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

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趋势,也是必然。而且每一次的分和,又都伴随着刀与剑,尸与血,使得中华大地生灵涂炭。

细数中华几千年历史,其中最为黑暗与混乱的,当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顾名思义就是当时有五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对中华大地进行了非常残忍的侵略。他们分别是匈奴、羯、鲜卑、氐、羌。

五胡乱华的时间,大致是从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这130年,期间中国大地一共经历了十六个政权,且不包括更小的割据势力。他们之间相互征伐,相互四杀,相互蚕食,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惨痛的灾难。

在那一段黑暗岁月里,入侵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称女人为两脚羊,抢来后夜间侮辱,白天杀掉吃肉。特别是鲜卑族拓跋焘,策划三十万军队攻打宋国,竟不带任何粮食,若打劫的食物不够,就掠人而食。

以至最后,北方1200万的汉人被屠杀的只剩下四五百万人,人口一下子减少了3分之2。

面对这样的一段残忍历史,我们都不愿意承认它有积极的一面;然而历史是冰冷的,它用无声且坚定的口吻告诉我们,这段时期,它的确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它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得大部分胡人,开始学习汉语言以及汉文化,并为中国本土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在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羯族人石勒。他的代表性,不是他学习汉文化有多么深入,而是他愿意接纳汉文化,并以其为榜样。更令人赞叹的是,他是全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位由奴隶变身为皇帝的人。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1)

一、君子伺机而动,待时而发。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在今山西榆社北。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祖父名叫耶奕于,父亲周曷朱,都曾为部落小头目。

关于传奇人物的出生,大多会天降异象。如光武帝刘秀出生时,身在济阳县济阳宫后殿第二间屋里,当晚屋里没有灯火,却有赤光照耀整个房间。

又如曾国藩出生时,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当晚就梦见有青蛇降临曾家。

而石勒也不例外,据说他出生时满屋红光,白气从天上直连接到庭中,看到的人都深感震惊。

待石勒长大后,他健壮而有胆量,雄武而又好骑射。而由于他父亲曷朱性格凶狠粗暴,以至胡人大多都不愿意亲近他,于是,他父亲常常让石勒代替自己监督治理群胡,且各部胡人也都喜爱信任石勒。

十四岁时,石勒随乡里的人到洛阳行贩,曾靠着东门大声呼啸。恰好尚书左仆射王衍刚好遇见,连忙回头对左右人说:“刚才那个胡人小孩儿,我听他声音似有突出志向,恐怕将来会祸乱国家。”命人赶紧去抓他,可不巧,这时的石勒已然离开。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2)

王衍不知道的是,他的话后来一语成谶,并且自己还成为了石勒刀下亡魂。

王衍这个人值得一说,他的祖上是王祥,二十四孝之首卧冰求鲤的那个王祥,当时王祥在司马昭手下办事,位列三公,也因此,琅琊王家开始崛起。而王衍背后的势力,就是琅琊王家。

但王衍最厉害的不是身世,而是他自身的才华与能力。少年之时,王衍就已经声名在外。当时晋武帝听闻王衍的名声,就问他的堂兄王戎:“当世哪个人可与王衍相比?”

王戎骄傲的说:“当世没见谁能和王衍相比,只能从古人中去寻求。”

那么说,王衍到底有多厉害呢?

我们都知道,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晋元帝司马睿衣冠南渡,跑到了江东避祸。于是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传奇。其中的马,是司马睿,而其中的王,则是琅琊王家的王导。

然而大家或许不知道,其实在司马睿与王导之前,还有一个更大范围的王与马共天下,那就是王衍和司马越。后者共的只是江东,而前者共的却是整个西晋。

司马越,晋武帝司马炎的从兄弟,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

当时司马家族的各个成员,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断相互攻伐。其中势力最大的一共有八个,故史称——八王之乱

在当时,没有人能成为主角,也没有人能成为赢家。一个王倒下,另一个王再起,如此往复。直到东海王司马越,凭借着他敏锐的政治能力和阴毒手段,最终笑到最后,成为了西晋新一任的执剑人。

但是,笑到最后的人并不一定是赢家,因为天上掉馅饼时,如果太大,会被砸死。

西晋历经八王之乱后,司马越拿起江山图,审视着自己手中的地盘,不由得眉头紧锁。

在这期间,西南的氐人趁乱将自己的大旗插遍巴蜀;雍州的匈奴人刘渊,已经割据,今山西;辽东的鲜卑人,同样不怎么听话;还有江东的门阀士族,似乎也有异心。同时各地还有天师道造反,流民盗寇盛行。

