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籍山镇好人榜(蒲县寻找蒲子好人)
当年的弃婴杨全梅与奶奶郑凤玲的合影。
近日,临汾市蒲县开展“寻找、表彰第三届十佳‘蒲子好人’活动”,耄耋老人郑凤玲收养弃婴并抚养18年的故事被知情人推荐后,在当地广为传颂,引起强烈反响。
连续的阴雨天后,临汾蒲县秋风瑟瑟,寒意浓浓。在蒲县西街青年巷的一个小卖铺里,一名身材瘦小、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一个小姑娘的帮助下,热情地招呼前来买东西的顾客。老人就是郑凤玲,旁边的小姑娘叫杨全梅,今年18岁,虽是郑凤玲老人一手拉扯大的,但却不是老人的亲孙女。18年来,胡同里的住户一直保守着这个不算秘密的秘密。
10月8日,记者来到蒲县,探访了这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
18年前越过人群的相遇
今年已经83岁的郑凤玲一脸慈祥,虽然右眼已经失明还有腿疼的毛病,但人还是很精神。
郑凤玲老人回忆,1999年,刚刚过完端午节,大街小巷还留着粽叶的残香。她出门办事,走到蒲县县城的十字街药材公司门口附近时,看见人头攒动。郑凤玲穿过人群,挤进最内圈,只见地上摆着一个纸箱子,里面躺着一个女婴。她仔细观察,纸箱里的婴儿双眼紧闭,头上长有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肉瘤,身上只裹着一件烂布衫,身下没有铺垫,身旁放着半袋奶粉和一个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五月端午生日”。郑凤玲用手挠了一下婴儿的手心,孩子稍微动弹了一下。
“还有救!”郑凤玲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端起纸箱子就往家里走。“这孩子肯定活不了了,已经在街上不同的地点放了好几天啦。”“你看她头上瘤多大呀,都没听说过这种病,肯定是治不好了才被扔了的。”“您岁数不小了,连自己都需要儿女照顾,把她带回去怎么照顾得了?”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劝说。可是,郑凤玲头也不回,端着纸箱在一片嘈杂声中离开了人群。
不顾反对的一个决定
郑凤玲的老伴杨富,十几岁时从河北逃荒来到蒲县,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靠自己的努力,才置下了三孔土窑。为了养育三男两女共五个孩子,两口子养鸡喂猪、开荒种田,后来开小饭馆、小卖铺,历尽了生活艰辛。当时,五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
郑凤玲抱着弃婴踏进家门,赶忙将婴儿裹进被子,用开水冲了奶粉,用勺子喂婴儿,完全没有理会老伴诧异的目光和一声声地追问。郑凤玲随后给孩子换衣服时才发现,女婴脊背上还有一个肉瘤,同她头上的一样。不知是谁已将肉瘤割开,用细小的线绳绑住了伤口,里面已化脓。
闻讯赶来的儿孙和邻居们挤满了屋子,谁也没预料到郑凤玲会抱回一个弃婴,而且还是一个生死未卜的女婴,一时间都是反对的声音。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郑凤玲慢慢做通了老伴的思想工作,儿女们实在拗不过固执的老母亲,只好答应将孩子留下。之后,两名老人抱着孩子,辗转到临汾、大宁、永和、隰县的大小医院,找熟人、看医生。但医生们的意见都出奇地一致:孩子病因无法查清,难以医治,随时有生命危险。但老两口并没有就此放弃。
后来,一名邻居老奶奶拿过来几片自制的膏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给孩子贴在患处。谁知这一试,脊背上的伤口竟渐渐好转,让老两口喜出望外。孩子过了满月之后,头顶肉瘤也一天天变小。
“奶奶不让我受半点委屈”
自从捡回弃婴,本来生活就不富裕的两名老人日子就更显紧巴了,人也累瘦了一圈。
郑凤玲老人回忆说,孩子小名叫梅,就在梅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对年轻夫妻,声称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愿意出钱把梅带走。郑凤玲赶紧将梅紧紧地抱在怀里,说:“梅是我们的,出多少钱都不行!”最后,那对夫妻悻悻地离开,没有提供任何亲子证明,也没留下联系方式。在这之后,还不断有人上门,想出钱收养杨全梅,老人都没有同意。
