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1)

原文标题:2022年全球及中国美瞳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

一、美瞳行业概述

1、美瞳定义

美瞳又称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可改变瞳孔颜色、放大瞳孔尺寸的镜片,有助于提升佩戴者外观颜值,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与软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一样,美瞳隶属于眼科器械类眼科矫治和防护器具一级产品大类,于2012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了第三类医疗器械监管范畴。隐形眼镜涉及的5个重要参数,分别是含水量、着色直径、中心厚度、基弧和透氧性(Dk值)。其中,基弧可在眼镜店或者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测量,含水量和中心厚度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配。

美瞳重要参数及解释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生产工艺

隐形眼镜的生产工艺经历了三个阶段:车削法、旋模成型、模压法,目前模压工艺为主流工艺。前期使用车削法,因为隐形眼镜属于定制的产品,与人工关系较大,无法大量规模化生产,缺点是耗时耗人工。第二阶段为旋模成型,高分子液体滴入高速旋转磨具里旋成半圆形的塑料制品。第三个阶段模压法,模压生产的逻辑是塑料注入磨具里做光固化,磨具脱模泡盐水使其膨胀,然后做封装灭菌然后包装。模压生产工具可以快速并且使生产标准化。

隐形眼镜生产工艺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美瞳行业发展背景

从政策方面来看,2011年以前,国内美瞳市场还尚未规范。2012年发布美瞳行业新规,所有线下销售渠道必须有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才可以销售美瞳产品,行业进入正规化运营阶段;2012年较多美瞳通过微商进行销售,美瞳逐渐从医疗器械向时尚美妆产品转换;2015年,天猫超市对隐形眼镜行业开放,美瞳产品打开了线上销售的限制,进一步推动了美瞳需求释放。

美瞳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美瞳行业产业链

美瞳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美瞳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美瞳制造商和下游美瞳品牌商。其中,产业链上游包括材料单体供应商,包材供应商及模具供应商,由于技术原因,材料单体供应商由境外厂商垄断;产业链中游为美瞳制造商,在产品注册证、生产工艺、产能方面具有较强壁垒;产业链下游的美瞳品牌商覆盖线上销售渠道或线下销售渠道。目前国内美瞳市场品牌商与生产商分离,部分品牌商依赖美瞳代工厂的支持。

美瞳产业链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美瞳行业现状

1、市场规模

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美瞳市场规模持续上升,美瞳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自从2015年阿里健康拿到互联网药品发布许可,美瞳产品打开线上销售渠道,美瞳行业正式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据统计,2016-2021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从42亿元增长至282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46%。预计到2025年,美瞳市场规模整体可以达到470亿元。

2016-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渗透率

从渗透率情况来看,国内美瞳市场渗透率较低,提升空间大。国内近视率居高不下,但由于近视人群中选择佩戴隐形眼镜的人数较少,仅占近视人群的8.00%,美瞳渗透率占近视人口比例仅为4.52%。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美瞳渗透率占近视人口比例分别为20.17%、22.93%和19.70%。

2020年东亚美瞳市场渗透率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产品结构

从产品结构来看,美瞳抛型可分为日抛、中短抛弃周期和长抛弃周期,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有5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日抛型美瞳,其次是长抛弃周期美瞳,占比30%。

2021年美瞳选购抛型占比情况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品材质方面来看,超过五成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硅水凝胶美瞳,水凝胶材质购买量较少,仅占比14.5%。

2021年线上不同材质的美瞳销售额占比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美瞳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从全球美瞳品牌来看,行业集中度较高,TOP10品牌市场份额达到90.09%。其中市场份额前三位的品牌分别是envie、olens和lilmoon,分别占比30.32%、22.32%和16.73%,CR3为69.37%。

2020年全球美瞳品类品牌销量占比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具体来看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据统计,销量前十品牌仅占总销售额45.63%,绝大部分品牌销售规模较小,在市场销售额占比不足5%,市场极度分散,且市占率变化较大。美瞳品类品牌中海昌以市占率8.55%占据第一。

2020年中国美瞳市场竞争格局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11)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全球美瞳工厂

从全球美瞳生产企业来看,由于早期行业规制的历史原因,美瞳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在工艺创新、批量生产等多方面受限。美国、韩国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彩瞳品牌商的大多数产品采用的仍是代工生产模式并且彩瞳的制造供应商主要以台湾的精华光学和晶硕光学为主。考虑到中国台湾代工场对中国大陆市场元素敏感度低,国产代工场有望逐步替代中国台湾代工场。

全球日抛美瞳工厂对比表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12)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开资料整理

3、投融资情况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20年以来国产美瞳品牌在资本加持下快速涌入市场,2021年美瞳行业完成3轮上亿融资,Moody连续完成总计3.8亿元B轮和B 轮融资,4iLOOK完成1亿B轮融资;KILALA可啦啦连续完成总计超过4亿B轮及B 轮融资。

2020年以来美瞳行业投融资情况

美瞳行业红利期过了吗(2022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1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美瞳行业发展趋势

在行业的大背景下,为抓住Z世代的需求,资本纷纷加码。随着国产品牌逐渐取代进口品牌,美瞳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中国的品牌商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渠道的变革、新流量的变化、新技术的更迭更为敏感,更懂得迎合中国新生代年轻消费群体,进而享受品类增长、供应链转移、媒介渠道变化等多重红利,成长为新兴领导品牌。

原文标题:2022年全球及中国美瞳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美瞳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美瞳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