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

作者:陈二虎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1)

(《倾世皇妃》中的柴荣)

一、被人看不起的柴荣

威名远扬的大唐帝国土崩瓦解之后,龙蛇共舞,天下又一次处于四分五裂的动荡时期,开启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城墙上不时变幻大王旗,朝秦暮楚,群雄逐鹿。

公元954年,也就是后周显德元年,一代人杰后周太祖郭威去世,由于他的妻儿都让后汉隐帝杀了,只好让内侄加“儿子”柴荣继位。

然而时逢乱世,后周的文武大臣内心一百个不服,人心荒荒,恰在这关键的时候,后周不共戴天的死敌北汉皇帝刘崇认为消灭后周的大好时机来,便趁周世宗柴荣新即位,还没有平稳过渡,就联系他的“老爹”契丹,大举南下,搞定后周。

这刘崇把小小的北汉的精华,三万兵马由自己带队,以大将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猛将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浩浩荡荡杀向后周边境重镇潞州(今山西长治),辽穆宗耶律璟派出勇将杨衮统一万铁骑助阵,大有一口气拿下后周的势头。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2)

北汉联合契丹大举来犯的战报如雪片一般飞来,没有资历没有威望的柴荣说了句:“朕御贺亲征,亲自去攻破北汉!”

这抛地有声的话,却引来文武的一片哗然,号称不倒翁的大臣冯道咪着眼睛问:“陛下,刘崇这小子不算什么,是先帝的手下败将,可惜先帝不在了。我看这样吧,你刚当了皇上,还是派人去抵挡一下得了!”

这分明是话外有话,骨子里看不起柴荣。

柴荣英俊的脸刹那变得很难看,激昂地说:“想当年唐太宗李世宗创业,都是亲自出马的。”

冯道坏笑着打量着柴荣:“陛下能学唐太宗吗?”无非问柴荣有李世民的胆识吗?

柴荣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刘崇,一帮乌合之众,我如泰山般压死他!”

这老冯嘿嘿地说:“你能是泰山吗?!”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3)

(《倾世皇妃》中的柴荣)

柴荣百感交加,说什么也没有用,他要用行动证实: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柴荣令天平军节度使符彦卿、镇宁军节度使郭崇率兵迂回辽州(今山西左权)到北汉军背后;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保义节度使韩通领兵从晋州东进截击北汉兵马。

又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义成军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宣徽使向训率兵北上迎敌。并且令河阳军节度使刘词召集兵马随后赶来增援。

柴荣自率中军,与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在泽州高平县巴公原上(今山西晋城东北),上演了一场三龙会面(也就是三位皇帝:后周柴荣、北汉刘崇,还有一个时任马直军使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与北汉刘崇的兵马展开了一场激战。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4)

二、巴公原上三龙会

柴荣立马山岗,但见对面漫山遍野都是如狼似虎的敌人。

北汉皇帝刘崇自率中军,坐镇中央,东边是手下猛将张元徽统兵,西边是契丹人杨衮的铁骑,声势浩大,威风凛凛,这阵容大有一口吃掉柴荣的架势。

刘崇骑在马上,脸上浮现胜利的微笑,哈哈,当年那个打北汉的郭威呢?你们一直玩弄北汉,今天我要玩弄你们。

刘崇看到柴荣的所有人马也不过两万,就这点实力,他都后悔请契丹人来助阵。

就礼貌地请杨衮带着契丹铁骑到远一点的地方登高看欣赏,看他如何收拾北周兵马,千万不要出手,当观众就好。

此时的后周将士看到北汉与契丹联写严阵以待,人人惊恐不安,不能所措。

柴荣扫视了一下敌阵,果断发出命令:白重赟与侍卫马步都虞侯李重进统兵对阵杨衮的契丹人;令樊爱能、何徽率部迎击北汉张元徽部,史彦超与向训率精骑居中,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领为数不多的亲卫军护卫。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5)

(赵匡胤)

于是,巴公原上两军列阵,隔着一片开阔地相望,空气中都流畅着血液的气息。

三月的巴公原上,强劲的风刮了起来,自北向南刮得天昏地暗,这风有利于北汉的军马发起攻击,柴荣与他的将士神经绷的紧紧的,小心地提防战场上的变化,然而北汉兵马并没有借风势出击。

也许是天助柴荣,突然战场上疾风变向,转化成迅猛的南风,夹着漫天的灰尘刮向北汉军队。

瞬息万变,还没等柴荣反应过来,北汉兵马开始逆风出击了,其先锋猛将张元徽第一个舞刀拍马杀过阵来,直奔东边的樊爱能与何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真不知当时这樊与何两个哥们怎么想的,调转马头很回就跑。正在柴荣一楞的刹那,他听到后周军队传来一阵比一阵高的山呼“万岁!”的声音,似乎是一种早有预谋的投降,是在向刘崇献媚,军心一下溃败了。

两位皇帝,此时的心情天壤之别,刘崇开始得意地嘲笑柴荣乳臭未干太嫩,他赢了,他要傲视天下!

