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唱好越剧注意什么(谁说靠梦想不能养活自己)

陈洁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越剧舞台。

每个月至少有15天,她都会在家化好妆,或是穿上五颜六色的古风戏服,或是武装一身潮流的现代装扮,出现在这块手掌大小的屏幕上——她的抖音直播间。陪伴她的是虚拟的鲜花,不断翻新的留言,以及成千上万实实在在的观众。

这个舞台,陈洁等了20多年。80后的她曾经多次与越剧的舞台擦肩而过。这门古老的艺术,成了被父母安排的安稳人生中可有可无的选项,因为长辈们坚信“靠梦想能养活自己的人是少数”。她上了大学、成了白领,做过财务、销售、市场,却从没忘记过越剧。

她自学越剧数百段,在临近中年时,做出了跟年少的自己同样的选择。她报名上海卢湾青年越剧团的培训班,第一回正式学习并顺利留团,参加了汇演、文化交流及公益演出等等。但疫情来后,她再一次丢了舞台。

后来,她开始在抖音进行直播,并逐渐崭露头角。她广为人知的名字是@越剧陈雪梨,如今已有将近19万粉丝,收获64万点赞。因为直播,这名“票友”终于与越剧紧密捆绑,近期还参与录制了《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依靠直播打赏,她说自己打破了那个横亘已久的传统观念,“梦想可以滋养生活”。

她满足于能够找到直播间这方属于自己的舞台。她说自己其实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但“坚持了这么久,连当初反对我的家人,现在也非常佩服我”。

想唱好越剧注意什么(谁说靠梦想不能养活自己)(1)

与越剧擦肩而过

陈洁是泡在越剧里长大的。父母工作忙,她从小生活在上海的爷爷奶奶家,收音机和电视机固定播放着戏曲台,每天一到下午,方方的黑盒子里就会飘出越剧温婉的唱腔。这些声音和窗外成片的梧桐树荫、叮叮当当的电车一样,是陈洁童年最重要的记忆。

又或许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越剧唯美的唱腔,漂亮的服饰和妆容,细腻真挚的情感,这一系列因素综合碰撞在一起,使陈洁也深深爱上了它,“就是喜欢”。

陈洁会唱的第一句越剧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年她刚上小学,“就像哑巴突然会说话了一样”。后来,陈洁会的唱段越来越多。

小学班里有一位同学也喜爱越剧,两人相约报考当时有越剧特色班的上海市华阳中学,那时越剧泰斗袁雪芬先生也时常去华阳中学授课,让这个越剧特色班一时名气响当当。但现实和理想背道而驰,因为种种原因,陈洁和这所学校擦肩而过。

初中时,她听闻上海戏曲学校又招生了。父亲带她去参加了艺校考试,那时候她没经过什么培训,只是本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没想到被录取了。老师还说,这是个好苗子。

父亲却反悔了。他问陈洁:“练功那么苦,你能坚持得住吗?学戏曲最终有几人能出头?”父亲是个生意人,他觉得当越剧演员“性价比不高”,最好的出路还是读书。陈洁这时才知道,原来父亲带她去考试,只是为了让老师拒绝她。

陈洁的梦想破灭了。她听父母的话,去了成绩最好的“前进班”,每天做题、背书,但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她总会偷偷打开电视机,披上妈妈的围巾,假装水袖,跟着音乐边舞边唱。她很庆幸,自己“一次也没被抓到过”。

对越剧的喜欢被她压在心底。她常跟同学一起去上海延安西路的一家音像店,别人都去买摆在门口的范晓萱、张信哲,只有她直奔角落,在一个巴掌大的地方翻找新出的越剧磁带和CD。她不舍得买文具、吃零食,把每个月的零花钱都攒起来买这些。陈洁也听流行音乐,把《当代歌坛》借来看,但怎么也没有听到越剧时的那种“毛孔打开”的感觉。

想唱好越剧注意什么(谁说靠梦想不能养活自己)(2)

上了大学,尽管离家很近,陈洁还是选择住在宿舍,因为“自由”。她终于可以随时随地听越剧了。毕业后,她入职一家外贸物流公司做财务。直到2017年,陈洁遇到一段低谷期,想着“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可以做”。她偶然刷到上海卢湾青年越剧团开展培训班的招生信息。陈洁报了名,时隔多年后,第一次接受了正式的越剧唱腔、身段的培训。

她觉得越剧比想象中更难,也更美。唱的时候每个字都要转音,气息要均匀分配,同时还要唱出韵味。她喜欢演小生,觉得潇洒、英俊,在培训班的时候,她每天穿着10厘米的高靴飞奔。

两个多月的培训结束后,40多人的班里,只有陈洁一个人被留在了剧团。汇报演出上,陈洁一个人演了两段戏的小生,后来有人告诉她,这是剧团史上第一次有学生出演两个角色。她记得那天“观众很多,舞台很大”,紧张得微微发抖。她惊讶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跟她一样喜欢越剧。

在剧团里,她学习并参演了一些大戏,自己排过几个折子戏,也外出参加了一些汇演、文化交流及公益演出等等。几乎每个月,都有3到5场演出。这是一个几乎由白领组成的业余青年剧团,有工作的陈洁只能趁周末匆匆赶场。她依然开心,觉得终于离梦想又近了一点。

每次演出前的化妆就要一两个小时,她享受把红红的胭脂在脸上一层层铺开、晕染的过程。

在直播间里找到舞台

可是,这个舞台也没能持续多久。

疫情之后,剧团所有的演出都中断了。有的民营剧团倒闭了,有的小剧团解散了。陈洁再一次跟越剧擦肩而过。

也许正因为剧团成员的本职工作不是演员,所以仅有的表演机会丧失以后,大家心里都很丧气。长时间没有练习,功力会退化,再捡起来就难了,但一时之间除了等待,她和朋友们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时,陈洁的公司实行居家办公制度,工作量也大幅度减少,她发现不少人都在抖音上进行戏曲直播,无论是专业从业者、业余爱好者,还是唱腔略显青涩的年轻人,都深受观众的欢迎,越剧也因此更广泛地为人所知。

