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研究院好吗(在历史中遇见未来)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昆明有色院秉承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的梦想,承载历史的使命和重任,从1953年起航出发, 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之风度与气势,在祖国西南边陲书写了有色冶金的壮美画卷。66年来,昆明有色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2018年,全院取得了营业收入20.9亿元,经营利润5750万元的成绩,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百废待兴,光荣起航
1953年9月,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按照中央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央有色金属工业局西南分局设计公司在昆明成立(昆明有色院前身),从全国调集的各方面人才309人,落户在昆明市宝善街200号。从此,西南有色冶金工业的发展与崛起便与“昆明有色院”紧紧联系在一起。
1954年底,按照当时重工业部有关调整组织机构的重要决定,撤销了西南有色局设计公司,成立了办事处。1957年10月,随着国家对西南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工作的新进展,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日益凸显,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进程快速推进,冶金工业部决定从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抽调一批专业齐全的设计力量,与昆明勘察分公司合并,成立了云南有色局设计院。
进入60年代,伴随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向前发展,昆明有色院也不断充实了新生人才力量,技术实力不断得到壮大。在“三老四严”、“下楼出院”等政策的激发下,当年年轻的设计师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胸怀大志,艰苦奋斗,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的精神,日夜奋战在工作第一线,不断经受新考验、新历练,刻苦钻研,不断迎接新挑战。在生产工具、交通工具落后的条件下,不断开发新项目,研发新技术。期间完成了东川滥泥坪采选厂、易门里士矿山、云锡松树脚硫化矿采选厂、 墨江镍矿、元江铜矿等工程设计项目。
云锡公司是我国首屈一指的产锡企业, 个旧松树脚的锡石多金属硫化矿是该公司一个新的矿石类型,当时对处理这一类型的矿种国内也无先例。面对困难,广大设计人员废寝忘食,大胆地创新, 在1965年实现投产,标志着在这个滇南百年老矿区,从原来单一处理砂锡为主的锡业公司,进入到以锡为主、综合回收铜、铋、钨等多种有色金属大型基地的新开端。生产指标已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矿山设计方案 ,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好评,成为有色金属采选的标杆工程,前往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项目中采用的双线架空运输索道,为索道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在昆钢上厂锑矿工程建设中就采用了罐笼竖井车场联动化新技术,建设了一条当时全国最长的的24公里双线货运索道。
通过大量实践历练,昆明有色院已经从我国传统企业全面效仿苏联的框架模式里走了出来,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企业发展新突破,开辟了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栉风沐雨,岁月磨砺
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国进入了十年浩劫期。作为一个云集了全国各地知识分子的单位来说,这样的风云激荡带来了严重影响,广大设计人员甚至被赶出昆明,背井离乡,在滇西凤仪扎寨安营,在颠沛流离中寻求谋生之路。
在那段日子里,绝大部分设计人员在岁月的洗礼中,始终沉稳从容地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国家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坚持着、保持着对事业高度的热忱,坚守工作岗位,通过在现场设计、配合施工与试车投产等工作,为行业创造了新功绩、新成果,为社会作出了新贡献。
70年代初,贵州水城钢铁厂的烧结厂工程中有一座主体为115.2m的大型烧结机,它就是昆明有色院技术人员们设计的单体主机设备,该设备主要采用了机上冷却新技术,由于设备设计上配置紧凑、整体生产性能好、节约能源、工艺先进,在一次试车后就顺利投产,使用效果良好,获得了上级的一致表彰与好评。完成了四川会东铅锌矿第一个新型炼锌厂、在大姚牟定自行设计研制了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在云锡老厂完成了新矿种的开采加工技术、在昆钢狮子山选矿厂完成了含泥量大处理方案等,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夯实着基础。
重整旗鼓、走向振兴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按照国家提出的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再次明确了设计工作在基本建设中的关键地位。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我国第一生产力,而知识分子成为了经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成为实现20世纪末目标的三大主力军之一。昆明有色院找到了自身发展研究的新方向、新路线,昂扬迈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昆明有色院逐渐形成了新的建设格局,设计师们再次肩负起新时代光荣而艰巨的新任务。
1979年,冶金部决定成立专门的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加强技术创新,以科研部门为主,共同开展试验工作、联合攻关,多项工艺技术获得新成功。80年代初,云锡老厂网状矿中采用重介质预选工艺, 试验获得成功,投入生产; 炼锡中的离心脱铁、电炉炼锡设计得以实施; 又如氧化锌的酸法连续浸出技术、长距离管道物料输送技术, 采矿应用振动放矿技术等获得了重大突破。在设计工作中大力采用电算新技术,生产工艺将微电子技术的检测手段运用到生产管理;用新技术来装备工厂与矿山,为生产企业的挖潜、革新、环保、改造工作提升效益发挥了巨大作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昆明有色院就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曲折, 也有过无数成功的喜悦!改革开放40年中,昆明有色院始终依靠技术进步,成为了祖国西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领航发展,硕果累累
