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及翻译课外(文言精选小语段翻译系列2)

9.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文言文句子及翻译课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课外(文言精选小语段翻译系列2)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课外

9.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选自王安石《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1)仕( )起( )发( )活( )去( )祝( )自若( )

(2)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3)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

(1)属文( )子史( )擢用( )入( )负恃( )权宠( )协( )间密( )适( )会( )

(2)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

(3)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1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

(1)牒( )除( )会( )将( )谒( )及( )

(2)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3)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1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袁公可立字礼卿。公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抗疏归。二十六载,仗钺治登莱军。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公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问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公既用,久踬复起。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引咫尺之义折之。虽无所匡挽,而义形之意再见之矣。凡公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抗疏( )归( )仗钺( )治( )徐( )过( )固( )百口( )祗( )折( )匡挽( )再见( )著( )跻( )见( )

(2)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3)公既用,久踬复起。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1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开禧二年,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松夜延丙议。丙为松言曦必误国,松不省。盖丙尝为其父客,素知曦。三年正月甲午,曦僭号建官,称臣于金,以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丙遣弟焕往约诸将,相与拊定。于是传檄诸道,按堵如故。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陈曦所以反及矫制平贼便宜赏功状,自劾待罪,函曦首级与曦所受金人诏印及所匿庚牌附驿。 (选自《宋史·安丙传》,有删改)

(1)副( )延( )省( )盖( )权( )诛( )拊定( )檄( )僭位( )

(2)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

(3)陈曦所以反及矫制平贼便宜赏功状,自劾待罪,函曦首级与曦所受金人诏印及所匿庚牌附驿。

1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廷臣争上章留之,中外论荐者至八十余疏。(选自《明史•列传71》有删改)

(1)谏( )虽( )忤( )恤( )疾( )遗( )因( )交通( )及( )阑( )交结( )鞫( )但( )市曹( )乞( )庶( )

(2)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3)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时太祖与永德各领牙兵二千,永德部下善左射,太祖与永德厉兵分进,大捷,降崇军七千余众。及驻上党,世宗昼卧帐中,召永德语曰:“前日高平之战,主将殊不用命,樊爱能而下,吾将案之以法。”永德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世宗掷枕于地,大呼称善。翌日,诛二将以徇,军威大振。 (选自《宋史·张永德传》)

(1)及( )殊( )案( )徇( )

(2)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

(3)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

16.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迁京兆尹。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1)拜( )充( )凡( )以为( )宥( )伏望( )许( )

(2)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

(3)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

文言文翻译专项突破(答案版)

9.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选自王安石《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参考答案] (1)仕(做官)、起(被起用)、发(打开)、活(使……活命)、去(离开)、祝(为……祈福)、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2)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关键词:籍(名状,按照名册)、取(抓捕)、凶恶(形名,行凶作恶的人)、戒(告诫)、案(审查)、一(全)、故(所以)(3)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关键词:比(等到)、阖(关闭)、薄暮(傍晚)、乃(才)、遂(就、便)、致事(退休)〖参考译文〗孙公名为锡,字昌龄。曾祖叫孙钊,祖父叫孙易从,父亲叫孙再荣,都没有做官。孙公凭借天圣二年进士的身份被起用做和州历阳、无为巢县二县主簿。后来改任镇江军节度推官。担任杭州仁和县知县。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的粮仓发粮,使陈、许两县的流民活了下来。根据流民的人口数量、路途远近分发粮食打发他们回乡,离开的人都用钱买香火在府门前烧香以为孙公祈福,有的人甚至感动得流泪。起初,提点刑狱害怕聚集的流民会成为盗贼,又爱惜常平、广惠仓的粮食,多次派送文牒制止孙公的做法,但孙公没有听从。下属官员都争着说:“不可以这样做。”但孙公依然如故。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

