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里的光亮(微尘里的光芒)
民国时期,不仅有时代的交锋,还有学术的锋芒,其中涌现出了以胡适、陈寅恪、王国维、蔡元培等为代表的民国文人,更是让这个时代充满了思想的交锋与对流刘克敌先生新著《民国学风》所记录的,正是这一时期这些文化大师们的群体往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晨曦里的光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晨曦里的光亮
民国时期,不仅有时代的交锋,还有学术的锋芒,其中涌现出了以胡适、陈寅恪、王国维、蔡元培等为代表的民国文人,更是让这个时代充满了思想的交锋与对流。刘克敌先生新著《民国学风》所记录的,正是这一时期这些文化大师们的群体往事。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刘克敌就关注民国文人与文化问题,尤其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级人物,所以他才能如数家珍般将这些文人的学术观念、思想内蕴细细体现在字里行间——他将深邃的文化底蕴倾注于日常的叙事之中,通过探寻文人的日常交往、日常起居等,进一步研究他们普遍生活模式下所投射的文化风骨与翰墨风雅。毋庸讳言,文人在创作之余也面对着生活的考验,会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烦忧,也会因版权费而对簿公堂,更会因处境困窘而受人救助……在热闹喧腾的烟火气息中,他们丰满而生动。
在大量的信件与日记中,我们似乎能窥见刘克敌先生的深意——他藉对私密性的材料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得出了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结论。如作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先生,他在1925年被清华聘任之时,其实尚在德国留学。他留学欧美多年,既没有取得博硕士学位,也没有发表有重大影响的论著。迄今我们看到的陈寅恪最早发表的具有学术意义的论文,不过是1923年刊登在《学衡》上的《与妹书》(节选),寥寥数百字而已。而其他三位导师的名声与威望却远超于他。但正是这位看似默默无闻的读书人,却受到了吴宓、赵元任等学者的大力褒赞——显然,这是旧时文人对于“博学知服、虚己从善”学风的认同与贯彻。若非如此,恐怕陈寅恪任教清华一事就困难重重了,更不用说形成“四大导师”聚首清华的盛况了。因此,当我们以“民国”的形式观察整个时代,总能知微见著,以小见大,更易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带领读者重温民国学风的同时,刘克敌也让我们看到了民国大家们身上的特质,尤其体现在做人的大节上——如居心的正直、对国家的忠贞、“民胞、物与”的胸怀、“无我、无私”的风度以及“仁以为己任”的抱负。诚然,他们是不尽相同的个体,会因论点不同而剑拔弩张,甚至因为学术争议而分道扬镳,但他们真正令人钦佩的,正是他们始终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坚持,毅然走向不同的路途。尽管很多时候“道不同不相为谋”,就像胡适与梅光迪等友人之间关于白话诗的分歧,竟然催生出了一场新文学的革命。刘克敌认为:“与其说是和两人的文学观念不同有关,不如说和他们两人都具备的不服输和争强好胜性格有关。只是胡适相比于多少更趋于空谈的梅光迪,更愿意深入思考也更愿意做一些具体的实践也即尝试写白话诗,所以辩论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可想而知。”事实上,从信件中不难发现,胡适与梅光迪就“文学革命”的看法在一开始是一致的,只是他们个人性格上的差异造就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史上的改革。在本书中,胡适与梅光迪之间的文学之争尤为精彩,即便一方注定是历史的逆流者,但个体间的偶然小事其实也能成为触发历史进程的种子,如此看似随意其实精彩深邃的哲学思辨,或许能让人更全面地看待当时知识分子各自的成长之路。
鲁迅曾在病中的日记中如是说:“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待民国的文化大师们,褪去了“神化”色彩的他们反而更具真实的温度,“困惑”与“彷徨”亦伴随了他们一生。当回到“历史的现场”,“民国”这个让人陌生的字眼显得分外寂寥。马一浮早年便相继失去了家人,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吴虞一直偏居四川,极其恶劣的人文环境与生活环境让他十分压抑,还有鲁迅和钱玄同那段有名的关于“铁屋子”的对话,说明鲁迅内心始终还是悲观绝望的,但是他们依然寄情文学,将喧嚣撇于身外,以笔墨增添了风花雪月的情怀。《民国学风》虽解读的是文人的生活个案,但也提供了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变革史的全新视角,让人在走入文人心灵世界的同时,触摸历史的不同维度。从走向大师到走近大师乃至走进大师的内心,该书显然为读者指出了一条曲折但可能是正确的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