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

国演义电视剧第75集《六出祁山》,诸葛亮和魏国军队对峙之时,为了让自己的粮草可以快速到达战场,不至于士兵饿着肚子打仗,曾发明出了一个神秘物件“木牛流马”。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1)


《三国演义》的第一百二十回回目叫做,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这一回说明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最主要的还是发明了一种新式的运输工具,叫做木牛流马。关键是这种运输工具解决了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并且相当先进,完全不使用能源作为依赖。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2)

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是给《三国志》作注的人,也是在他的手上,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一知半解。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3)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 的下面的两个 孔中 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4)

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

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5)

然而当我们翻开公认的正史之时,说“木牛流马”是无根瞎扯的人,会被狠狠地打脸,且是打的啪啪啪的响。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6)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明确的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在战场上出现的不吃不喝还能托东西的“木牛流马”、如同“机枪”一样,可以持续火力输出的“连弩”,都是诸葛亮想出的点子。

同时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木牛流马”还并非是“孤例”记载,不止《诸葛亮传》一处提到了它。《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后主传》之中,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草,解决他跟司马宣王对峙之时的后勤所需,为他长期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7)

由此可见“木牛流马”并非是三国演义杜撰的,在三国那个年代,确实出现了“木牛流马”,且真的是在战场上,解决了军需问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省时、省力工具。

不过若从史料的角度出发,“木牛流马”这个类型的工具,并非只是在三国时期出现,早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就已经有人把他琢磨出来,并让后人津津乐道。

诸葛亮因为什么才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8)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木牛流马历史上确实存在。但由于古人莫衷一是的历史记载,现代人也没法搞清楚它本来的样子,所以,如今的科学界也难以给其定性,更别说解释其原理,一比一还原复制一个出来了。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会给出我们更多的线索。这项失传已久的中国古老智慧,总会大白于天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