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发展方案(新时代新教育新装备)

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新功能新价值,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新时代教育发展方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时代教育发展方案(新时代新教育新装备)

新时代教育发展方案

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新功能新价值

曹志祥 刘强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7-2019)》等6项配置标准。这些标准顺应新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新功能与新价值,是体现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新标准。

新《标准》突出了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原有《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6-2006)》罗列仪器设备目录清单的组织形式,纵向栏目按照学科教学装备功能分为“实验室基础器材”和“主题学习器材”两大类,以实验器材的功用和课程标准规定的、符合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学习主题为线索组织分类,以“学”为中心、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结构化配置学科教学装备,方便管理者、学校和教师根据课标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需要,选择、使用、管理学科教学装备。

新《标准》较好满足了新时代学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一是增强了前瞻性和均衡性,着力解决“配什么”“怎么配”问题,立足教育现代化基本要求,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质器材。二是提升了适用性和安全性,着力解决目前学科教学装备“不好用”“不能用”问题,对配置装备的质量要求、教学要求以及安全、卫生、环保的把控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提升。三是凸显装备配置的育人功能性,既装备“物”,又用思想、方法、活动设计装备“人”,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新《标准》基本实现了装备配置的“四个有利转变”,包括从传统实验仪器配置向多元装备配置转变,从传统课堂教学向现代课堂教学转变,从单一设备配备标准向综合性标准转变,从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

要指导地方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科学可行的推进方案,组织区域和中小学积极开展试点、试验和示范,凝练优秀应用经验,更好促进新《标准》落地。要以新《标准》为依据,严格把好教学装备质量关,为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环保、实用、好用的实验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装备的配备模式和组织管理机制,健全教学装备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创新教学装备支持教学、高效应用的运行模式,探索提升装备管理者、使用者专业能力的途径与策略,更好实现教育教学功能价值。

新《标准》的发布可有效解决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低、实验室和仪器设备闲置等问题。教育装备战线应加强对科学类教育及实验教学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加强装备对实践性教学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的有效措施,吸引更多学生更加主动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科技基础创新、技术发明;鼓励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不同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相匹配的我国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培养未来更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好准备,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曹志祥系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刘强系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理科教育装备处处长、研究员)

发挥标准作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仝志贤

日前,教育部正式发布《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9-2019)》等义务教育6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以期发挥其在义务教育工作和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发挥推均衡的利器作用。继续发挥新《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中的“门槛”作用。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转移到推进均衡发展上来。各省政府与教育部正式签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同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办法,明确“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一个门槛”,即基本办学标准评估,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发挥了利器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县级政府办好义务教育的积极性。

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18年底,有134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达到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5%。这些县(市、区)参照《标准》,仅“全面改薄”装备类项目5年就投入50多亿元,按照教学需要,及时补充购置仪器设备,实现教育装备达标过槛目标,起到了以评促建作用。

发挥优质均衡资源配置中的指导作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明确要求,资源配置评估的7项指标再次重点指向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配置水平。新《标准》坚持先进性、多样性、创新发展等原则,很好把握了继承与创新、基础与拓展关系,对今后提升仪器设备配置水平,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指导作用。

发挥抓管理的重器作用。新《标准》引用新的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代码,对义务教育学校应配置的教学装备的器材名称、数量、配备要求、规格、教学性能要求、标准代号、实践活动建议等进行了规定,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依据。一是提供了科学的分类标准。新《标准》创造性使用学习主题线索,配置仪器设备,并以器材类型、学习主题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据此分类方法,在仪器设备存贮使用时,可以方便、快捷取用,减轻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提供了简洁的配置标准。新《标准》配备数量分“1~8”“8~12”“23~45”等区别演示用和学生分组活动用配备量;提供了“基本”和“选配”两种配备要求,配置方案突出选择性,兼顾课堂内外,考虑到地域差异。三是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标准。新《标准》不仅给出了部分仪器设备要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为仪器设备招标采购、质量验收、教学使用提供明确、可操作的依据,为仪器生产企业提供质量标准的引导,从而有利于学科教学装备质量提升。