[参考答案] (1)属文(写文章)、子史(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方面的书籍)、擢用(提拔任用)、入(入朝)、负恃(依仗)、权宠(权势、恩宠)、协(合作)、间密(暗中)、适(恰逢)、会(符合)(2)元载天生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奖他,把有关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办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关键词:对(回答)、嘉(嘉奖)、委(委托、交付)、俾(让)、充(充任)、都领(统领)、漕挽(水运和陆运)、寻(不久)(3)鱼朝恩伏法。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元载就)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自己。关键词:伏法(判处死刑)、谓(认为)、是非(偏义复合词,非议、贬损)、以为(认为)才略(才能、谋略)、莫己之若(宾语前置句式)〖参考译文〗元载是凤翔岐山人,家境本来寒微。(他)自幼嗜好学习,喜欢写文章,性情敏捷聪慧,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方面的书籍。肃宗即位后,急于处置军务,(命令)各道廉使量才提拔属官。元载入朝任度支郎中。元载天生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奖他,把有关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办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自负恩宠,不与元载合作,元载常常怕他。大历四年冬,元载趁机密奏鱼朝恩专权,行为不轨,请求将他除掉。鱼朝恩骄纵霸道,天下人都愤怒,皇帝也知道,等听到元载的上奏,正好符合他的心意。大历五年三月,鱼朝恩伏法。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1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

[参考答案] (1)牒(簿册)、除(被任命官职)、会(恰逢)、将(率领)、谒(拜见)、及(等到)(2)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干椹交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关键词:课(督促)益(增加)畜(积蓄)阅(检查、察看)(3)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关键词:进(晋升、进升)、见用(被任用)、遂(竟然)、冗散(闲散, 无固定职守)〖参考译文〗杨沛字孔渠,冯翊郡万年县人。汉献帝初平年间,在公府内做令史,根据簿册被任命为新郑长。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让百姓卖掉多余的干椹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用这种办法收集到一千多斛干椹,藏在小仓中。恰逢太祖(曹操)做兖州刺史,去西面(洛阳)迎接天子,他所率领的一千多人马都无粮草。路经新郑时,杨沛请求拜见太祖,将所收集的干椹都献给了太祖。太祖非常高兴。等到太祖匡辅政事后,提拔杨沛为长社县令。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

1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袁公可立字礼卿。公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抗疏归。二十六载,仗钺治登莱军。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公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问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公既用,久踬复起。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引咫尺之义折之。虽无所匡挽,而义形之意再见之矣。凡公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参考答案] (1)抗疏(谓向皇帝上书直言)、归(被罢免)、仗钺(手持黄钺,指统帅军队)、治(管理)、徐(不慌不忙)、过(拜访)、固(本来)、百口(满口)、祗(到)、折(使……折服)、匡挽(挽救)、再见(再一次显现)、著(显扬)、跻(晋升)、见(显现)(2)袁可立说:“我本来知道他没有问题,只是先让他暂且解除兵权休息一下吧。”从这件事中袁可立处事的严谨和从容不迫再一次显现出来。关键词:固(本来)、但(只是)、且(暂且)、释(解除)、于是(从这件事中)、整暇(既严谨而又从容不迫)、再见(再一次显现)(3)袁可立在被朝廷任用后,又长久地遭遇挫折然后再次被起用。当权的人希望他年老稍稍安定,但袁可立认为人老了应该更老练刚劲。关键词:踬(遭遇挫折)复起(再次被起用)当事者(当权的人)冀(希望)少(稍稍)艾(老年,对老年人的敬称)辣(老练刚劲)〖参考译文〗袁公名可立,字礼卿。袁可立在青年时代考中进士,治理苏州府刑狱,官员考察时以政绩第一上报朝廷,被召为西台御史,因向皇帝上书直言而遭罢官还乡。二十六年后复出,统率管理登莱军。袁可立在登莱的时候,正值元宵节大宴宾客,忽然有报说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要发动兵变,众多地方长官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袁可立不慌不忙地派出一小队人马前去拜访沈有容大将,向他询问道:“李性忠原本是将军手下的人,这人怎么样啊?”沈将军满口担保没有问题。袁可立说:“我本来知道他没有问题,只是先让他暂且解除兵权休息一下吧。”从这件事中袁可立处事的严谨和从容不迫再一次显现出来。袁可立在被朝廷任用后,又长久地遭遇挫折然后再次被起用。当权的人希望他年老稍稍安定,但袁可立认为人老了应该更老练刚劲。有一天,一个权贵在乾清门外恭候,说话特别放肆不羁,袁可立引用简单浅显的道理回击使他折服。虽然不能挽救局势,但袁可立疾恶如仇的性格再一次显现出来。在担任理刑官和监察御史时,袁可立所有的刚正不阿的风骨都显扬于世,虽然没有晋升到三公台辅之列,但他的高洁品行也已显现出来了。

