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苦胆是不是何首乌(还敢这样吃吗)
鱼胆篇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鱼胆的胆汁内所含的氢氰酸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不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如杀鱼时不小心弄破鱼胆,鱼煮熟后味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地苦胆是不是何首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地苦胆是不是何首乌
鱼胆篇
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鱼胆的胆汁内所含的氢氰酸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不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如杀鱼时不小心弄破鱼胆,鱼煮熟后味苦。
一、病 例 介 绍
患者男,农民,36岁,因“上腹胀并尿黄、眼黄3天” 于2014年2月1日急诊步行入院。急性起病、病程3天;患者于2014年1月30日上午进食猪胆及鱼胆,于当日下午开始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尿黄如浓茶样,伴有眼黄、全身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伴稍许乏力、食欲无下降,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畏寒、发热。既往有肾结石病史、服药后结石排出(具体不详)。不嗜烟酒,无吃鱼生史,否认黄疸史。
入院后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镁、葡醛酸钠、茴三硫等抗炎保肝、利胆退黄治疗。于2014年2月12日出院,出院诊断:鱼胆中毒并急性肝衰竭、肾结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共随诊3次,复查肝肾功能正常。
二、诊 治 思 维
1.诊断 鱼胆中毒并急性肝衰竭。诊断依据:有明确的食用鱼胆史,食用鱼胆后出现腹胀、黄疸症状,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查肝功能示胆红素及转氨酶异常升高,故入院初步诊断鱼胆中毒并急性肝衰竭明确;入院后查CT提示肝脏炎症表现,甲型、乙型、丙型及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阴性,进一步排除病毒性肝炎,支持鱼胆中毒导致的肝损害。
2.鉴别诊断
(1) 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患者甲型、乙型、丙型及戊型肝炎病毒学检查阴性,从而排除急性病毒性肝炎。
(2) 溶血性黄疸:患者重度黄疸,胆红素明显升高,虽然入院后查G-6-PD 结果提示缺乏,但血常规Hb正常、与胆红素升高幅度不相符,且患者肝功能情况表现为重度肝损害、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平行升高,后复查血常规Hb均正常,故可排除溶血性黄疸。
(3) 梗阻性黄疸:患者重度黄疸,但无肝胆区疼痛、发热等胆道梗阻常见症状;查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平行升高,转氨酶升高幅度大,提示为肝损害性黄疸,故初步诊断考虑梗阻性黄疸可能性不大,入院后查肝胆CT结果也进一步排除梗阻性黄疸。
3.治疗 患者从服用鱼胆至入院时已超过48小时,故无洗胃指征。入院时查肝肾功能,结果提示肝损害而肾功能正常,故予药物抗炎护肝治疗为主,暂不行血液透析治疗。入院后第2天复查肝功能示AST明显下降、胆红素及ALT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肾功能正常,提示治疗方案有效,故予维持原方案治疗;后多次复查提示肝功能呈进行性好转趋势、肾功能正常,最后康复。
三、诊 疗 体 会
鱼胆胆汁中含有的毒素物质耐热且不会被乙醇破坏,故无论生吃、全胆烹饪或用酒送下,均易导致中毒,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及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病变,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在农村等卫生条件水平相对落后的地方,鱼胆中毒仍时有发生。鱼胆中毒重在预防,应加大卫生宣教。
鱼胆中毒极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故应在早期进行洗胃、催吐、导泻等治疗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并在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防治肝肾衰竭。
四、专 家 点 评
鱼胆中毒临床表现为以肾衰竭为主的多脏器功能受损,临床以肾功能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见。该病例在发病过程中无肾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变化, 实属罕见。
何首乌篇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一、 病 例 介 绍
