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何晟 通讯员 王晓娟/文 杨荣良/航拍

杭州建德市梅城古镇对岸的南高峰上,屹立着一座古老的七级密檐式砖塔,这就是南峰塔。按八卦方位,南方属巽,所以南高峰亦叫巽峰,塔也有巽塔之称。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1)

南峰塔与梅城东侧卯峰山顶的北峰塔隔江相望,凌云突兀,这就是著名的“严陵八景”之一——双塔凌云。岁月飞逝,江水奔流,夹江对峙的双塔,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诗篇。去年10月,梅城双塔正式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录。

不知何年何月起,南峰塔顶长出了茂密的树丛。历经尘世风雨,树却越长越大,放眼望去枝繁叶茂,像是给宝塔加了一顶华盖,又似披了一头秀发。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2)

这是棵什么树?当地百姓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漆树,有人说是梅树,有人说是榉树,还有人说是桂圆树……树龄几何?没有人确知,只知道有年近九旬的村民说,这棵树在他小时候就已经在了。

这究竟是棵什么树?它有多大年龄?有没有保护价值?对古塔会不会产生影响?

近日,建德市林业局专家用无人机对树和塔进行勘测,试图解开存留已久的诸多疑团。

1】塔顶树冠枝繁叶茂,探出塔檐三米开外

南峰塔基直径8.60米,塔身通高35米,塔内有砖梯,逐层盘旋而上,可达第七层。站在最高一层凭窗北眺,三江口江水浩荡东流,梅城古镇尽收眼底。波光塔影,崇山环翠,气象万千。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3)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4)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5)

四周很安静,除了无人机的旋翼声,只有间歇传来的蝉鸣。从塔底仰头看,塔顶的树冠郁郁葱葱,目测已经探出塔檐三米开外。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6)

老梅城人施隆龙,生平热衷研究严州文化。15岁的时候,施隆龙曾经上过塔顶。当时几个小伙伴听说顶上有鹰巢,结伴去抓小鹰。“竹编的桶箍用麻绳缠紧,还绑上两颗石子当配重,从七层的窗户往上抛,抛了几回就套住了。”施隆龙回忆,当时塔七层的穹顶上,可以看见大树的根须。

三个孩子一起撴了撴绳子,挺牢的。年纪最小的施隆龙拽着绳子爬上塔顶,上面堆积了厚厚的一层鸟粪和枯叶。“那时候年纪小,光顾着掏鸟了,没有太注意树。只记得从树根就分杈成了好几株。往上爬的时候,手上被树枝上的刺扎了一下,还出血了。回想起来,可能是枣树。”

这次经历颇为惊险,虽然抓住了四只小鹰,但大鹰围着施隆龙猛啄,他折了一根树枝打了好久才把它赶跑。返回时,绳子悬在半空回不来,塔里的伙伴先把他往外推,试了几次才将他荡回了塔里。

“后来这事被我爸知道了,把我捆在家里的柱子上饿了三天,作为惩罚。”施隆龙说。

根据官方文献的描述,塔顶中心为复钵,钵上为两个重叠圆形葫芦,再上为宝瓶,整个塔刹为金属制成。上世纪90年代,梅城镇有关部门曾对南峰塔进行过修缮,当时主持工程的王老先生回忆,大树裸露的树根有三条,最粗的有12厘米左右。树身并不高大,却疤痕累累,或许经历了许多次的死而复生。

当时修塔的目的,既为保护古塔,也想保存古树。因此只砍去了几棵小的雀梅树,大树予以保留。

2】无人机传回清晰照片,可以判定是黄连木

塔顶的大树,究竟是什么品种?当年维修时没有详细考证。施隆龙说,过去南峰塔下有一片漆树园,小时候父母常叮嘱他和妹妹,不要靠近小心过敏,有些老人说塔顶也是一株漆树。在秋天,塔下经常可以捡到红的、青的圆圆的果实,有些像桂圆,于是又有一种说法,这是棵桂圆树。

“这基本不可能,桂圆树不可能在这个纬度生长,一场霜冻就冻死了。”一直挂念着这棵树的施隆龙说。

但是现在,树种的疑团已经基本可以揭晓。建德市林业局首席专家、林业推广中心副主任郎学军告诉小时新闻,经过先后两次无人机航拍,通过对树形、树叶高清图像的仔细辨别和专家组讨论,可以判定这是一棵黄连木。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7)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8)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9)

黄连木,别名楷木、楷树、药树,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核果球形,熟时红色或紫蓝色。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抗风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

“黄连木与漆树,都属于漆树科,有亲缘关系。”郎工说,两者的树形和叶形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羽状复叶。

羽状复叶,是指小叶在总柄上呈羽毛状排列的复叶。在羽状复叶中,如果叶轴顶端只生长一片小叶,称为奇数羽状复叶或单数羽状复叶,如槐树和漆树;当叶轴顶端着生两片小叶时,称为偶数羽状复叶或双数羽状复叶,如无患子和黄连木。在无人机传回的图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叶轴顶端,排列着两片小叶。

虎丘塔还能维持多少年(可能二百多岁了)(10)

3】树龄120-250年之间,为保文物恐难再留

相比于树种,树龄就没有那么容易考证了。

“如果我父亲还在世,今年已经快120岁了。我小时候曾听他说过,在我爷爷小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在塔顶上了。”老梅城人徐竹生告诉小时新闻。

南峰塔因何而建,即使在老梅城人中也没有定论。如今的南峰塔底层立有一石碑,上刻《重建卯巽二塔记》,为明嘉靖朝都御史鄢懋卿所撰书。可以确定的是,现在我们可以登临的南峰塔,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塔树同龄?

郎学军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树不会是人工种植的,它的来源是个谜团,可能是飞鸟衔泥,可能是风吹籽落。整个生长过程,就靠着塔顶的鸟粪、灰尘和砖石风化的沉积物汲取营养,能长到这么大,并熬过许多个干旱少雨的年份,的确比较罕见。”郎学军说,树的生长离不开营养,塔修建好后,应该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让这棵黄连木有条件生根发芽。

由于生长环境特殊,难以用正常的生长速度来推算树龄,也不可能实地对其进行精确测量。经过反复测算和考证,建德林业专家认为,南峰塔顶的这棵黄连木,树干基部合围直径约50—60厘米,树龄应在120年-250年之间。

“树龄100年以上,我们就可以将其列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进行进一步的保护。”郎学军表示,目前古树的健康状况良好,下一步林业部门有关专家将进一步商讨保护措施。

但是一颗五六十厘米粗的大树长在塔顶,会不会对文保单位本身造成影响?建德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应露芳证实了这种担心。

应露芳说,去年南峰塔、北峰塔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后,他们曾邀请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双塔进行勘察。“北峰塔的情况较好,南峰塔由于塔顶的大树,其根系的确对塔身造成了影响,出现了一些缝隙。”

建德市文保中心也曾与南峰塔的管理主体浙旅集团协商,双方已达成共识,将对南峰塔进行保护修缮。“市民远远看去,塔顶的大树可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但从文保角度来说,恐怕最终还是要处理掉的。”应露芳说。

不过也有人担心,大树已经生长了上百年,一次性贸然去除,会不会对古塔造成新的损害?应露芳表示,到时候会请专业的文保设计单位进行评估,寻找一个最稳妥的修缮方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