1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开禧二年,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松夜延丙议。丙为松言曦必误国,松不省。盖丙尝为其父客,素知曦。三年正月甲午,曦僭号建官,称臣于金,以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丙遣弟焕往约诸将,相与拊定。于是传檄诸道,按堵如故。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陈曦所以反及矫制平贼便宜赏功状,自劾待罪,函曦首级与曦所受金人诏印及所匿庚牌附驿。 (选自《宋史·安丙传》,有删改)

[参考答案] (1)副(担任副职)、延(邀请)、省(明白)、盖(因为)、权(代理)、诛(杀死)、拊定(击掌约定)、檄(文书)、僭位(超越本分窃据上位)(2)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能脱身,考虑到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表面上参与,暗地里却在谋划。关键词:炽:盛,这里引申为严重。度:考虑。徒:白白地。阳:表面上。阴:暗中。(3)(安丙)陈述吴曦反叛的原因以及假托圣命平定叛贼乘便奖赏有功人员的情况,自我弹劾等待治罪,用盒子装着吴曦的首级和吴曦接受的金国人的诏书、金印以及隐藏的庚牌交给驿使。关键词:所以:……的原因。矫:假托。制:古代帝王的命令。便宜:斟酌事宜,自行决断。函:名状,用盒子。所匿:所字结构,隐藏的。附:交给。〖参考译文〗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开禧二年,程松担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职。程松晚上邀请安丙商议。安丙向程松说吴曦一定会贻误国事,程松没有明白(安丙的意思)。因为安丙曾经是吴曦父亲的门客,一向了解吴曦。开禧三年正月甲午日,吴曦冒称伪号建置百官,向金国称臣,任命安丙担任丞相长史、代理行都省事。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能脱身,考虑到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表面上参与,暗地里却在谋划。于是和杨巨源、李好义等人谋划除掉吴曦。安丙派弟弟安焕去联络各位将领,相互击掌约定。于是传达文告到各道,安居如前。吴曦僭位共四十一天。三月戊寅日,(安丙)陈述吴曦反叛的原因以及假托圣命平定叛贼乘便奖赏有功人员的情况,自我弹劾等待治罪,用盒子装着吴曦的首级和吴曦接受的金国人的诏书、金印以及隐藏的庚牌交给驿使。

1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廷臣争上章留之,中外论荐者至八十余疏。(选自《明史•列传71》有删改)