患者男,54岁,乡村医生,因“乏力、身黄10余天”于2013年6月24日入院。 既往有“糖尿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史,否认“肝炎”病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长期服用格列苯脲降糖治疗。患者于2013年4月开始每日于烹煮米饭时加少许何首乌(每餐10余克),食用何首乌目的为保健强身,2013年6月14日开始出现乏力并出现全身皮肤黄染,伴有纳差、厌油,无明显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皮肤瘙痒,无腰痛,无陶土色大便,无酱油色尿。于2014年6月24日来医院就诊。门诊检查发现肝功能重度损害,以“肝功能损害查因”收入感染科住院治疗。起病以后患者精神、睡眠、食纳欠佳,大便黄,小便黄,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后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护肝及熊去氧胆酸胶囊退黄治疗,于2013年7月9日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30毫克/次,1次/天),并继续护肝治疗,2013年7月13日将激素治疗改为泼尼松片口服(35毫克/次,1次/天),并每周减量10mg/d,减量至5mg/d,维持1周后停用,2013年8月5日查肝功能恢复正常,出院后随访1年肝功能无异常。
二、诊 治 思 维
该患者既往无肝病病史,本次发病前无明显发热、腹泻、关节疼痛等急性病毒感染症状,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EB病毒及巨细病毒抗体均阴性,抗-HBs阳性、HBsAg阴性,均不支持“病毒性肝炎”诊断。
患者抗核抗体谱、抗ENA抗体谱、抗线粒体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故不考虑自身免疫相关肝病;腹部彩超未见明显胆道梗阻及扩张,发病时转氨酶升高较胆红素升高明显,不支持梗阻性黄疸。无发热、腹痛,血象不高,不支持胆管炎。患者年龄较大、血清铜及血清铜蓝蛋白正常,不支持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已服用格列苯脲降糖治疗2年余,本次发病前肝功能一直正常,患者肝功能恢复后再次改用格列苯脲降糖治疗,随访复查半年未见肝功能损害,故不考虑格列苯脲所致肝功能损害。
发病前有服用何首乌,剂量大、连续使用时间较长,综合分析考虑患者肝功能损害为食用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可能性大。
三、诊 疗 体 会
何首乌是一种常用的古老的中药,在现代医学及保健领域亦有广泛应用。目前何首乌广泛应用于降血脂、治疗便秘、乌发、护脑、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目前上市的含有何首乌成分的药品超过200种,一些药品在临床上使用频率很高,目前对何首乌功效的研究较多,但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常常被忽视。何首乌在保健领域存在滥情况,商家常盲目夸大其疗效、回避其毒副作用,近年何首乌引起肝功能损害屡有报道,需引起重视。
何首乌引起肝功能损伤与何首乌使用剂量大小及时间长短相关,这一观点被广泛认同。何首乌使用剂量每日应<12g,但一些伪劣药品及保健品为了增加疗效盲目加大何首乌剂量,故使用含有何首乌成分的保健品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情况较多见。本病例患者食用何首乌每天剂量远超过12g,且连续食用时间长,所以引起严重肝功能损害。我们在将何首乌这一古老珍贵的中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同时,应注意合理规范地使用何首乌,并正视其潜在的毒副作用。
四、专 家 点 评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是常用的中药,可安神、养血、活络、消痈,中医用于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目前大量保健品中都添加该药。但何首乌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该药含有毒性成分蒽醌类,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量长期服用可导致皮肤过敏、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该病例超量、长期使用何首乌,用药时间达3个月,引起肝功能损害,是典型的何首乌致药物性肝炎,本病例临床资料收集齐全,排除了病毒性、自身免疫性、先天性及阻塞性肝病。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对基层医生正确使用何首乌,重视预防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警示和鉴别意义。
本文由小编摘自 任红主编的 《肝脏疾病疑难与经典病例》一书,内容略有改动。
《肝脏疾病疑难与经典病例》共包含67例肝脏病病例,以肝脏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兼顾少见病及疑难病。内容上以完整临床病例描述为主线,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体征、症状为切入点,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注重病案与学科新进展结合,并特邀数十位全国知名的肝脏病学专家主审和点评,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肝脏病相关临床问题。书中每个病例均体现了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思维和治疗原则,讨论病例的相关知识点及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