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的知道ph值(浅谈PH值与钓鱼的关系)

很多时候,钓鱼人总会说这里谁水肥,或者这里水瘦,大家可能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到底肥水和瘦水应该用怎样的饵料才能获得更多渔获,下面来说说如何判断水肥还是水瘦,应该怎么应对肥水和瘦水

一、pH值的划分

其实PH值是对水质的最好的判断,下面则是相应PH值对应的酸碱度:

强酸性 <34

弱酸性 5~6.5

中性 6.5~7.5

弱碱性 7.5~8.5

碱性 8.5~9.5

强碱性 >9.5

下图为常见PH值酸碱度对照表

如何准确的知道ph值(浅谈PH值与钓鱼的关系)(1)

水的PH值越大则代表碱性越强,反之越小则酸性越强,通常我们的饮用水PH值在5.0-7.0之间

而对于我们常见的鱼种比如鲫鱼、鲤鱼、草鱼等,以及水草,河虾等等他们的生存环境PH值为6.5-8.5之间

二、pH值对水生生物及水质的影响

(1)pH值低于6.5时,养殖水体呈酸性,酸性水能使鱼血液的PH值下降,血液中H 离子浓度增加,引起鱼的酸中毒,使鱼体内许多酶的功能及血红蛋 白、血蓝蛋白运输氧的功能发生障碍,致使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特点是尽管水中溶氧量正常,鱼仍然在面浮头表现缺氧症状,我们在黑坑期间常见这种现象。

(2)pH值过高时,离子氨NH4 转变为分子氨NH3,其毒性增大,养殖水体呈强碱性,腐蚀鱼鳃组织,造成鱼的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过高的pH值还将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影响水体中物质的循环及再吸收利用。所以,要密切关注水质,不要仅存于对自己的饵料质疑。

PH值指的是水的酸碱度,鱼在一种水里时间长了,索饵时就有一种偏好,钓鱼时应根据当地的水情来配饵。PH小于七,水呈酸性,这样的水里营养过剩(就是钓友们说的肥水),调配钓饵应以清淡为主,也就是说钓饵不要配成浓香浓腥的,而应以清香本位香为主,而且尽量勿用腥饵;反之则用腥饵会有较好效果。

如何准确的知道ph值(浅谈PH值与钓鱼的关系)(2)

瘦水

如何准确的知道ph值(浅谈PH值与钓鱼的关系)(3)

肥水

三、知识点

水分为两种肥水与瘦水,我想很多钓友每次接触一个新的池塘对饵料的搭配信心不足。像我这种记性不好的还经常忘带ph测纸,到和饵时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饵‘是用腥.香.酸.甜’自然饵哪种为主,当时就没了主意如果每种饵都要用的话浪费不说到时打的窝子就乱了。诱鱼的效果一定不好很有可能当空军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观察水的肥瘦和肥水与瘦水的概念。

肥”表示水中有机物较多,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数量大;表示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池塘水色经常发生变化;“瘦”表示水质清爽、透明度较好浮游生物较少,水中的含氧量较高;

1.看水色。池塘水色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黄褐色水为主(包括姜黄、茶褐、红褐、褐中带绿);另一类以绿色为主(包括黄绿、油绿、蓝绿、墨绿、绿中带褐)。两种都是肥型水质,但黄褐色水中所含鱼类易消化浮游生物较多,故较绿色水质。

2.看水华。水华是池塘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综合反映而形成的,它的颜色和形态特征十分明显。如:黄褐色云块状代表肥水;浓绿色水丝状代表瘦水。所以,根据水华的形态可以判断水质的优劣。

3.看下风处油膜。在不易观察水华的时候,可根据下风处油膜的多少、颜色和形状来判断水质。肥水塘油膜多,粘性发泡每日变化,表现为上午为淡褐色,下午褐中带绿(俗称“早红夜绿”);反之,则为瘦水塘。