不得不说,此时的西晋已经摇摇欲坠。倘若,身为执剑人的司马越有着铁血手腕,有着气吞山河,横扫天下的能力,那么此时想要挽回西晋的残局,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事实证明,司马越并没有这个能力,王衍也没有。

当时司马越为了挽救危局,他与王衍联手,一同商量对策,一同为这破碎的江山做出努力。所以这段时间成为了大王马共天下的时间。

但是,由于能力的不足和内斗的不断,使得他们的天下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永嘉五年,晋怀帝下诏以征东大将军苟晞为大将军,并发布司马越的罪状,要求各方讨伐。司马越听后,急血攻心,病死于项城。同年,太尉王衍被石勒围攻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身死。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3)

至此,八王之乱画上了句号,而王衍的人生,也画上了句号。那么八王之乱是如何发生的呢?

二、天道轮回,聪明反被聪明误。

说起八王之乱,这要从曹魏政权的建立说起。

当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凭凭借着自身实力,拉起来一杆子队伍,准备在乱局中谋取霸业。

之后,在谋士毛阶的建议下,“奉天子以令不臣”,迎回年幼的汉献帝于许都,开始以正统的身份,与群雄逐鹿。

当然,这种行为在别人眼里,就成了另一种表达。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等到曹丕继位,他通过逼迫汉献帝禅让的方法,正式成为了皇帝。

当时的曹丕,回想起近年来汉末的乱局,不由得心中一颤,他可不想让曹家来之不易的天下,再次重蹈东汉末年的覆辙。于是颁布了两条命令。

第一:“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可事奏太后,后族之家不可当辅政之臣。”——《三国志·文帝纪》

第二:“不欲使诸王在京者,防危以渐。”——《三国志·明帝纪》

这两条旨令简单来说就是,不让外戚干政,打压同族兄弟,防止他们日后趁继位皇帝年幼,发起政变。然而这两条旨令看似美好,背后却是暗藏杀机。倘若皇帝被害,谁来勤王?

身为曹丕的辅政大臣司马懿,他以敏锐而又刁钻的目光,看到了这一缺陷,但他没有说话,默默地在心中开始筹谋。

再后来,多年的蛰伏终于有了转机,魏明帝英年早逝,少帝齐王曹芳继位,并让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之后没多久,曹爽开始专权,使得司马懿成为太傅,明升暗降,架空了司马懿的权利,成为了一位闲人。这一年,司马懿大概60岁。

之后十年,曹爽大量提拔自己的亲信与曹家兄弟,使他们在朝中担任要职,同时极力打压其他士族门阀人员,使他们再也看不到未来仕途的希望。

于是怨念产生,慢慢的,他们默默的在暗中结成一股势力,并以德高望重,身兼四朝元老的司马懿为领袖。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4)

公元248年春,曹爽与帝车驾高平陵,或是祭祖,或是春游,但不论是干什么,都注定了他们的前途到此为止。

当时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迅速控制了整个京城。随后诛杀了曹爽,扫灭了其所有党羽,并架空了曹家的所有权利。犹如当初的曹操之于汉献帝。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反叛,所有人都默不作声,默认了这样的一个结果。为什么?

原因有二,首先大家对曹家的政权,已经心生不满。其次,曹家人想反抗,但是他们没有能力。

历史的轮盘不断转动,一晃到了晋武帝司马炎时代。

司马炎学着前人曹丕的套路,轻车熟路的重写了一遍禅让的流程,然后纵身一跃,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皇帝。此时的他,也像当年曹丕一样,回忆前尘往事,思索自家人应如何避免曹家的覆辙?

终于,司马炎抖一聪明,既然曹丕的办法行不通,那我就反着来,我让外戚有权,我让自己的兄弟有兵。这样的话,即便将来有外人篡权,到时候自家兄弟也能帮上一帮。而如果是自家兄弟相互争权,那么将来无论皇位落到谁的手里,最起码这个江山还是姓司马。

当时的司马炎,我猜他一定会对自己的聪明才智欣喜若狂。然而有句真理特别经典:你以为的你以为,并不一定是你以为的你以为。因为司马炎的这一操作,直接为后来的八王之乱,提供了正当的理由。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5)

当然,这些都只是间接因素,而导致八王之乱最主要的导火索,还是下一任继承人的选择。

当时司马炎对于继承人的选择有两个,第一个是自己的弟弟,司马攸,第二个是自己的长子司马衷。

司马攸这个人很有威望,比司马炎还有威望,以至当初司马昭立继承人的时候,就想要立司马攸,但是碍于司马炎是长子,所以只得作罢。

而司马衷,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他的一句:“何不食肉糜?”红遍了整个史坛。他的智商不够,当时的大臣知道,身为西晋的第一任皇帝,司马炎也知道。

于是司马炎便陷入了两难,到底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我应该选谁?