经过60多年的积淀,昆明有色院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尽管,隶属关系发生过多次变更,从当年的中央有色局、国家重工业部、国家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中国铜铅锌集团、云南冶金集团,到现在的中国铝业集团,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名称如何变化,从未改变的是昆明有色院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的是昆明有色院设计工作者们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昆明有色院现已逐渐具备了包括矿山、冶金、化工、建筑、市政等40余个专业的咨询设计能力,并在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等专业项目建设中,成果斐然。发展到迄今为止已经具备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甲级设计资质,成为了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昆明有色院已经先后完成了各类项目超过7000多项,获得了国家级专利70余项,其中包括主编及参编国家标准20余部,获得近400个省部级奖项。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昆明有色院不断确立自身发展目标,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为全院奠定立院之本,那就是依靠新技术赢得昆明院的可持续发展,在各个领域中寻求突破发展,实现了昆明有色院在新技术应用研发领域的全面开花。
在矿山工程设计领域,昆明有色院致力于打造绿色矿山、智能化矿山,致力于发展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采矿技术,在特大型、现代化的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大运量胶带输送、特大型排土场排土机堆排工艺,长距离管道输送等技术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低品位多金属矿物规模性的综合回收利用和复杂难选矿技术、细粘粒高尾矿库灾害防控技术、复杂地形建库、岩溶现象处理、危废填埋场防渗及尾矿干堆等技术已经突破国内高度,逐渐成为世界领先技术。另外还有先进的多金属采选尾工程技术,它的能源、材料消耗指标、自动化控制均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在民用建筑领域,昆明有色院打造了国内当时最高减隔震住宅群-玉溪公租房住宅,规划设计了七彩俊园、云铜时代广场、呈贡新区等城市综合商业体,设计了昆明市新闻中心大楼、云南省世博局国际馆等大型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充分展现云南特有的风土民情,在乡村少数民族生态民居及东南亚特色建筑研究设计上独具特色。客观讲,新技术、新项目发展在民用建筑领域上的应用已经完全适应新时代的步伐,组建了最具活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团队在开拓新市场。
在冶金化工领域, 昆明有色院目前已经拥有了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燃气、加工、工业废渣及危险废弃物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工程咨询、设计技术。在氧压浸出湿法冶炼、火法烟化炉冶炼及多金属回收利用、尾气烟气处理回收等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先后承担了云锡集团、云铜股份、云铝股份、驰宏锌锗、四环锌锗、华友钴业、云天化集团等100多家企业的工程咨询设计,全院冶金化工随着科技的进步,专业也不断向更深更广市场迈进。
在市政工程设计领域,昆明有色院依托有色院工业设计优势,在厂矿企业总图设计、工业园区规划、水土保持、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在高酸度、复杂成分、高含量重金属废水处理,乳化油废水处理,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利技术,旨在为企业解决环保问题,建设绿色、低碳的环境友好型企业。
在数字化研发领域,昆明有色院为客户提供设计、研发、集成、组态、调试、非标设备制造实力雄厚,并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以矿山电气传动及自动化、数字化矿山等领域的系统集成能力为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大胶带运输控制系统等,均荣获省部级奖项。
在工程总承包领域,昆明有色院1984年开始承接工程总承包,是国家首批咨询设计单位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试点单位之一,先后完成总承包项目40余项,累计投资近250 亿。建设项目均实现了投资、工期、安全、质量“四大”控制目标, 发挥了以设计为龙头的优势。完成了贵州水城钢铁、文山氧化铝、驰宏会泽冶炼、昭通水电铝、鹤庆水电铝、攀钢白马铁矿管道输送等一些重大项目的EPC建设,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回顾历史,1953年昆明有色院成立,2000年下放地方,2006年并入云南冶金,2008年改制成为股份公司,2018年进入中铜,并入中铝,成为中国铝业大家庭中的一员。66年来,昆明有色院人经历了苦辣酸甜,历经周折。但全院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展望未来,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紧紧抓住中铝集团在云南打造“一个基地、两个平台、三个千亿”战略布局的机遇,落实中国铜业的部署要求,遵循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规律,奋力谱写新时代昆明有色院新篇章。(鹿辉祥)
1
责任编辑:郭东香
校对:张娴
审核:苏畅依娜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铜铅锌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铜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 010-56002763,邮箱 hz@people-energy.com.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