(1)

1985年出生在嘉兴的朱洁静,6岁开始学习跳舞,现任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上海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野斑马》《霸王别姬》《天边的红云》《舞台姐妹》《王羲之》……朱洁静用一个个作品传递着美与幸福!在牛年春晚,她和小伙伴们演绎了一段《朱鹮》让人过目不忘,被惊艳的全国观众迅速把“《朱鹮》绝美”刷上了微博热搜。

朱洁静对话全集(读嘉对话春晚女神朱洁静)(2)

这一次,为家乡代言,朱洁静不仅舞得尤其投入,还接受了读嘉记者的专访,与我们说起了她的家乡情、舞蹈情。

“家乡对于我,是温暖、力量,

是一份安全感!”

Q

记者:这次受邀演绎《一封“嘉”书》,您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表演的?

A

朱洁静:我对家乡一直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故乡在我的记忆里,很温暖、很温馨。虽然离家这么多年,但是这种感觉一直牵引着我,总想回家跳个舞,或者说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次特别感谢嘉兴市委市政府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让我带着一支独舞,带着一份对于家的小小的牵绊,把《一封“嘉”书》的文字化成舞蹈,用这种无声的语言,我最擅长的方式,近20年的专业舞蹈表演,用跳舞向我的家乡示爱,表达我对故乡的思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合作下,我希望自己力所能及的能为我的家乡献上一份力。

Q

记者:嘉兴的成长经历,给您后来的成长和舞蹈事业带来了什么样影响?

A

朱洁静:嘉兴非常滋养我。嘉兴给我的感觉,如果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嘉兴,我觉得它就像一阵微风,像春天里的一阵风,这个风吹得人很舒服,它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能够吹进人的心里。就像江南小城一样,我觉得它是润物细无声的,带给我骨子里的那种恬静、细腻、温婉,这个城市带给我的是一种质朴的、踏实的、勤劳向上的精神,教会我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让我一直坚持去奋斗,去实现梦想。

它就是好像生长在我身体里的种子,或者说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那份情感,所以无论我走到世界的哪里,或者是定居在其他城市,但是只要我每次回到嘉兴,呼吸一口空气,看一看这个城市的变化,我就觉得我有了很大的力量。

我的根在这里,就算你漂泊得再远,这份对于根的归属,对于家的温度的眷恋,永远都在。嘉兴就是给我一种很安全的感觉,她永远在,当你累了,当你乏了,当你想回家的时候,她永远在以最好的方式来接受我。

Q

记者:您就是在月河边出生的吧,对于那里应该有许多儿时记忆吧?

A

朱洁静:我从小生活在月河旁,这种小桥流水、烟雨蒙蒙会让女孩子变得很美。我小时候,在奶奶家、在月河的记忆,其实都有放在我创作的角色上。

所以,我比别人多了一份真实的感受,多了一份来自于真实生活里的体验,这个对于艺术创作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会形成你艺术创作的风格和你个人的气质。你的出身、你的城市、你的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

嘉兴对于我来说,她带给了我那份女性的细腻、柔美、温柔,这些好像都在冥冥当中帮助我去创造出那些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

朱洁静对话全集(读嘉对话春晚女神朱洁静)(3)

Q

记者:2017年您曾经带着舞团回到嘉兴表演,那时也是一票难求,在家乡演出,有什么别样的感觉吗?

A

朱洁静:对嘉兴的感受,还是和别的城市不一样。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其实每天可能都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剧场里辗转,但是2017年到嘉兴演出的时候,我突然就紧张了。这种紧张,就好像是要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去汇报的感觉,就是你从家乡出去了,然后去别的城市求学,长成之后再回到家乡,给家乡的观众跳舞,有一种参加毕业典礼的感觉。

但是我很幸福的是,那时《朱鹮》受到了嘉兴观众的喜欢,嘉兴人民给了我非常多的掌声,让我可以很自豪、很骄傲地跟身边的同事们说,你看我们嘉兴的大剧院多漂亮,我们嘉兴的观众多会欣赏舞蹈。这种老乡带给我的骄傲和自豪,在台上的那一刻,就完全让我感受到了嘉兴的温度,嘉兴人的温度。

Q

记者:现在还会经常回家吗?