[参考答案](1)谏(以正直的言辞规劝君主)、虽(即使)、忤(违背)、恤(顾及)、疾(痛恨)、遗(赠送)、因(趁机)、交通(私下勾结)、及(提及)、阑(擅自)、交结(串通、勾结)、鞫(审问犯人)、但(只)、市曹(市内商业集中之处,古代常于此处决人犯)、乞(请求)、庶(或许)(2)人们争相向李广示好,希望他能在您跟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恩宠眷顾啊。关键词:夫:发语词,不译。奔竞:竞相追逐。冀:希望。宠眷:恩宠眷顾。(3)如果让我忍受屈辱,即使我死了填尸于沟壑,我的眼睛将不能闭上。关键词:若:如果。令:让。含污忍垢:成语,忍受屈辱。且:将。〖参考译文〗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周经刚强正直,喜欢极力诤谏,即使深深忤逆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宦官、贵戚都害怕他并且憎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上得到朝中大臣馈赠李广的名册,非常生气。科道官员趁机弹劾大臣勾结的状况,有人提到周经,周经上奏章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朝中大臣争着向李广示好,擅自加入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过问,我实在怀着悲伤忍着痛苦,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人们争相向李广示好,希望他能在您跟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恩宠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曾经谈到我没有。况且勾结李广馈赠物品的名册也在,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讯李广的家人,只要我有一点儿财物进献李广,就治我勾结之罪,在集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讨好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诫。如果我没有被牵连,也请皇上替我洗脱冤屈,或许能够让我作为皇帝的辅弼之臣施展才能、抱负,终生侍奉皇帝。如果让我忍受屈辱,即使我死了填尸于沟壑,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上安慰并答应了他。弘治十三年,星象有异常变化,周经自己陈说请求退休。大臣们争相上奏章要求留下他,朝廷内外谈及举荐他的奏章有八十多份。

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时太祖与永德各领牙兵二千,永德部下善左射,太祖与永德厉兵分进,大捷,降崇军七千余众。及驻上党,世宗昼卧帐中,召永德语曰:“前日高平之战,主将殊不用命,樊爱能而下,吾将案之以法。”永德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世宗掷枕于地,大呼称善。翌日,诛二将以徇,军威大振。 (选自《宋史·张永德传》)

[参考答案](1)及(等到)、殊(很)、案(查办,查明罪状,加以惩处)、徇(示众)(2)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带领契丹军队前来侵犯。周世宗(柴荣)亲自出征,在高平与敌军交战,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退缩。引:带领。战于高平:状语后置句。衄:鼻出血,引申指挫伤、失败,特指战争中的失败。(3)陛下想要固守封疆就算了,(但是)如果一定要开疆拓土,威武横扫天下,就应该严加惩罚他们的过失。已:罢了。威加四海:威武横扫天下。痛惩:严加惩罚。失:过失。〖参考译文〗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带领契丹军队前来侵犯。周世宗(柴荣)亲自出征,在高平与敌军交战,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退缩。当时太祖和张永德各率领士兵两千人,张永德的部下善于从左边攻击,太祖与张永德厉兵秣马分头进攻,取得大捷,俘获刘崇士兵七千多人。等到驻军上党,世宗白天躺在帐中,召张永德前来说:“前日高平一战,主将毫不效命,樊爱能以下,我将依法追究。”张永德说:“陛下想要固守封疆就算了,(但是)如果一定要开疆拓土,威加四海,就应该严加惩罚他们的过失。”世宗把枕头摔在地上,大声称好。第二天,诛杀了(樊爱能、何徽)两员大将以示众人,军威大振。

16.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迁京兆尹。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参考答案](1)拜(授予官职)、充(充任)、凡(总共)、以为(认为)、宥(宽恕)、伏望(表希望的敬辞,希望)、许(答应)(2)有人劝他将节省下的钱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劳,裴耀卿说:“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说:劝说。进:进献。谓:通“为”,是。其:表示诘问,难道。(3)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太过侮辱。“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为判断句。所瞻:所字结构,瞻望的榜样。笞:用鞭杖或竹板打。颇:很。〖参考译文〗裴耀卿,赠户部尚书裴守真的儿子。迁任京兆尹。不久,拜封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充转运使。三年时间就运输粮米700万石,省运费30万缗。有人劝他将节省下的钱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劳,裴耀卿说:“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开元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当时夷州刺史杨浚因贪赃犯死罪,唐玄宗特为他减刑,令杖六十,流配古州。裴耀卿上书劝谏说:“我以为刺史、县令,与其他官吏不一样。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太过侮辱。又加上现在暑热难耐,倘若因杖责而死,又有违圣上贤明宽宥的意思。切盼凡是刺史、县令在本部以及盛夏生长之时所定的杖刑,一并停止。”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