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释贤怎么选钢琴书(钢琴演奏时如何运用动作改善身体紧张)
文 | 鲍释贤
我常看到孩子弹琴时身体僵硬,坐在琴前立刻紧张起来。这时我们听到孩子演奏出的音乐也常常是僵硬、缺乏表现力的。孩子身体紧张、动作不协调,从侧面反映出了孩子没有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美感,不能够随着音乐的韵律做自然的动作。解决身体紧张的关键在于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感觉,身体大胆地对音乐作出反应。
有一些孩子比较腼腆,不好意思做动作,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打开孩子的心扉,帮助孩子建立“动起来”表现音乐的认知。我会告诉孩子,观众看到你一动不动地演奏,其实是件很尴尬的事,会让观众感到不舒服,相反,你随着音乐做身体动作时,观众觉得舒服,现场所有听你演奏的人都会感到愉快。我时常会亲自作示范,把动作做得更夸张让孩子模仿,也会要求学生把动作最大程度地放大,即便有些做作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是一个矫枉过正的阶段,让孩子先适应弹琴要找到“动起来”的习惯,待充分掌握了音乐和自身动作的要领后,自然会把动作做得自然。
在刚开始要求孩子时,一些乐感好的孩子会很快找到如何配合音乐协调动作,也有一些孩子会不知所措,难以实现与音乐协调的动作。动作配合音乐并与之协调是第二步,第一步是先要“动起来”。我会要求学生尽量做动作,即便动作无法与音乐协调,也不能维持之前一动不动的僵硬状态。前仰后合地乱动,也比没有任何动作好。做到了第一步,孩子会随着时间和对音乐理解的提高,逐渐做出自然的动作。
有一些老师认为多余的动作会影响演奏和音乐表现。演奏钢琴应该是自然流露,尽量减少动作。很多大师弹琴动作的确很小,但大师动作的小和学生的动作小是两种情况。很多大师在年轻时也经历过动作大的阶段,随着功力的炉火纯青,不需要通过多余的动作带动发力,也不用动作增强音乐表现力,单纯靠手指的功力和内心的音乐就可以充分表达出音乐。而孩子的没有动作是因为不会动,不知道该如何动,这和大师经历了会动的过程再返璞归真减掉动作是完全不同的。身体动作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孩子必须先学会动,甚至夸张地动,经过漫长的过程才可能把动作做得自然甚至减小动作。
动起来是演奏好钢琴的第一步。很多孩子不会动的时候演奏僵硬,缺乏乐感,一旦会动之后,音乐就会变得有表现力、有韵律,节奏感以及线条感甚至演奏的技巧和音色都会得到提高,整体演奏立刻上一个台阶。这过程说明孩子心、脑、耳、手发挥了作用,也是孩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最重要的过程。
我曾经有一个十岁左右开始和我学琴的学生,在和我学琴的初期她由于内向,身体一动不动,演奏得很僵硬。在为她教课时,我不断强调并要求她动起来,甚至很多段落我会推着她的肩膀前后左右地摇晃,随着音乐教给她如何做出动作。起初这对她来说很困难,但后来她自己逐渐学会了如何做动作,于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她进步飞速,最终考上了英国普赛尔音乐学院。通过她的例子可以说明,身体是一把打开乐感和表现力的钥匙。我们用好了自己身体这把钥匙,就开启了打开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大门。打开了这扇门,学习技巧、音乐处理等知识都会更轻松。
1.动作与节拍
分清节拍的特点有助于做出协调的动作。
(1)四二拍子
当学生完全不会动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根据二拍子的强弱特点,在第一拍时身体向前,第二拍时身体向后。通过这种机械的动作规律,可以让身体很僵硬的学生先找到拍子的特点。即使孩子不明白,身体随着节奏晃动,也会让身体体会到对节奏的感受。
(2)四三拍子
三拍子的曲子是最具有舞蹈感的,圆舞曲都是三拍子。在启蒙教材中,凡是三拍子的曲子都会有舞蹈的感觉,拥有清晰的“强弱弱”节拍特点,身体运动起来很像舞步。第一拍是舞蹈的起拍,第二和第三拍是弱拍,有垫起脚尖跳舞的感觉。具体实践时,可以让孩子双手打拍子,跟着做“强弱弱”的拍点,同时在第一拍身体向前,二三拍身体向后放松,感受拍子。
(3)四四拍子
四四拍子的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学生应感受并分辨出“强-弱-次强-弱”与“强-弱-强-弱”的区别。四四拍子的第三拍是次强,也就是强调但略微轻于第一拍。四四拍子是非常常用的拍子类型,同样可以在弹奏初期注意第一拍身体前倾,第二拍回收,第三拍再略微前倾,第四拍回收的动作。
2.动作与线条
动作可以帮助感受音乐的线条,每个人在演奏时的动作都不同,没有一定之规。以“小汤普森”《无事生非》第一个乐句为例,演奏者可以在句子开头身体保持直立,在句子到高点时微微前倾,这样可以运用身体的重量演奏出更强烈的声音。随着句子收尾,通常需要做自然的渐弱来配合句尾消失的感觉,此时身体需要随着收尾的音乐再慢慢收回到句头的身体位置。通过这样的身体动作,可以帮助演奏者感受乐句的方向感。
3.动作与强弱
以C大调自然音阶为例,我通常要求学生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做渐强,高音区回到低音区再做渐弱。身体在低音区时先保持放松的直立姿势,随着渐强身体微微前倾直到最高音,整个过程充分感受身体的重量在渐强时的辅助。伴随渐弱(音阶下行)时,身体微微地从前倾再慢慢回到最开始的直立。在我们需要演奏强有力的声音时,微微前倾运用身体重量带动肩部和手臂,直到最终传达到手指尖上,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声音的强弱。
4.动作与放松
演奏过程中加入身体的动作也更容易感受到放松。以肖邦练习曲(Op.10,No.1)开头部分为例,在上行时利用身体的前倾可以帮助弹琴者做出渐强,下行渐弱可以让身体从微微前倾回到微微后仰的动作,同时手臂感受肌肉的松弛。
5.断奏时的练习
充分感受发力时落下的动作,也是为了更多地感受到放松的动作。
教授学生学习“小汤普森”第一课《请弹吧》这首小曲时,我会要求学生用肩膀带着大臂抬起,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手,感受每一个动作的关系和衔接;然后再从肩膀带动手臂和手,身体微微前倾,配合呼吸将手在离琴键较远的地方,自然放松地放下去。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