A

朱洁静:其实回家的次数并不是特别多。所以,我觉得我对家是熟悉的,但其实我对这个城市的变化和发展又是有些陌生的。

每一两年回一次家,我会发现,嘉兴的变化好大,有些路已经跟我一年前回去的时候不一样了,我记忆当中的很多地方都已经焕然一新了。它发展的速度快到,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我都不知道。

我出生在月河这一带,小时候就是小桥、流水、青石板。而现在月河变成了一个更开放的,更能够吸纳外地游客的嘉兴地标。现在月河的水越来越清,边上有很多咖啡馆、民宿、书店。我觉得它是一个碰撞,嘉兴的昨天、今天以及未来,在这里交织、碰撞。我觉得它会变得越来越多元,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嘉兴的城市发展、人文关怀去走进这座城市,去真正了解嘉兴人。

朱洁静对话全集(读嘉对话春晚女神朱洁静)(4)

“《朱鹮》是老天送给我的礼物”

Q

记者:您创造过很多爆款作品,哪个作品对你印象最深刻,影响最大?

A

朱洁静:应该是《朱鹮》。我一直说,《朱鹮》是老天在30岁这一年,给我的一份礼物,让我有了一种生命体验。这就像是冥冥当中有所注定,我不是主动去选择这个角色,选择了朱鹮,而是朱鹮选择了我。

《朱鹮》让我可以去代表一种物种,去超越人类的物种,去关注世间的万物,去关注鸟,去关注一草一木,关注每天世界上都在濒临灭绝的这些生物,这个时候我觉自己变得更大了。你看到的并不是柴米油盐,我觉得它拓展了我的人生意义,我跳舞的意义。在遇到《朱鹮》角色的时候,我整个人都被点亮了。

所以当有很多观众说,因为朱洁静你的舞剧,才知道朱鹮是什么样的一只鸟,我觉得特别高兴。我通过我的身体,用一种大家更喜闻乐见,更愿意去接受的舞台艺术的方式,把这些故事演给观众看,把朱鹮的命运跳给观众看。对于很多年轻观众,我觉得比你告诉他,你教他,你让他去被动的学习的效果要大得多、好得多。

我觉得我跳舞的意义,就是要把这些有能量的、真善美的、能够唤起人类心里对于万物、对于生态、对于环境、对于自然的一种思考、反思、自省,我觉得只要能够引起一点点的共鸣,我就觉得跳舞的意义何其之大,自己何其有幸能够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朱洁静对话全集(读嘉对话春晚女神朱洁静)(5)

“希望有更多个20年!”

Q

记者:舞蹈是残酷的艺术,20年您走过了怎样的一条路,是怎么守住那份初心的?

A

朱洁静:我现在的状态是挺满足的,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剔透了。这个剔透来自于当你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以后,无形当中你会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肩上所承担的责任。舞蹈的接力棒传到你的手上,你要去传承,然后去传播。

20年,对于一个舞蹈演员来说是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了。这20年也好,10年也好,很多舞蹈演员都没有坚持到最后。这一路走来,我给自己总结了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纯粹,就是20年我只做了跳舞这一件事情。

第二个是专业,我认为现在舞蹈也好、艺术也好,迎来了一个很好的时代。现在全民都在跳舞,大家有迫切的精神需求,舞蹈好像已经到了一种相对普及的时代。它形成了一种量化,但是如何去让它质变,我觉得是需要专业的人,去做更加极致和专业的舞台。所以,我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

最后,我觉得是坚持。坚持20多年,其实看似好像很幸运,一路走来被很多人认可,然后也有了一点小成绩,但是我觉得这其实离不开坚持。我每天都在跳舞,每天都在一个剧场、一个剧场之间转换。我每天睁开眼睛不是去跳舞,就是在去跳舞的路上。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情绪,不断重复也会枯燥乏味,失去新鲜感,觉得每天就像机器一样运转。但是在运转的同时,你又能够从你非常喜欢的这份工作、这份职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些能够平衡我的所有的情绪,所以一晃20年,也就坚持下来了。

所以,其实不苦不累,这份坚持,它能够产生很大的力量,在推动你,所以纯粹、专业、坚持是我对自己这20年的总结。

Q

记者:您还会一直跳下去,对吗?

A

朱洁静:我觉得在未来,作为青年这一代,现在是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支撑。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一名舞蹈演员了,要面临转型,面临多元化的市场,管理、创作、团队都要考虑,未来可能会有更重的担子依然会压在朱洁静的身上。所以我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强大,然后带着身后的师弟师妹们,让他们更快得去适应,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价值。

舞蹈不是个体的职业,它一定是团队协作,所以我说家的概念有多么的重要,我们中国人特别讲究家的情感。嘉兴对我来说是家,我的舞团对我来说也是家。嘉兴的每一个观众都是我的家人,我团队里的每一个小演员都是我的家人,所以我要带着爱、带着感恩去面对挑战,去迎接一次又一次人生的历练。所以我会勇敢一点,也希望在未来下一个20年,能够带着团队里的家人们去给我家乡的亲人们演出,然后让他们了解嘉兴,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