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不管是清明细雨中那寄托哀思的白菊,还是玻璃杯盏中那清香可爱的杭菊,菊花一直是最贴近中国人寻常生活和文化心理的花卉,以至于人人都能念叨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尽管菊花几乎融入了寻常人生的四时餐饭,与它结缘最深的,还是秋天,因为这是她真正盛放的时节,《礼记·月令》中就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华”,人们甚至因此把九月称为“菊月”。

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1)

菊花与三个男人

姿态仪容本不起眼的菊花,何以能跻身“四君子”之列,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呢?这要从她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三个男人说开去。

第一个男人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遭奸佞陷害,被楚怀王流放至汨罗江畔。放逐路上落木萧萧,只有路边的菊花虽孱弱瘦小,却傲霜挺立、凌寒不屈。同是这乱世中的遗世独立者,他驻足深情地看着她,仿佛照见自己的影子,又仿佛遇见这世上不二的知交,于是为她写道:“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最终湮没于涛涛的汨罗江水中,但他的浩然正气,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至今被人们称颂和怀念。而菊花那清高孤傲的品德,也随着一首《离骚》被千百代地传颂着。

屈子去后,又经过几世几劫的等待,菊花终于遇见了第二个懂得她、也是最欣赏她的男人——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陶渊明以酒遣怀,以菊为伴。陶渊明爱菊成癖,尤其偏爱白瓣黄心,朵大清香的九华菊。荷锄种豆,品茶赏菊,其人自悠然清高,其花亦不苟随时俗。巍巍南山,悠悠东篱,菊花和隐士,远离红尘俗世,与天地为友,在大自然的背景下笑得澹泊而灿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她生命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此成为了她品格昭彰的一张名片。从此,菊花—隐逸—陶渊明,他们之间仿佛形成了一条无形的血脉,再也分割不开。

400多年后,她遇见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男人——黄巢。饱尝晚唐政治腐坏之苦的他决心推翻这个王朝。他眼神肃杀,剑气凌人,掷地有声地写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其后率军杀入长安 ,给了这个王朝致命一击。自屈子和陶翁以来,菊花收获的尽是对她忠贞高洁或淡泊隐逸之品性的称赏,而这回,第一次有人发现她骨子里隐藏的狂傲耿介、血性奔涌的王霸之气。她终于从那避世的东篱,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不再孤芳自赏,而是要“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以王者的姿态睥睨这天下。

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2)

寻常意趣,人间百味

菊花有与文士的精神相交,亦有与百姓的寻常意趣。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最早被《神农草本经》记载,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古人将她誉为“长寿花”“延龄客”,认为食之可以利血延年。“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便是食菊之乐。食菊方式很多,可以菊代茶,可醅为佳酿,亦可烹制菊苗,各有滋味。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但要说将菊花玩味得淋漓尽致的便是在重阳节了。赏菊,观其姿态万千;饮菊酒,东晋时,人们将菊花茎叶一起采收,和上黍米酿制一年,至元代,只一夜即成,重阳之日,酒坊皆用菊花缚成牌楼;食菊糕,温润细腻、沁香入脾;簪菊,兼有辟恶与装饰之用。可以说,这一日,真是菊香四溢,冲淡典雅。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便有菊花十二题,从忆菊、访菊、种菊到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再到菊影、菊梦、残菊等,写尽了三秋的妙景妙事和对菊花堪称极致的挚爱与赏玩,意趣无穷,颇耐玩味。

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3)

何曾吹落北风中

历经三段缘分,经过无数春秋,菊花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到我们的坐卧行止和精神诉求之中,坚贞高洁、隐逸闲淡、霸气狂放都只是她侧面的写照,其实她是最亲近可人的,任人采撷品啜,在人间烟火的缱绻里注入自己独特的幽香。

烟霄风露,青鸾唱美,金秋始正盛,菊花满申城。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醉白池等公园都有菊花栽培。第十三届中国菊花展正在共青森林公园、嘉定汇龙潭和松江方塔园内举办,共展出48组大型立体绿化景点及众多菊花品种,市民游客不妨前往一赏。

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4)

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5)

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6)

淡紫色乒乓菊花的花语(海上花语㉒菊花)(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