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文笔记大全(借书读的那些日子)

文/李兴智

读散文笔记大全(借书读的那些日子)(1)

“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清代随园老人袁枚《黄生借书说》中的名句,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书籍匮乏,能看到的大多是故事简短、画面形象的连环画。一本连环画几毛钱,买来后小伙伴之间互换传看,一本连环画往往翻看很多遍。玩耍时,小伙伴们会互相讲述连环画中的故事,还会根据连环画中的故事玩游戏,有时还结合连环画中的人物形象给某个小伙伴起外号。到小学五年级时,才借到一本《高玉宝》,其中半夜鸡叫的故事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看完小说后,夜晚偷偷跑到自家鸡窝前象周扒皮那样学鸡叫,果然惹得全村的公鸡都跟着叫起来。

1974年,上了初中,班主任王元茂担任语文老师。王老师循循善诱,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常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给我们读诗、读小说。《雷锋之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黎明的河边》等让我听得激情澎湃、津津有味、深陷其中。记得《黎明的河边》是用两个课外活动时间读完的,由于惦念小陈一家和他的狗“虎子”的最后结局,在小说没读完的一天多时间里我简直是抓耳挠腮、茶饭不思。待王老师把小说读完,我冒昧的向王老师提出了借书看的请求。王老师爽快地把书借给我,同时,拿出他的另外两部短篇小说集,峻青的《老水牛爷爷》和浩然的《喜鹊登枝》给其他学生,并让同学们互相传看。

我和同学们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不长时间,大家就把王老师的三本短篇小说集和几本诗集借阅传看了个遍。王老师因势利导,鼓励家中有书的同学把书借出来让大家共同阅读。同学们有的拿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有的拿来《野火春风斗古城》《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等小说。但是僧多粥少,同学们常常为争看一本书发生争执。为解决这一问题,王老师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可到书店购买新书,然后拿自己的书和其他同学换书读。王老师这一招很奏效,班内图书很快多起来,我也央求父母要了几块钱,买了一本《金光大道》,算是有了换书读的本钱。

借来和换来的书,我们都很珍惜,阅读时都是小心翼翼,绝不损坏弄脏。我看书时常常被书中故事所吸引,往往废寝忘食。由于借到和换到的书还有其他人排号等着看,所以一本书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就能看完。象《闪闪的红星》一书,不到两天的时间,我就看了一遍。

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我想方设法,借阅小说和各类图书二百余册(当时,每看完一本书就记下来)。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呐喊》《红岩》《烈火金刚》《红旗谱》《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大刀记》《苦菜花》《青春之歌》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卷有益。阅读,给我带来快乐,开阔了我的眼界。当然,阅读也很艰辛。三年多时间里,不管严寒酷暑,阅读一般都是在夜里。夜晚,点上自制的小煤油灯,先是在桌子上读。夜深人静时,再把小煤油灯挂在墙上,背靠土墙,坐在土炕上读。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常常让我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

1977年,我升入高二不久,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考成为我的主要任务。参加工作后,虽然也借阅和购买了不少的书籍,但阅读时总没有了那种如饥似渴的感觉。

如今,家中藏书虽然不多,但面对书橱里每本似曾相识的书籍,却没有了深研细读的冲动和耐力,每本书似乎已经沦为随手翻阅和查找资料的工具。

读书莫忘少年时!怀念少年时期借书读的那些日子,感叹袁枚老先生的英明!

【作者简介】李兴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曾任陵城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