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1)

汉森尼科雷内顶着烈日在乍洞村内饭屯百香果地里忙碌

在“三姐故里”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的田间地头、蚕场牛圈,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黄头发、高鼻梁,与村民一同劳作的外国人,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帆布挎包是他的“标配”。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2)

8月28日,北京周报记者来到村里采访脱贫情况,并为当地小学生送来了一批助学物资

他就是乍洞村第一书记谢万举的“洋助理”汉森尼科雷内。

1960年出生在卢森堡杜德兰热的汉森尼科雷内退休后,开始环球旅行。在旅行到广西时,他被电影里刘三姐美妙的歌声和秀美的山水所吸引,就慕名来到刘三姐的家乡宜州。宜州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青山环绕的小城……这正是他梦想中的样子。随后,他卖掉卢森堡的房子和车子,来到宜州旅居,这一住就是7年。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3)

谢万举和汉森尼科雷内在一起总结当天的进村工作情况

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位于大石山区,地少人稀,缺少水源,基础薄弱,是自治区级贫困村。2016年3月,宜州区文广新体局干部谢万举派驻到乍洞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4)

谢万举和汉森尼科雷内正在帮助村民给小蚕喂桑叶

汉森尼科雷内与乍洞村的缘分来源于2018年3月谢万举朋友圈里的一则义工广告:乍洞村的果园需要赶在月底前搭建完成40亩百香果架,急需志愿者。汉森尼科雷内就与宜州区青年志愿者一起到村里帮忙,活动后他加了谢万举的微信,询问,“我可以加入你的工作吗?”谢万举笑了笑,“没工资,没钱,你能明白吗?”汉森尼科雷内回复“OK”表示没问题,此后,他成了谢万举的“洋助理”。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5)

8月28日,汉森尼科雷内在88岁村民覃鸿芝家了解玉米收成情况

两年来,汉森尼科雷内与谢万举一起走访贫困户,帮助村民种植、护理农作物,改善交通、水源等基础设施,完全融入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在村里发展百香果种植时,他发现村民还在使用镰刀割草、铁锹挖坑,就自掏腰包1.2万元购买了割草机、钻孔机,大大减少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6)

8月28日晚,谢万举和汉森尼科雷内将贫困户种植的西瓜拉回市里销售

目前,在汉森尼科雷内和当地扶贫干部的努力下,乍洞村实现了硬化公路“屯屯通”,百香果、黄瓤西瓜、黑龙茄子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也发展起来,村民收入显著增加,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全村仅有贫困户6户1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7%。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7)

汉森尼科雷内与乍洞村党支部书记韦永员在采摘成熟的“黑龙茄子”

对于中国正在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工作,汉森尼科雷内打心眼里佩服,“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抽出这么多干部专门为穷人做事,中国领导人真是太了不起啦!”他还有个心愿,希望能获得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一直在宜州生活下去,想亲眼看到中国脱贫攻坚胜利的美好时刻。

河池市东江镇人员简介(河池刘三姐镇这个贫困村)(8)

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挎包是汉森尼科雷内进村扶贫的“标配”

编辑:何明华

责任编辑:伍锡念

内容总监:玉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