陈洁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其实,在剧团演出时,陈洁有时间就会发发抖音。一开始,她只是放一些名家的唱段,自己配上口型,拍成短视频,没想到获得了很多赞,很快就积累了两三万粉丝。最高的一条,播放量有50万,点赞量有5万。

想唱好越剧注意什么(谁说靠梦想不能养活自己)(3)

她苦练了几天唱腔,花3000元钱买好一系列直播设备,到货的当天开了直播。第一次直播,陈洁紧张得不知道说什么。但令她惊讶的是,许多粉丝就像老朋友一样,在弹幕里发:你终于开播了。还有的粉丝会说,陈洁的哪个短视频是他最喜欢的。全程两三个小时的直播,大概有六七十人一直在线。

后来,陈洁习惯了在下班的闲暇里直播。除才艺展示外,她会和专业院团的老师连线交流,和不同剧种的戏曲主播一起碰撞。她主要学习的是小生,偶尔邀请小旦、老旦、老生齐聚自己的直播间,演绎有故事情节的折子戏,甚至也会板上,全妆出境,“像蒲公英一样,把越剧之花、传统艺术尽情地通过屏幕播撒出去”。

她和观众的距离近了很多。一些人会让她教他们唱,还有人连线过来说,“我唱给你听一下好吗?”以前在舞台上,聚光灯打下来,演员的视线看不清观众,只能尽力诠释角色。但是在直播间,陈洁觉得是在“做自己”。

在这个小小的直播间,陈洁似乎找到了比在舞台上更亲切的感觉——无数人为了同一个爱好聚在一起,互相帮助,分享快乐。

“梦想可以滋养生活”

经历过几次与越剧擦肩而过,这一次, 她终于在直播间圆梦了。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一些认识的越剧爱好者,随着线下演出的停滞离舞台越来越远了。

要做一件事,陈洁就想做好。曾经在服装公司工作时,陈洁报班自学了服装工艺;演出后,她也自学了戏曲妆。为了做好直播,她先看了不少主播学习经验,然后迅速研究适合的设备,包括声卡、话筒、灯光。

直播也带来了一些收入。通过直播打赏,她更换了设备,现在的话筒、声卡是专业录音棚级别的,加了各类辅助的灯光,也有了专门用于直播的电脑和手机,配了专业的耳机,有机会去做多种多样的戏服,使戏曲直播间更专业,主题更明确。

如今搭建一个想要的演出效果不再遥不可及。她知道,戏曲的表演呈现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场地、设备、服装等等都需要投入,越完美就越需要更多付出。通过直播打赏,她提升了日常表演质量,也奠定了搭建舞台的基础。

陈洁最喜欢的一出剧目是《何文秀》,是一个书生对抗恶霸,最终与妻子团聚的故事。这种坚守,是越剧留给她的精神底色。她想,未来自己可以找场地、乐队、艺术指导,跟两三个演员朋友“一起玩一场”。

“如今,越剧于我,不仅仅是一份‘为爱发电’的业余爱好,我赚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打破了梦想不能滋养生活的传统观念,未来也多了一些可能性。”陈洁说。

近日,她还被邀请参与《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一同录制的大多数人都是专业院团的优秀演员,或是在专业戏校学习的在校生、毕业生,因为抖音主播的身份,她成为了少数的业余选手之一。

想唱好越剧注意什么(谁说靠梦想不能养活自己)(4)

越剧于她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意义。陈洁曾驱车50公里去金山公益敬老节演出,也为自闭症患儿进行表演。那场为自闭症患儿进行的演出结束后,一个孩子伸手触摸了一位女演员的头饰,母亲说他此前从不敢和陌生人互动,也很久没和家人说话了,这位母亲双眼含泪,一直道谢。

她期望自己成为一个“传播者”。在她的直播间,有韩国、美国的粉丝,并且年轻的粉丝越来越多。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这个,戏果然好听,终于知道爷爷奶奶为什么喜欢了。有一个年轻人,一直在直播间帮忙上字幕。还有90后、00后的年轻人评论:“我竟然已经听了这么久,我是不是老了?”陈洁总是笑着回复:“相信我,你没老,我从七八岁就开始喜欢越剧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陈洁会在抖音上用越剧的唱腔改编《三寸天堂》《涛声依旧》这些流行歌,也会穿着时尚的休闲服、配着可爱的特效唱越剧的经典唱段。她想让观众知道,越剧没老,年轻人也没老。

她觉得,如今传统文化的载体太少了,许多人不是不喜欢越剧,而是“不知道自己会喜欢”。这些年,在抖音上传播传统文化的账号越来越多,怀宁黄梅戏剧团在2020年之前只在县里演出,在抖音开播后仅3个月就积累了60万粉丝。

抖音曾于今年4月启动DOU有好戏计划,截至目前,已有1054名专业戏曲演员线上开播,其直播收入同比增长86%;124家戏曲院团或机构探索线上直播,累计有上亿人次观看。日后还将继续从产品能力、线上节目、流量扶持等方面加大对戏曲行业的扶持力度。

未来,陈洁希望成为一个全职的越剧主播。兜兜转转了二十多年,这个爱好最终还是成了她的工作,她觉得“很幸福”。前些年,她在上海南京路有一场露天演出,邀请了父母观看。下台后,母亲悄悄告诉她:“你爸爸就给你一个人鼓掌。”

值班编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贝远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