转眼间,杨全梅上小学了,杨富已年近八旬,懂事的小姑娘从一年级就自己上下学。杨富每天早早地守在胡同口,直至梅出现在他的视线,亲切地喊一声爷爷,这才放下心来。2005年10月,杨富因病去世。临终前,他紧紧地拉着杨全梅的小手,极为不舍地闭上了双眼。
采访间隙,郑凤玲老人很神秘地打开放在墙角的一个半旧的木箱。箱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着满满一箱子崭新的被褥床单,还有婴儿的衣物。郑凤玲抖着那些被褥,满脸幸福地说:“这些都是我亲手给梅做的,我怕等梅结婚的时候,我眼花了手抖了,就做不成了。早早地预备下,我也就放心了……”
无论抚养杨全梅多艰难,郑凤玲很少麻烦儿女。她的小儿子说,去年母亲在巷子里被车撞得小腿骨折,在医院住了3个月,是梅不分昼夜地守在床前,照顾奶奶。祖孙俩的这份情义,我们这些亲生儿女都难以做到啊!杨全梅却说:“从小奶奶就不让我受半点委屈。每次上街,奶奶只想着给我买些好吃的,从来不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一件衣服穿了好多年。叔叔姑姑们送到家里的吃的,奶奶总是放在冰箱里,等着我放假回来吃,以至于好多不能放的吃食都坏掉了。奶奶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特别不容易,有时上学走的时候家里没钱,奶奶就背着我到邻居家借钱……”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
现在,杨全梅已经出落成了大姑娘,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六,身体非常健康,出生时的肉瘤好了以后,并没有留下明显的疤痕,白净的皮肤,戴着一个黑框眼镜,特别斯文。她心怀感恩,言语中听不出丝毫自卑。
在郑凤玲的精心培育下,杨全梅从小到大品学兼优。初中毕业后,杨全梅不想念书了,想出去打工挣钱,奶奶坚持不让。为了给奶奶减轻负担,杨全梅没有选择上高中,从小喜欢画画的她,进入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特长班学习。郑凤玲指着墙上贴的精美的剪纸、绘画和手工作品,高兴地说:“这些都是梅画的,梅手可巧了……”她的语气里,透着幸福和骄傲。
今年“十一”假期,杨全梅回到了老家陪奶奶。郑凤玲的大儿子说,其实梅每个周末都要回去,尽管有儿女们在身边,但梅还是放心不下年迈的奶奶。“我母亲的腿不好,梅在家时,全靠她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她每次回来,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小卖铺的货提前进好,将奶奶一周要吃的面条切好,肉、菜、鸡蛋等备好,放在冰箱里,才赶回学校。”
“明年,我就该毕业了,到时候可以找一份工作,靠工资养活我和奶奶了。但奶奶说不行,还得继续上,一定要上完本科,花多少钱都得上!”杨全梅说。今年暑假,杨全梅提出要跟同学去北京打工,一个月可以挣到三千多块钱的工资,但郑凤玲老人不同意,她坚定地说:“还是好好学习吧,现在不是你考虑挣钱的时候!”
郑凤玲抚养弃婴的感人故事,在蒲县广为传颂,很多人为之感动。除了老人儿女们的支持和照顾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蒲县窑店村78岁的代有芳和荆坡村69岁的成德富两位老人,是长期资助杨全梅的好心人。每年一到开学季,二老就会如约而至,或是送来学费,或是买来很多学习生活用品。
“等我毕业挣了钱,我会好好孝敬奶奶,全力报答社会上的好心人! ”杨全梅说。出门时,郑凤玲老人俯耳对记者说出她的心愿,她最近正想办法给梅申请一套廉租房,她不能在自己百年之后,让孙女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家。
本报记者 刘江 通讯员 荀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