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和威朗哪个质量好更耐用(入门家轿选朗逸)

最近,懂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选车时一开始总是认准指导价来作为参考。懂哥有一朋友准备了15万购车预算,就选择了指导价在15万内的朗逸。到店后发现还有优惠,在销售的一番安利之后,果断选择了280豪华型(指导价将近16万)。


且不论高配多出的配置是不是真适合自己,大家目的只是把预算的钱花出去。


方法是简单粗暴,但弊端很明显:它会一下子排除掉一些产品力强、市场优惠力度不错,但指导价高于预算的车型。


比如最近刚好完成改款的全新威朗,就被我朋友完美错过。



改款后的威朗,指导价范围在15.29万到18.29万之间。很多像我朋友这样手握15万左右预算的消费者,就会因为价格心存疑虑。但其实在终端市场上,优惠过后的威朗和朗逸,还真的很难说谁更实惠。



当然,价钱重要,车好不好更重要。在价格对等的情况下,朗逸和威朗我们该怎么选?


空间体验,谁更优?

朗逸换代,威朗改款。颜值上两台新车都有进步。尤其是朗逸,整体摆脱了上代的“平庸”感,横向视觉被显著拉长,前脸的格栅也被大幅加厚,更显稳重。有传承一些大哥帕萨特的“高级感”。



相比之下,威朗的变化没这么大。原本就走年轻动感路线的威朗,改款后在前脸细节上更显得锐利。但侧面看去,偏圆润的车身和曲线柔和了前脸的锋利。年轻但不激进,这种设计对于不想被说“油腻”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很讨喜。当然德美车系的设计风格本就不同,懂哥在这不多展开了。



但是,尺寸的差距是实实在在的。这代朗逸上市时一大亮点即“PLUS”(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提了),车身尺寸比上代有不小的升级。但即使如此,威朗的轴距仍比朗逸多出12mm,车身长度更是多出了53mm。


威朗多出来的这些空间几乎全部放在了后排。后座腿部空间比朗逸足足多出1拳,在后排同时乘坐3人时,体验感的差距会更明显:中间乘客不会被前排的扶手箱顶到膝盖,同时更低平的中央凸台很好的照顾到了乘客的坐姿。再加上威朗本身坐垫长度到位、靠背的角度更倾斜,填充物更厚实,就算是中间的乘客,腿部和腰部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朗逸座椅还是熟悉的德味,靠背挺直、座椅填充偏硬。有种宽大硬板凳的感觉。舒适性上要差点意思。


(朗逸空间图)


配置PK,哪些是重点?


日常用车中,考虑真正满载出行的情况并不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大家更愿意“用空间换配置”,尤其是关乎家人安全的配置。


在这方面,懂哥的习惯是采取分类的方式来进行划分。安全气囊,倒车雷达或倒车影像,这算入门配置。ESP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坡道保持,这些算初级配置。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盲区监测,360度全景影像,这些算得上中级安全配置。再来是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最后就是顶级的各种安全辅助系统,比如说防侧面碰撞系统。



一般达到初级,就够日常家用了,但是谁会嫌弃自己车上安全配置少呢?多一样,就多一分安全。对于威朗和朗逸,懂哥列了清单,大家可一目了然。



同样是豪华型的威朗和朗逸,入门和初级的安全配置都很到位。威朗在行车辅助上更丰富,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和并线辅助都配齐。虽然主打运动,但安全性上也一点没有含糊。


不过对懂哥来说,威朗在配置层面最吸引我的是中控屏。屏幕和朗逸一样大小,但威朗的车载互联有更多的可玩性。比如整套车机系统支持OTA在线升级,通常这个级别的家轿保有时间至少也得5、6年,在此期间,威朗的车主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车机变得落伍,加上别克提供有每年100G的终身免费互联流量,承包了包括OTA升级在内的所有互联功能使用。



再来,威朗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下载OnStar APP后,可以远程启动威朗和车内空调,或是远程落锁/解锁车门、控制车窗升降。四轮胎压、机油寿命、保养情况等等也可以在APP内远程查看了解。如果你有Apple Watch,同样的功能也可以在手表上进行。入门家轿玩出B级车的科技感,威朗的这个操作相当带感了。



朗逸和威朗哪个质量好更耐用(入门家轿选朗逸)(1)

朗逸的车载互联虽然延展性和可玩性不如威朗,但也是水准在线的水平。与威朗一样,CarPlay与CarLife全都配备,还提供原厂导航系统,“能满足日常使用”。只是对于年轻车主这些只能算常规操作,缺了点惊喜。



硬实力对决,三大件如何选择?


“软”的配置和科技感说完了,懂哥最后还是得说点硬货,大家最看中的三大件。



在这一次的改款中,朗逸入门车型用1.5L发动机取代过去的1.6L发动机。中高配则继续保留原有的EA211 1.4T DSG的“黄金动力”组合,依旧够香;威朗则换上了最新的第八代Ecotec技术1.0T和1.3T两种动力,其中1.3T为主打车型,也是懂哥比较推荐的动力选择。前沿技术加持,让这台1.3T发动机动力有不小惊喜。



在驾驶感受上,朗逸能够带来不错的加速感,拜大众DSG多年的积累所赐,朗逸提速感很不错。1.4T百公里加速能够做到8.3秒,高速中后段很有信心。只是在市区路段,走走停停时候依旧会感受到双离合变速箱带来的拉扯,松油拖拽,点油停顿、再点闯动,体验谈不上畅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