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历史上牺牲人口最多的战争都是发生在20世纪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虽然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了也曾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但法国历史上死亡人口最多的战争却并不是两次世界大战,而是发生在公元16世纪的一场内战,这场内战总共造成了差不多300万法国人死亡,差不多占当时法国总人口的1/5左右,比两次世界大战加起来的190万人还多110万人。那么当时法国人内部究竟产生了什么矛盾?为什么会爆发如此惨烈的战争呢?


天主教与新教矛盾的激化

看到这个小标题,许多朋友应该已经知道,这场法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就是法国宗教战争了。而这个宗教战争的起源,就是同属基督宗教的两个教派,也就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

在公元1517年之前,整个西欧地区所有人基本上都是天主教徒。但在公元1517年,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开始出现,也很快传到了和德意志相邻的法国。当时,法国王室虽然也有意通过宗教改革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但因为在公元1516年法国王室已经和罗马教廷签约,取得了对法国境内天主教会财产课税的权力,所以法国王室无须像北欧和德意志各邦国王室一样,通过改信新教来控制教会财产。因此法国的官方基本上还是留在了天主教阵营。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1)

当时法国宗教形势,紫色为新教,灰色为天主教

但在公元1536年,法国人加尔文移居现代瑞士境内的日内瓦,创立了新的新教教派加尔文宗。而因为他法国人的身份,再加上他向周边大量派出教士,所以他的教派很快在法国境内有了显著增长。到公元16世纪中叶,法国人口中有差不多10分之一的人成为了加尔文的信徒。而在法国,这些人被称为了“胡格诺派”,也就是结盟的意思。

而到公元1559年,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长期战争告一段落。此后西班牙的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也有不少来到法国,而他们认为加尔文教会属于异端。双方很快在各自占优势的区域开始捣毁对方的教堂,抢占对方教会的财产。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2)

继位时仍是少年的弗朗索瓦二世

而在这种背景下,公元1559年只有16岁的弗朗索瓦二世成为法国国王,并和法国的传统盟友苏格兰王室联姻,迎娶了苏格兰玛丽一世为妻。在此之后,以玛丽的母系家族,也是法国著名的贵族世家吉斯家族对法国朝政就有了很大影响力。而吉斯家族是天主教的热切支持者,所以在这个时期法国官方对新教的打压加剧。

而此时法国南方有个支持新教的贵族孔代亲王路易成为了新教胡格诺派的首领,他很快组建了一支大约2000人的秘密军队,想通过政变要劫持当时居住在法国中西部城市昂布瓦斯的法王弗朗索瓦二世,“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控制法王使胡格诺派能够控制法国。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3)

法国王太后德·美第奇

但不久之后,他们的计划泄漏,吉斯家族很快将法王转移至一个重兵把守的城堡,并击败了胡格诺派秘密军队,之后大量胡格诺派信徒被逮捕乃至处死。法国国内的教派冲突迅速升温。尽管在此期间摄政的法国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曾经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敕令想缓和两派之间的矛盾,但都没有成功。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4)

描绘瓦西事件现场的画作

公元1562年3月1日,大约500名胡格诺派信徒在法国东北部小镇瓦西举行集会,但他们举行集会的场所却是前文提到的吉斯家族所拥有的一个城堡区域内,而吉斯公爵弗朗西斯得到消息之后,派自己的手下布洛斯带着几百名宪兵和一些天主教徒前往阻止,但布洛斯在尝试进入集会地点时却被胡格诺派守门人阻止,之后双方很快发生冲突,而布洛斯带领的宪兵很快压倒了胡格诺派,结果导致大约50名胡格诺派信徒被杀。而这一事件成为了法国宗教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血腥的法国内战

在此之后,胡格诺派新教徒迅速在孔代亲王的率领下采取了军事行动,在4月2日攻占了法国重要城市奥尔良。之后其它地区的胡格诺派也纷纷效仿,对法国多座城市发起进攻。而在此前后,双方在图卢兹又爆发了激烈的街头群殴,总共导致3000人死亡。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5)