4.看水色变化。优良的水质有月变化(10天、半月中浓淡交替)和日变化(上、下午和上风、下风处);劣水质没有变化。

5.水面的杂草和死鱼较多,杂草生长速度快死鱼腐烂速度快这样的水域 水为极肥。

瘦水:

浅绿色。即我们说的瘦水,此种水水质清淡浮游生物较少,透明度一般在30厘米以上,水底往往有丝状藻类植物(水质清瘦的体现)。广义的说此类水质我们垂钓时,常规建议使用“小腥饵”,即腥为主的淡腥香饵料。

初肥水(藻类水):

暗绿色。此种水水中浮游植物较多,团藻类、裸藻类居多(对鱼属有害类藻)蓝藻,绿藻数量还不算太多,透明度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水表层往往有少量黄绿色悬浮细末。此种水,常规饵料的味型可用密度偏轻,易消化的香型淡腥饵料。

灰蓝色:此种水透明度偏低,往往水中蓝藻等含量较多。

蓝绿色:此种水透明度低,阳光照射温度高时水面有灰黄绿色浮膜,水中一般囊藻类等蓝、绿藻较多。

此类藻类水,由于藻类的繁殖,会降低水体的溶氧量,阳光照射温度高时水体上层又容易密度增加(压线困难),所以此类水的塘往往“吃风”,垂钓易选择雨天和顶风。

中肥水:

水色呈草绿色,较“亮”的黄绿色,感觉混浊度较大。但水中多数是鱼类可消化及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在不缺氧的条件下鱼类吃口较好,饵料选择余地相对较广。同样属“吃风”塘。

浅灰白色水(灰水)油清色。此种水浮游原生物较多,各种幼虫,浮游动物众多。常规季节垂钓这种水域用素饵要好于荤饵。果香效果明显。

肥水:

绿色水,褐色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褐色水中往往有一些有机肥料或水中腐殖质较多(往往呈酸性)。此类水垂钓适合大香的饵料或粮食类的清淡饵料。新鱼往往不适合使用发酵型饵料。

淡红色(非污染所成的)。此种水,我称为虫子水,水中水中溶氧量偏低,浮游植物很少,水蚤水虫多。常规季节垂钓这种水域同样建议顶风,用素饵。麝香类香型饵料往往有效。

“昼红夜绿”水,水能见度较低,水中藻类以裸藻及绿藻为主。明显的表现就是水体表面的浮膜在光照强烈时呈红色,没阳光或阳光不强时为绿色。初期此种水还适宜垂钓,时间长了鱼会缺氧使鱼类食欲减退。常规季节适宜雨中或大风天顺风垂钓,麝香类香型粮食为主的饵料往往有效。

大肥水:

出现“水华”。即呈现出绿色、蓝绿色或黄绿色带状或云状水华。是水质恶化的前兆,浮游植物数量巨大,水色浑浊,溶氧量低。此水在夏季无风雨的时候,就不建议垂钓了。

红色水。一般红色水藻的水质偏盐碱(还有些藻类死后会呈红色),多为生活垃圾所为,水域水质碱性居多。水中鱼获,不建议食用。

化肥过量水。此种水岸边就有异味,有害化学物质超标。食用此水中的鱼和皮肤沾水对人体都有害,不建议垂钓。

投放粪便的水域。此种水同样岸边就有异味,水中“养分”高,不建议垂钓。用饵可取两头大香和极淡。

一般来说,水成茶褐,黄绿,草绿,青色,水都比较适合垂钓,鱼可食用。水成黑褐,蓝绿,灰黄,均匀淡红,有异味。。。不适合垂钓,鱼不可食用。

一般受到人类“污染”的水容易生长水藻,水藻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氮、磷是它们生长的基本原素。水中的氮、磷、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会导致水藻因养分过足而迅速生长,繁殖。特殊说明一点,水藻可以产生藻毒素,其中对人,鱼最直接的是皮炎毒素,会导致人皮肤.鱼体表过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