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在哭呢英语绘本(这篇文让你不再焦虑宝宝的bedtime)
一提到宝宝的睡前哭闹,相信哄睡的妈咪们都会不自觉地心脏跳得像打鼓:
睡眠间隔短了,不愿意睡而哭,可以理解;
错过了睡眠信号,过劳了哭,也能理解;
最无助的是:明明都作息规律,入睡的时候,不哭个几嗓子绝对睡不过去。妈妈们就纳闷了:这到底是啥意思啊?会是不舒服吗?这样哭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吗?如果对孩子健康没影响,但睡觉前老是要哭一会儿,对照顾人来说也是种折磨啊?
带着这些疑问,读文科的我附体了理科生的循证精神,查了很多医学的、心理学的、神经学的资料,我们这就来捋一捋:宝宝为什么会有bedtime crying(睡前哭闹)。
从睡眠机制来看看觉醒与睡眠各期的脑电活动和感觉处理
我们的大脑节律性活动分为觉醒(wakefulness)、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在转变时,大脑皮质和丘脑的神经元表现出内在的、突触的兴奋性改变。
在即将入睡的时候,通过脑电波,我们可以观察到:丘脑突触传递的阻滞。相较于觉醒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突触传递,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突触抑制过程能保障我们的大脑选择相关的输入信号以便进入某一种适应状态。
大白话的意思就是:在进入睡眠时,我们大脑的接收神经能“屏蔽”外界干扰,让神经镇静下来,进入下一个睡眠阶段。但是宝宝的神经元发育不如成人成熟,睡眠起始时传入信息在丘脑被阻断的效果“因宝而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宝宝入睡时会哭闹一番,有些宝宝却不会。
和生理发育相关,是不是我们就完全无能为力呢?那也不完全是。还记得我们一直强调的睡前仪式吗?回想一下,做睡前仪式的目的:让宝宝的情绪平稳下来,进入相对单一的睡眠环境中。
宝宝不足以主动处理生理需求进入睡眠状态,那我们就辅助、提前辅助,花相对多一点的时间去帮助他们镇静情绪,比如:睡前半小时不高刺激互动,用宝宝喜欢也适合帮助他们睡眠能力发展的方式进行安抚,帮助平稳进入睡眠状态。
从心理学方面如何来看待宝宝的bedtime crying
发展心理学家Aletha Solter著有一本书《Tears and tantrumas,what to do when babaies and children cry》,在其中有关bedtime crying的阐述,我们熟悉的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忻老师有做过一段翻译。
对于bedtime crying,作者认为:宝宝是哭过了才能放松情绪,在睡觉之前释放一天积累的tensions(紧张、压力),哭够的孩子往往能够入睡比较快,而且晚上睡得更好。作者也认为睡前的哭对于孩子来说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
作者建议在入睡时间陪伴孩子,直到他们足够大,不再需要这种陪伴。比如:把孩子抱在腿上或者陪伴入睡,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入睡的loving and effective way(充满爱并且有效的办法),给了孩子安全感,并让孩子有机会说一说或者哭一哭白天的不快。
宝宝的睡前哭闹,有哪些原因可以排查,可以通过哪些措施进行改善,大家可以参考之前我写过的一篇文 :宝宝的睡前哭闹为哪般?
当所有能排查的因素都考虑到了,都尽可能地尝试做了调整,宝宝在睡前还是会哭两嗓子再睡,妈咪们就再从睡眠机制和心理学方面考虑一下,放下焦虑,静静陪伴孩子长大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