选弟弟,相当于把江山拱手让人;而选儿子,可他的智商实在令人堪忧。事情至此,司马炎别无他法,终究是私心战胜了大义,最后选择了自己的傻儿子。至于司马攸,则是遣回封地。可结果,司马攸在途中又不幸忧愤而死,所以最后,司马炎只能硬着头皮走到黑,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

当然,司马炎选自己儿子司马衷,也并非没有任何理由,他的真实意图是想让司马衷的儿子继承皇位,因为他聪明伶俐,很像司马懿,所以选择司马衷,只是为了做一个过渡而已。

而司马炎为了能让皇位平稳得过渡到自己的皇孙手里,于是又精心挑选了两位辅政大臣。一是他的岳父杨俊,二是他的叔叔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其中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杨俊是个糊涂蛋,司马亮是个窝囊废。

我们发现,司马炎的脑回路又一次与众不同,他为什么要选两个平庸的人来辅政呢?

原因是,杨俊是外戚里辈分最高的人,而司马亮是自家人里辈分最高的人。选择他们,则不必担心将来皇帝不能服众,而且无能之人也有好处,意味着他们没能力篡权。于是,司马炎就这样把后事都安排好了,很完美,也很美好。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同司马炎设想的那样顺利。当他闭上眼后,连自己的棺材盖都没来得及定好,杨俊就假写一封遗诏,命令司马亮立即回到封地,离开京城。

而窝囊的司马亮,顿时被吓破了胆,丝毫不敢停留,只在宫门外远远的吊丧一番,连司马炎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就匆匆离去。由此可见,没有能力的人并不代表没有野心,比如说杨俊。

之后,杨俊凭借着自己的辈分以及辅政大臣的身份,他开始迅速拉帮结派,控制住了整个皇城的禁卫军,成为了西晋王朝新一任的实际执剑人。

风光、权利、奉承、欲望,在这一刻全部得到满足,杨俊看着那些不断向自己卑躬屈膝的众人,他的内心产生了无法言喻的快感。但是杨俊不知道的是,在皇宫深院的角落里,有一双怨毒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恨不得将它碎尸万段,这个人是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

于是,经过一番谋划,身为糊涂蛋的杨俊并没有风光多久,就被贾南风轻而易举的斩落权利的舞台。十年后,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陷害,且司马伦趁机撵下司马衷,自己当了皇帝。于是,天下哗然。各路司马家的王,开始了名正言顺的勤王之旅,八王之乱从此全面展开。

也是在这个时候,羯族石勒,被司马腾抓去当了奴隶。而由于石勒豪爽能干的性格,他很快被主人赏识,幸运的恢复自由之身。并有机会,拉起来一队人马,进入争夺权利的舞台。

之后,八王里面的成都王司马颖争权失败,石勒就打着为司马颖复仇的旗号,带着部队从属,开始与东海王司马越战斗。再后来,石勒战败,无奈之下投靠了刘渊,即前赵的建立者。

再后来,石勒在刘渊的手下斩头露角,所向披靡,一下子击败了司马越从洛阳带出来的二十万精锐,并在河南郸城,俘虏了王衍。

当夜,由于王衍害怕被杀,连忙叛晋投降,说西晋灭亡与自己无关,并劝说石勒称帝。结果石勒大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少不豫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说完之后,当即命人将王衍斩于帐外。

从这一刻起,西晋的江山彻底崩盘,全国疆域除了江东,剩下的全部沦落于外族人之手。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6)

司马炎不会想到,历史向他开了个玩笑。当初自己费尽心机谋划出来的天衣无缝的方案,竟然经不起实践的一丁点检验。

可谓是天道有轮回,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笑谈古今,繁华落尽。

八王之乱已经落幕,但是五胡乱华的号角则是再次响起。

在那一片混乱中,刘渊建立了前赵,但没过多久,石勒与前赵决裂,自己建立了后赵,并在洛阳击败了前赵的继承人刘曜,成为了北方最大的霸主。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五胡乱华时,各方势力更迭的特别快,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胡人与汉人之间存在着隔阂与矛盾。

由于胡人是以武力统治了汉人,所以导致汉人对胡人不服,而胡人对汉人不信。于是在统治期间,为了协调这一问题,就实行了胡汉分治。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军事方面,设置了单于台。