发挥促应用的神器作用。为实验教学提供支持和引领,继续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同时在新《标准》的基础上,继续组织研发中小学实验教学核心实验目录,指导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仝志贤系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副主任)

有效保障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李春密 李子恒 秦晓文

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现行《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6-2006)》进行全面修订,并将各学科标准分别独立成册发布,物理学科单独形成《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9-2019)》,彰显实验教学装备的育人功能,更加突出服务教学的理念,注重创新驱动,坚持质量为先,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落实新《标准》,提升物理实验教学和学科教学装备的育人功能。实验教学过程是学生探索求知、体验创新的过程,是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对提高和开发学生创新潜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师应以本次义务教育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的颁布为契机,加强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好各类教学装备,转变教学方式,开发丰富多样的实验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实现育人功能。

利用新《标准》,突破物理实验教学的瓶颈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自主和探究性实验重视不够;实验器材在质量、数量以及功能等方面,不能满足物理实验教学及探究活动的要求;个别学校不开或少开实验课,存在开不足、开不齐、开不好等问题;实验教学方式不合理,存在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多媒体看实验、菜单式做实验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薄弱,缺乏批判性思维等问题。

新《标准》发布后,各地要立足于一线教学使用,激励初中物理教师利用好,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教学装备的作用,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效益和质量,推动物理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新台阶。

补齐短板,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规范的装备标准,是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支撑物理教学改革和师生安全教学的基本保障,是中小学校建设、配置、督导、评估的重要参考。新《标准》的实施将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进一步保障,改善因缺少器材影响实验教学的情况,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提升管理质量,为物理实验教学保驾护航。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要以新《标准》为依据,严格把好教学装备的质量关,为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环保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及实验器材的使用、管理制度,以配促用、以管促用,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装备使用效益,不断激发物理教师进行实验装备研究与实验创新的热情,倡导深度实验研究与创新,引导前瞻性实验装备创新推广,建立实验教学装备创新成果遴选、孵化、应用、推广机制。

(李春密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子恒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晓文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室主任)

开启化学教学装备新时代

魏锐

近日,教育部印发《初中化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20-2019)》,吸纳近十几年来我国化学教学装备研究与实践新成果,有力呼应当前素养导向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学装备的新要求,开启了我国化学教学装备的新时代,为中学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积极探索化学教学装备的新思路,从传统实验仪器配置向基于多元装备的综合性标准转变。突破了单纯规定配置要求的原有模式,在完善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既强调了立德树人、提升教育质量的价值要求,又强调了教学装备配备、验收等管理要求;既包含了装备的技术指标参数规定,又包含了实验等实践教学的应用建议,可以说是一部包含教育装备、价值要求、配备要求、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应用要求的综合性标准。

充分吸纳化学教学装备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现代教学装备的时代性。它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强调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功能,将“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学习器材具体细化为化学与生产、新型材料、水质分析与水处理、大气分析与空气净化、土壤成分分析等主题,遴选有助于主题学习与实验研究器材,对于在中学教学中探究可持续发展议题、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有力呼应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装备的新要求,凸显装备的育人功能,倡导“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引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旨在引导教师探索新型学习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注重从传授式教学向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项目式学习转变。

成为深化化学教学装备改革的新起点,开启化学教学装备新时代。围绕新《标准》开展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支撑教育教学的“标准群”。破解制约化学实验教学的瓶颈,真正实现化学实验、实践活动的素养培养功能。加强对化学教育及实验教学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加强装备对教学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实验装备创新,引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更新与变革。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教学装备工作,建立教学装备创新发展新生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快速发展,从育人目标、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必然要求教学装备快速发展,促进与课程改革步调相适应,甚至是在某些方面引领课程改革的方向。新《标准》将改变以往以10年为周期的修订节奏,拟通过持续研究开展持续修订,这大大有利于加快我国教学装备现代化进程,为整体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提供有力保障,让化学教学装备标准建设成为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魏锐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秘书长)

给地理教与学带来新活力

陈红

新修订的《初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22-2019)》日前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将有力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对原有的标准进行修订,是时代发展对教学改革的呼唤,也是国家培养具备地理核心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新《标准》修订的主要依据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基本原则包括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兼顾课堂内外、传统与现代融合和考虑地域差异。