胡格诺派在里昂劫掠天主教堂场景

在当年12月,最早率领胡格诺派起事的孔代亲王被吉斯家族俘虏,但在公元1563年2月的奥尔良围城战中,吉斯公爵弗朗西斯又被胡格诺派打死。这时法国王太后德·美第奇出面收拾残局,让双方达成了一个停战条约。此后,法国王室为了团结国内的不同教派,曾联合各派在公元1563年将英国从其在法国最后的领地之一勒阿弗尔逐出,希望通过与共同的敌人作战弥合两派的分歧。

但不久之后,两派之间又因为胡格诺派在一些地区尝试拆除天主教塑像而冲突再起,此时的法国国王查理九世表态支持天主教徒,之后胡格诺派再次尝试劫持法王,并夺取了一些法国城市的控制权,还在法国城市尼姆对天主教徒进行了屠杀。但胡格诺派掌控法王的举措再次被挫败,此后双方战事重启。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6)

双方海战场景

而重新开战后胡格诺派引入了大量外援。在战事爆发不久,同样信仰新教的荷兰君主威廉一世就率领荷兰军队攻入法国,支援胡格诺派。但威廉一世介入法国宗教战争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讹钱,所以他的军队在得到法国王室向他们支付了一些金钱之后很快退兵。

但在此之后,胡格诺派得到了德意志一些新教公国和英格兰的强力支持。德意志公国为其派出了大量雇佣军,支持其作战。而英格兰伊丽莎白女王则为其提供了大量军费。天主教派方面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西班牙、教皇国和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公国的支持。

在公元1569年3月16日,胡格诺派重要首领孔代亲王路易战死,之后胡格诺派军队由将领德科利尼率领,在战场上逐渐陷入被动。但支持天主教派的法国王室此时债台高筑,也无力发动进一步攻势,最终双方在公元1570年8月再次达成停火协议。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7)

胡格诺派重要领导者德科利尼

而此次停火之后,法国王室对待双方的态度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查理九世与德科利尼等胡格诺派首领很快结盟,但太后德·美第奇却对德科利尼等胡格诺派首领与英格兰和荷兰等新教国家结盟感到非常担忧。但当时无论怎样双方名义上是实现了和平,所以肯定也要做出一些彼此亲善的姿态,这也就包括联姻。

公元1572年8月18日,一名天主教公主玛格丽特和一名新教王子亨利在巴黎举行婚礼,所以双方的许多贵族都来到了巴黎参加这次婚礼。不过在给儿子准备婚礼期间,男方新教派王子亨利的母亲胡安娜三世在6月9日死去。她死之后,胡格诺派很快指责是法国王太后德·美第奇把她给毒死了。而在婚礼过后的8月22日,胡格诺派重要首领德科利尼又在巴黎街头遭遇枪击,激起了胡格诺派更大的愤怒。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8)

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场景

此后,巴黎天主教徒普遍认为胡格诺派即将发动报复。两天之后,天主教派的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和他的支持者先发制人,将德科利尼和他的一些亲信杀死。在此之后的五天时间里,巴黎天主教徒对胡格诺派信徒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而亨利九世见势不对,很快转变态度,说是自己下令攻击胡格诺派,以挫败其政变企图。在随后几天,对胡格诺派进行的屠杀席卷了整个法国,现代估计在大约5天时间内,在巴黎大约有2000名胡格诺派信徒被杀,而在全法国死亡的胡格诺派信徒则可能达到了1万人左右。这一事件在后来被称为了圣巴多罗买大屠杀。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9)

双方激烈近战场景

而此后双方也很自然战事重启,但新教派在之前的事件中损失了大量领导者,所以实力明显受到影响,很快败下阵来。此战过后,大量法国的新教徒逃亡到了其它国家,或者转信了天主教。在法国境内只剩下了3座城市允许胡格诺派活动。