何谓单于台?它是指管理军队的一个机构。当时规定,单于台统领胡人精锐,皇帝统领汉人。但大多数情况,皇帝两者皆管。且根据史料记载,胡人的单于台一般都设在置首都,并且聚集着胡人的全部精锐。

所以打仗的时候,胡人政权只要在自己的首都被人打败,那么这个政权基本上就凉凉。这也是为什么胡人政权会更迭的比较快的原因。

因此,胡人统治者为了解决胡、汉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问题,他们除了采用胡汉分治,他们同时还学习汉文化,以期望自己能够融入汉人之中。

其中学的比较好的有前赵创建者刘渊,他曾这样标榜自己:“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姓刘氏……吾又为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晋书》

说实话,刘渊的这段话脑回路清奇,我一时间也没明白过来,但是由此能看出,他对汉文化的了解,其实是相当高的,当初他建立汉国(前赵),可是忽悠住了一大批追随着。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7)

刘渊

除了刘渊,石勒对于汉文化,也是非常热衷。据《晋书记载》:“勒雅好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

由此可见,石勒对于汉文化的了解,是有一定的造诣的。

俗话说的好,知易行难。其实胡人对于汉文化学习的深度,有好多都在石勒之上,但是石勒他有一个优点,他学会之后能够付之行动。

就比如宽宏大量这件事,石勒就做的非常好,并且在此期间,还意外的为现在女性都爱吃的一种蔬菜命了名。

当时石勒已经当上皇帝,为了减少汉人对胡人的偏见,就命令以后所有人,不得说“胡”字。

有一天,石勒因参军樊坦清贫,就任命他为章武内史,可有较多俸禄。及樊坦来辞行,衣冠都很破烂,石勒见了大惊,询问何故一贫至此?樊坦未加思索,很直率地回答说:“顷遭羯贼无道,资财荡尽。”

由于石勒就是羯族人,故听完之后气氛顿时尴尬,石勒没想到樊坦真敢说。而樊坦,只不过是情绪激动,脑子一热嘴瓢了。他也没想这么说。。。

于是空气就这么安静下来,过了稍许,石勒缓过神来笑着说:“羯贼乃尔暴掠耶?今当相偿耳。”樊坦听完,赶快磕头泣谢。

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

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直至今日依旧被我们喜爱。

再后来,石勒宴请高句丽和宇文屋孤的使者,酒兴正浓时对徐光说:我相当于自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哪一类君主?

徐光回答:“陛下的神明威武宏谋大略胜于汉高祖刘邦,才略卓荦绝伦超过魏武帝曹操,自三王以来没有人可相比,可以说仅次于黄帝!”

石勒听完后哈哈大笑,自语道:“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而事之,与韩信、彭越竞鞭争先;若遇汉光武帝,当与争雄并驱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若曹操、司马懿父子,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吾不为也。”

由以上事例可见,石勒对于汉文化的了解,是非常精通的,虽然他不识字,但是在史官的耳濡目染下,他是有一定的思索,更难得可贵的是,他还将那些仁义礼智,付诸了行动。

所以石勒,在胡人汉化的过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然而,华丽的辞藻,并不能掩盖五胡的暴行,终于有一天,汉人的血脉觉醒了,他们开始反抗。

带头的人,叫冉闵,他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其骁勇善战,多计谋,在石氏军中多有立功。随着他功高震主,渐不满石氏一族,于350年消灭石氏,并称帝,国号大魏,恢复冉姓。

期间,冉闵痛恨胡人在中华大地肆无忌惮的暴虐,于是发布了杀胡令,号召汉人共同联手,击杀胡人。其中最惨的莫过于羯族。据《晋书》记载:

“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

从此,羯族人在襄城一战,基本上全族覆灭,再也没有了复兴的可能。

至于其他胡族,由于汉人的抵抗情绪激烈,导致内地慢慢的不再适合居住。不得已,胡人开始纷纷撤出中原。而留下来的那部分胡人,则也不敢太过放肆,以免再次激化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历史的轮盘不断旋转,因果报应的规则始终轮回,凡是做过的恶,早晚会报,或早或晚。

轮回皆定数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8)

本人是文化领域爱好者,后期会不断创作关于文化领域的文章,如果有觉得写的不错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红色关注,后期小编会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呈现,感谢支持。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四大顶尖刺客,除了荆轲刺秦王,其他三位均获得成功。你知道吗?

北宋名伎李师师:一个比男人更有气节的女人

徐霞客:所谓成功,就是尽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八拜之交第五拜:羊角哀与左伯桃,二鬼斗荆轲之舍命之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