新《标准》着力点是育人,注重人,即教师和学生,突出教学仪器配备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焕发出教学仪器设备的生命力。

按地理实践活动归类,使用配备的教学仪器所进行的地理实践活动分为地理观测、地理制作与操作、地理模拟实验、地理室内观察、地理野外考察、地理参观与调查等六大类别。各类地理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界定,学习场地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逐级提升。不同类别的实践活动体现出不同的育人价值。

与课程标准相对应,几乎每一项地理教学装备的配备和使用,都对应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或“活动建议”。例如,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是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中明确提出的;日影观测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这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

增加活动建议和目标,每项地理实践活动,不仅提供了需要配备的教学仪器分类代码、名称、规格、型号、教学性能要求、数量等,还增加了活动实施建议和活动目标,引导教师和学生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教学仪器设备最大效能,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唤醒教学仪器设备的生命力。

聚焦地理核心素养,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还没有涉及初中学段,但课程改革理念在不同学段是相通的。新《标准》具有前瞻性,每一项地理实践活动都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导教师在使用教学仪器设备过程中,既有当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目标,又有长远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满足国家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要求。

新《标准》注重以人为本,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在它的引领下,全国各地学校不断完善地理教学仪器配置,广大地理教师创造性开发多样化地理实践活动,这有利于中学地理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好奇心,促进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逐渐完善的标准将使教学如虎添翼,给初中地理教与学带来新的活力,绽放出更多的精彩。

(陈红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地理教研员)

助学生做自主的数学学习者

高丛林

为落实课标要求,配置适合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装备,有力支持和推动课程改革,满足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教育部组织专家修订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6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其中,《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7-2019)》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配置小学数学教学装备。《标准》的修订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配置以“学”为中心、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装备。

学生的数学认知应该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而主动建构起来,课程教材和教学都应提供多样化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自己的经验而获得数学意义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装备就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教师指导下运用配置的学具理解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结论。《标准》以现代知识论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挖掘隐性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数学教学注重将装备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课程标准倡导积极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与应用需要教师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理解,对教学过程有正确认识,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教学,需要教师有洞察力和创造力。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学装备,这是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凸显教学装备配置的多维价值。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推理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一些深奥晦涩的数学理论,对于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还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尤为明显。教学装备配置有助于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让知识建构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促进思维发展,发挥潜力与特质,培养数学学习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教学装备的配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使数学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可能,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以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一个层级到另一个层级的进阶,不是因为他获得了一个或一打结论,而是掌握了一组有序的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同化、顺应和学习迁移,以渐进方式相互依赖、支持,动手实践正是这些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借鉴国际学科教学装备配置优秀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学科教学装备体系,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丛林系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校长)

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郑鹏 沈善良

新修订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21-2019)》,是我国教学装备标准研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本依据,以现行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为基本参照,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基本遵循,以加强实验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

新《标准》具有与课程标准紧密联系,为教学服务,以育人为宗旨,突出实用性、环保性、安全性,着眼于未来教育,体系更清楚,描述更准确,要求更规范、具体等特点。

新《标准》对生物教育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促进教育公平,鼓励特色化发展。新《标准》全面考虑了城乡均衡发展实际,在新型城镇化下统一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化、均等化、一体化发展,从国家层面对农村及边远地区学校予以保障,均衡教育资源。同时,为配合课程可选择性,满足不同版本教材、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教学多样化和特色化需求,选配器材也为学校、教师自主选择提供了一定空间,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区县、不同学校教学需求。保障基础,求同存异。

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虽然以前的标准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新时代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推动了义务教育改革。新《标准》满足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旨在从硬件上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关键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教育教学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强化生命观念,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被生物新课程标准确定为三大核心理念之一。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推行探究式教学,进行多样的生物学实践活动是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最有效的途径。

生物学实践活动是生物学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生物学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手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探究或验证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新《标准》中生物学科装备的配置为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提供了可行条件,助力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培养,最终实现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新《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唤醒了教学仪器设备的生命力,标准化的教学装备将成为教师深化“课堂革命”的有力助手。

(郑鹏系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沈善良系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干部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06日第11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