而身陷绝境的柴荣并没有绝望,他带马挺枪冷静的扫视了一下战场,突然间策马直冲北汉军的中央,擒贼先擒王,他直奔刘崇杀来。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6)

这孤注一掷的举动,大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杀开人浪,挑落敌兵,要与收获胜利的刘崇来一场二龙争斗,马蹄如风,他感受到除了敌人没有几个自己的手下相随,但依旧策马向前。

就在这危机时刻,又一条龙决定了战场的走势。

这条龙就是赵匡胤,成就了柴荣也成就了自己,英雄就是英雄。

他没有鲁莽地冲上来保护柴荣,而是在战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后周中军统帅张永德,大声喊道:“张将军,你马上带人向左发起冲锋,我带人从右发起冲锋,一定能转败为胜!”

老实厚道的张永德一看喊他的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他认识,柴荣的亲随赵匡胤,这小子清醒呀!他也来不及细想,分兵给赵匡胤,火速行动。

而此时此刻,柴荣一骑绝尘,转眼间把战场冲的七零八碎,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有一人跑了,谁跑了?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7)

北汉的皇帝刘崇被柴荣这玩命吓跑了,真搞不懂这个草包刘崇,看到柴荣奔着自己而来,胆怯了,他很珍惜自己的老命呀。

战场的风云就如同自然的风一样,一下发生了逆转,北汉军队冲锋在前的猛将张元徽竟然马失前蹄,死于乱军之中,与此同时,两支北周兵马在张永德与赵匡胤的带领下,反扑过来,彻底打蒙了北汉兵马。

刘崇边跑也许还在想:大好形式怎么一下崩盘了?明明胜了怎一下又输了?并且你柴荣这小子不讲究,那有皇帝自己冲锋陷阵的,那刀枪无眼呀?!

这刘崇被他的手下夹裹着一路亡奔,而柴荣咬住不放,一路狂追,赵匡胤紧随其后,上演了三个皇帝的追逐大戏。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8)

三、成龙成蛇的一条涧

你还别说,这刘崇的骑术还是蛮好的,柴荣总是望着刘崇的影子,总是拉开少许距离,赵匡胤看主子柴荣不顾个人安危策马直前,也是纵马赶上,转眼间天就黑了下来,刘崇与柴荣的马都累的不行,两方的兵卒也累的拿不动刀枪,所有人都筯疲力尽,于是,北汉与后周的兵马隔着一条相望的山涧暂时安营扎寨,每个人都需要休息,无论逃命的还是追杀的。

赵匡胤用最后的力气赶到柴荣身边,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陛下,不能追了,穷寇勿追,差不多了,你看敌人比我们更多。”

因为赵匡胤意识到潜伏的危机,北汉败下来的逃兵越聚越多,远远超过柴荣所带追击的人马,而且北汉还有一万契丹援军,此刻不知在哪里(其实杨衮带着契丹兵马回家了,任凭刘崇与柴荣撕杀。)

现在的情况真不知谁会成案板上的肉呢?但柴荣是一个充满必胜信心的心,悬崖上的心跳,更令人振奋,有进无退才是柴荣的个性!而且他此刻在等待一个人,将会决定胜负与生死存亡。这个人是出征前柴荣安排调集人马的刘词。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9)

如果天亮,还不见刘词,柴荣与他身边可怜的人马会全部暴露出来,老谋深算的刘崇,一个反击……

但最终柴荣在半夜等来了刘词,带来了后援的兵马,捎带来一开战就逃跑的两员大将:樊爱能与何徽的消息。

这两个狗日的,一边逃跑一边抢劫,并且一路传谣柴荣完了,还杀了几位劝他们不要逃跑的将领,真不知当初这两位出于什么目的?

跑着跑着,就遇上刘词统兵而来,樊爱能与何徽拉住刘词的马,神乎其神地告诉刘词:完了,都完了,柴荣大败,前线的战士死的死降的降,晓事的跟我们逃吧!

这刘词不动声色,任由他们狂奔,依旧带着兵马赶来,真的是及时雨呀!

柴荣疲劳全消,马上命令对刘崇发起攻击。

而刘崇呢?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老油条,善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又是一个缺少胆量的人。从惊喜到惊慌,已经令他吓破了胆,他没有想到,这柴荣半夜又玩命,手下早没了战斗力,任凭后周兵马宰割,这老小子六十岁的人,骑术还是超群的,乘夜乘乱竟然让他逃脱了,骑着他“老爹”契丹送给的那匹神勇的黄骝马,翻过高平西北的雕窠岭如风似的逃回了晋阳(太阳)。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10)

可怜了北汉的军卒,那条涧水成了他们的葬身之地,到处都是尸体与辎重。

到太阳出来,柴荣望着眼前的一切,终于松了一口气,而一个年轻的将领却十分冷静地望着初升的太阳,这个人是赵匡胤。

可以说柴荣一战成名,而赵匡胤,初出茅庐就赢得了天下,高平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而是赵匡胤,可称是赵匡胤“肇基皇业”的一战。由于勇冠三将,被周世宗柴荣提升为殿前都虞侯,成了禁军的重要将领。

柴荣也在军中树立了权威,那带头逃跑的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个将校斩首立威,整顿了军纪,随后挥师进军北汉。

刘崇经高平一战又是惊吓又是劳累,闻知后周来攻,连忙向契丹求援,也许天不该北汉灭亡,时逢大雨,北周退兵。

而刘崇也再也支持不住,一命呜呼了。

赵匡胤怎么对待柴荣一家的(为什么说巴公原一战获利最大的不是柴荣)(11)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热文推荐:

柴荣:英雄莫问出处,五代第一名君

严歌苓笔下的竹内多鹤的悲惨命运就是战败的侵略国的命运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