3个亨利演绎的戏剧性结尾

但仅仅过了一年,查理九世就和自己的弟弟法兰索瓦闹翻,之后胡格诺派很快开始聚集在法兰索瓦身边。不久之后,又尝试发动暴动,试图解救在圣巴多罗买大屠杀之后被囚禁的两个亨利,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场婚礼的新郎亨利和新一代孔代亲王亨利。双方战事重启,而此后不久,法王查理九世也病死了。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10)

亨利三世

之后,查理的另一个弟弟亨利(跟前文提到亨利都不是一个人)继承了王位,成为亨利三世。但因为遭遇将领叛变等事件,亨利三世在战争中被胡格诺派逆转,最终被迫重新向胡格诺派做出了许多让步。而这些让步又招致了吉斯家族的强烈不满,他们很快联合其它一些天主教贵族,组建了一个天主教联盟,并和西班牙结盟,与受到了英格兰和德意志邦国支持的胡格诺派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而在此之后,法国的宗教战争经历了一个非常戏剧性的转变。在公元1584年,亨利三世的弟弟死了,而他自己又没有子嗣,所以此时他的法定继承人变成了前文我们提到过的那位婚礼新郎,也就是信仰新教的亨利。而在中世纪的欧洲,这种继承顺位在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压倒一切的,因此双方的宗教分歧也很难将其改变。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11)

吉斯家族的亨利遇刺后场景

但这是吉斯家族所领导的天主教联盟完全无法接受的,所以就要求亨利三世剥夺新教亨利的继承权,但亨利三世这样做却也面临很多困难,所以双方很快发生了许多矛盾,亨利三世甚至在公元1588年之后失去了对巴黎的控制权。而在不久之后,亨利三世派人暗杀了吉斯家族的首领(也叫亨利)。但在第二年年初,之前在法国王室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定海神针作用的太后德美第奇去世。在当年8月,亨利三世本人又被吉斯家族暗杀。而他在临死之前当面叮嘱要继承他王位的新教亨利,希望他为了法国加入天主教阵营。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12)

亨利三世遇刺场景

不过新教亨利登基成为亨利四世之后仍然信仰新教。但这样也就使他没有得到广泛承认。而天主教联盟则自行拥立了一个国王查理十世,双方再次陷入内战。但因为当时天主教联盟非常依赖西班牙的支持,所以西班牙军队当时随意进出法国领土,招致了法国人的强烈不满,也因此逐渐失去了民心。

而亨利四世虽然多次击败天主教联盟的军队,但因为他是新教徒的身份,所以他的军队也遭到了法国多数城市的誓死抵抗。甚至在巴黎被他的军队围困陷入饥荒,饿死多达4至5万人的情况下也始终拒绝投降。因此从公元1590年到1593年,法国宗教战争又进入了异常惨烈的3年僵持期。但在此期间,法国天主教派内部各派也分歧严重,无法选出得到各方接受的国王。

法国有什么内战(法国惨烈内战激战36年)(13)

亨利四世率军进入巴黎的场景

而亨利四世到此时意识到新教身份是自己最终取得胜利的唯一障碍,所以在公元1593年决定改信天主教,而在此之后法国各地对他的抵制迅速消除,他的军队在3月22日顺利进入巴黎。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亨利四世迅速击败了天主教联盟,驱逐了西班牙军队和耶稣会教士,最终统一了法国。持续了长达36年之久,导致300万人死亡的法国宗教战争最终结束。而亨利四世在战后给予了胡格诺派继续在法国存在的权力,但却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而在公元17世纪到18世纪,胡格诺派最终在法国衰落,法国最终成为了比较纯粹的天主教国家。当代法国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比例占58%,信仰新教的人口占3%,信仰其它宗教的人口占4%,35%的法国人无宗教信仰。(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