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习惯有什么(你可能不了解的)

今年8月25日,是农历的七月初七,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现代“七夕节”被商家炒作成情人节,但实际上传统习俗中并没有情人节的含意。

七夕节习惯有什么(你可能不了解的)(1)

七夕,发源于我国周朝,当时是为了祭祀牵牛星和织女星而形成的节日。古人认为,牵牛星有“牺牲”的意思,据《史记·天官书》记载:“牵牛为牺牲”,即为祭典上宰杀的牛或羊等牲畜。七月夏秋之交,祭拜牵牛星,就是让上天护佑林木茂盛、水草丰美,为牲畜提供上好的草料,让牲畜们吃得膘肥体圆,等到九月以示敬重神明,挑选体格健壮的牲畜,进行祭祀,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七夕节习惯有什么(你可能不了解的)(2)

织女星来源于《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认为,九月临近深秋,天气比较寒冷,需要穿着较多的衣物御寒,那衣物的裁制时间就要在八月进行,炎热的七月就是纺纱织布的时间。从有关典籍可以看到,民间传说织女聪明贤淑、心灵手巧,在七月初七祭拜织女星,就是向织女乞求聪明和手巧,去除愚蠢和笨拙,让自己变得眼明手敏,故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同时在这一天,可以开展摆香案、拜双星、穿针引线、搭接彩缕等各类乞巧活动,由于参加的大多为闺中少女,所以又叫“女儿节”。

七夕节习惯有什么(你可能不了解的)(3)

后来,人们通过观察,发现牵牛和织女两个星宿,隔着银河遥相对望,织女星上升到一年中的最高点,明亮清晰,与两旁较暗的星辰形成一个朝东的口子,东面的牵牛星宛若追寻织女星而来。古人为寄托思念和追求慰藉,就演绎出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来,也就逐步变成适龄男女祈求爱情和婚姻的节日了。

七夕节习惯有什么(你可能不了解的)(4)

通过对比古代的诗词,我们会发现七夕诗词多写异地思念,如: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节习惯有什么(你可能不了解的)(5)

而元夕诗词多写情人约会,如: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就说明在中国古代七夕不是情人节,元夕才是情人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