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

再见,莱师

◎张涛

尽管已经过去三十年,但一听到“莱阳”两个字,仍会从心底莫名地产生一种亲切感。爱上莱阳,无关风月。爱上莱阳,是因为这座小城里有一所名字叫作“莱阳师范”的学校,是因为这所学校里有一个叫九Ο一的班级,是因为这个班级曾经生活过一群挥斥方遒的少年和他们共同演绎过一段让人眷念的青梅往事。

李宗盛在《漂洋过海来看你》中写道:“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飘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是的,我曾在梦中无数次回到你的面前,无数次走进教室、翻开课本聆听师长的教诲,久久不愿醒来。而今再一次站在你的门前,却不知如何称呼你。母校?普通的无法表达我的情意,恋人?似乎又别离的太久。挚友!你是我生命中永远无法忘怀的挚友。今天,我带着恋恋风尘似远方的游子,你矗立在这里等待故人的归来。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1)

虽然校门口两排高大的水杉已经不知所踪,图书馆阅览室总务处体育组那几排平房已经拆除,成了靓丽宽大的塑胶操场,但我依然会从路边的树、墙角的砖、花坛的草中找寻到那些往日的影像和气息。独自漫步,满园的花香伴随着芳草清新的朝气沁入心扉,往事如繁星如微风般忽隐忽现断断续续,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青春飞扬的日子跨过岁月的长河迎面而来:传达室几个同学在寻找那封期待已久的远方来信,怡神园三三两两的在游玩中印证着生物课上的知识,紫藤架下有的低头阅读有的窃窃私语,甬路两侧黑板报前有人在描绘山河有人在激扬文字,篮球场上在奔跑、在拼抢、在投篮,原来那是303和304两个男生宿舍的友谊赛,边上还有几个女同学在助威呐喊......一切依如从前,仿佛从未消失、从未离散。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2)

教学楼东路两边的法桐整齐排列,像极了军训时队列操练的我们,树干粗壮枝叶葱茏,道路也显得狭窄了许多。树冠已经变成一排排遮阳伞,遮住了阳光、挡住了风雨,象慈爱的师长守护着静谧的校园。办公楼与教学楼之间是四块方方正正的绿地,冬青围绕着四周,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花草草:芍药、牡丹、榆叶梅、贴梗海棠、白丁香、樱花、石榴……楼前甬路原来是用灰色水泥砖铺成,现在全部换为大理石板材,显得富丽大气而不张扬,这里是我们课间操列队、休闲打羽毛球的地方。边上原来是一排矮矮的刚高过一楼的窗台扁松,夹杂着几棵石榴树,如今已经成长为齐楼高的大树,爬过了三楼的窗户。抬头仰望,仿佛又看到那些曾经在窗前远眺的身姿、凝望的双眸,那些依着窗栏沐浴阳光读书的女孩,小小的窗台像是一架相机的取景框,把彼时平淡的生活映入了经年的时光,深深保存在脑海的底片中。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3)

九Ο级一班的教室就在二楼的最东侧。拾级而上,呼吸蓦然急促,一切倏然安静,静得只能听到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动声,我紧张地双手捂住胸口,怕心跳出来。越来越走近教室,脚步愈发的无力,我只能扶着栏杆挣扎着。走廊里落满了灰尘,每天都要整齐排列在走廊两侧练粉笔字基本功的小黑板,像蒲公英种子般跟随着每一个莱师学生进入了千万个教室。尘土与凌乱掩盖了当年的辉煌,为什么没能保留住这所有着百年文化积淀的学校?这是萦绕在每个学子心头的疑问。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4)

九Ο级一班的铭牌已经消失多年,那些未曾留意的青春与锦瑟年华,透过教室门上的玻璃,映照在斑驳的时光里,那些我们一起哭过、笑过、疯过、闹过的身影,那些嬉笑声、合唱声、吟诵声和老师们的讲课声,跃然于讲台前、课桌上、走廊里......一次无意的回眸、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张羞涩的饭票,甚至是一次莫名的争执,从四面八方的记忆中走出来,回响在这空荡荡布满灰尘的教室里。三十年前最平常的学习时光又重新出现在这间承载着三十七位同学的教室里,一切再次活跃起来。原来时间并不会真的淡忘一切,相反的,有些人有些事随着年月的增长,反而会让你念念不忘,历久弥新。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5)

多数人的位置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第一排是素梅同学和弦同学,第二排是梅娟同学和小立同学,第三排是我和老宫,第四排是英慧同学和老安,最后一排是光亮和鹏同学。英慧同学是我的二姐也是文选课代表,经常纠正我普通话的发音,每月最后那几天总是偷偷塞几张饭票给我。安同学的对象是二班的老高,同学聚餐时他一直喊安同学为老安,老安高大憨厚叫我的第一句话总是“老乡”。光亮同学总爱锁着眉头沉着脸考虑事情组织班级活动,在我们新生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没人敢报一万米长跑时,他不仅报名而且坚持跑了下来,做为班长确实敢拼敢争。鹏同学是招远人,稍显弯曲的脊背不修边幅的脸庞和厚厚的眼镜片,建东同学总爱形容戴这种眼镜的男同学叫“小眼鼓鼓”。梅娟同学我最爱听她那略带鼻音的说话声和撇嘴时的神态,小立同学走路总是上身挺直急急火火。同桌老宫同学是古道热肠爽直率真的体育达人,运动会1500米冠军,我原来身体素质是非常差的,第一学期测试1500米的时候全班倒数第四。后来在他的带动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1500米的成绩达到了5分7秒满分。张弦进入教室眼睛总爱盯着地面,很少到我们后几排来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素梅同学个子不高嗓门不小,总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是与我实习时统领一个班级的搭档。秀显同学是另一组的一号桌,帅气的小姑娘短短的发型,被女生称为“小伙”,馨香也是海阳老乡,一双大眼睛总爱抿嘴笑,说话细声细语不紧不慢总是一幅羞答答的样子。印象最深的还是郝同学欢快的笑声、一摇一晃的马尾辫和那轻盈灵动的舞姿。还有独属于我们九0级那套火红的没有一丝杂色的校服,胸前和屁股上都印上了班级和学号,第一次穿红色运动服,至此爱上了红色。

毕业离校那天,画板和调色盘被我放在了教室后面没有带走,我无法潇洒地作别西天的云彩,也做不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我是个非常念旧的人,每一次告别都满含泪水,每一次回忆都充满怀念,就让它们代替我继续留在这个教室中吧。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6)

多少旧物依然,只是故人不在,恍惚中不知今夕是何夕?四季能够轮回,可青春不会重返。窗外,石榴树的叶子迎风舒展,片片叶脉中镌刻的往事也随风吟唱。楼下,乒乓球台安静地矗立,边上的草地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树上的叶子生了又落落了再生,打球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它是否依然在等待曾经的你我。烟月不知人世改,桃花依旧笑春风。

依然能够记起鲁世才老师的样子,话语短促相貌憨厚,在学校前两年几乎没有交集,毕业前夕与丛倩老师一起带我们去乡下学校实习,从开始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到后来河同水密不分彼此,月余亦师亦友的交往,他们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毕业时鲁老师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了一段话,至今难以忘怀。这段话像一盏希望的明灯,在我遭受挫折时、前途迷茫时、将要放弃时一直激励着我,鞭策我努力前行。每一个努力的莱师人都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多年以后有的成为业务骨干、有的成为教学能手、有的成为学校中坚,许多岗位许多行业都有莱师学生的身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来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为自己是一名莱师人而自豪,也让莱阳师范因为有了我们而骄傲。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7)

初中时我向往的是牟平师范,身边许多老师毕业于那里。中考填报志愿时,在牟平和莱阳两所师范中反复犹豫过,后来将莱阳师范做为第一志愿、牟平师范第二志愿。人生其实就是那么一两次犹豫决定的。感谢这次犹豫让我进入了莱阳师范,感谢命运安排我们在一起共同度过了三年的青春。

汪国真在《青春》中写到: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如今校门内侧两排高大的水杉消失了,办公楼和教学楼也开始拆除了,人来人往的昔日辉煌也不复存在了,留给我们可以追思的旧迹已经消失殆尽,青春无法往复,这座校园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留下的只有我们心中那座小城莱阳和小城里那所名字叫做莱阳师范的学校。

生命中,遇见过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淡了。旅程中,留下过多少故事,听着听着就散了,唯有这三年的时光,却一直在脑海中回响,挥之不去。岁月蹉跎带走了青春和靓丽的容颜,带走了太多的不舍和留恋,当岁月渐渐老去,当沟壑爬上脸庞,当回忆遗忘了青春,我会把这段时光藏在相册里、印在脑海里、写进文字里。

谢谢你,莱阳师范!谢谢你,尊敬的老师!谢谢你,亲爱的同学!谢谢你,那个努力的自己!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张涛再见莱师(张涛再见莱师)(8)

作者简介

张涛,烟台海阳市人,毕业于莱阳师范,长期从事教育财务工作,烟台散文学会会员。厚道善良、自信坚强,喜欢行走于天地苍穹间、采菊篱下淡若清风的生活方式,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用纸笔山色记录登山和跑步中的见闻和感悟。

壹点号烟台散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