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张爱玲的命运(民国才女张爱玲情爱故事)

才女张爱玲的命运(民国才女张爱玲情爱故事)(1)

张爱玲和让她走上中国文坛顶峰的小说缩影

自古才女多磨难,一代情事痴后人

张爱玲的影响历经半个世纪而不衰。她的生平本身到底潜隐着怎样的魅力,以及她的作品到底写出了怎样的情愫,才如此扣动不同空间的中国人的心?

旷世才女张爱玲以她的生花妙笔字写出了一部部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她漂泊一生的两次爱情本身就是一部写不尽的书。

相见欢

1944年。上海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5室。

张爱玲一个人立在黄昏的阳台上,暗自伤神。一阵不疾不徐的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张爱玲向屋里走去,她听见姑姑温厚的声音问道:“你找谁?”

门外传来一个男子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想见张爱玲先生,我是从南京慕名而来的读者。”

姑姑没有回答,看着张爱玲。张爱玲轻轻摇摇头。姑姑只好说:“张爱玲身体不舒服,这个时候不见客。”

隔了片刻,一张白色纸片从铁门的送信口塞了进来,姑姑伸手接住了,交给张爱玲。她定晴看时,但见上面写着电话号码和地址,落款:胡兰成。

胡兰成。张爱玲愣住了,她知道这人,还为他出狱而奔波过。怎么,他出狱了,来拜访她?

张爱玲轻轻拧开房门,楼道里空无一人。张爱玲靠在墙壁上,有些怅然若失:胡兰成,听说是个才子呢。却错过了相见。

和张爱玲朝夕相处的姑姑察觉到了她情绪上的微微失落,问道:“爱玲,你认识他吗?”张爱玲摇头。姑姑斟酌着用词:“好像是个政界人物,为汪精卫做事的?”

张爱玲还是不作声。什么政治不政治的,她可不关心。然而看到姑姑隐隐有些担心的神色,张爱玲说道:“姑姑不用多虑。胡兰成担任过《中华日报》的主笔呢,他来,想必是喜欢我的文章,哪里会牵扯到政治上去?”

张爱玲心里暗暗有了决断。“姑姑,我想,是不是应该回访一次,毕竟是从南京远道而来的。”姑姑沉吟了片刻,就同意了。

这一夜,竟有两个人无眠:胡兰成和张爱玲。

第二天,张爱玲如约前去拜访了胡兰成。

美丽园的客厅里,胡兰成期待着张爱玲。自从一年前读过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后,便有一种“茫茫天涯,忽遇知音”的狂喜。张爱玲的名字也从那时起刻在了他的心中。不断还未与张爱玲见上一面自己就被汪精卫关进牢房,更未料到,在他受人排挤、落难时,素不相识的张爱玲为帮他救他而出力、费心……想到这里,胡兰成的眼角竟有些湿润。

门铃响了,张爱玲被佣人引进了客厅。张爱玲抬眼望去,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站在客厅中央,身穿细布长衫。终于见面了,见他气宇轩昂,卓而不群的神态,张爱玲有些心动的感觉。

胡兰成看到张爱玲亦是一惊,心里却想,她与他认识的其他才华超群的女作家完全不同,神态疏朗,沉稳而令人不可亲近。

四目相对的刹那,二人望着对方的瞳仁,生命与生命十分地亲近。对于胡兰成与张爱玲而言,彼此猜了许久的谜终于揭晓了,彼此一眼洞悉了他们生命中相似的六根六尘。

半生缘

不知不觉间,张爱玲走进了姑姑的卧室,姑姑说:“他走了么?”张爱玲点点头,说:“他离婚了。……刚才向我求婚,……我怎么办,姑姑?”

姑姑也很意外,她原以为胡兰成与张爱玲之间,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的成分要重一些,胡兰成又生性风流,这段恋情大概不会有什么结果。然而,胡兰成 竟然离婚了,并向侄女求婚,她心中既喜也忧。喜的是,爱玲终于有了归宿;忧的是,日伪的统治似已不长久,侄女嫁给一个汪伪政府官员,前途险恶。

姑姑望着她,她知道张爱玲主意已定,便真挚地说:“姑姑祝愿你们幸福。”张爱玲不禁哽咽了,她也希望他们两人可以白天到老。无论怎样,胡兰成终于要属于她了。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胡兰成来了。

张爱玲深情地望着他,眼里满溢出来的喜悦,在她身上化为万种风情。他们二人相对无言,执手相看。张爱玲朱唇轻启,问:“兰成,咱们的婚事怎么办呢?”

胡兰成沉吟着,日本战败的命运他早有预测,日本本土一旦丢失,日军在亚洲战场上必定全线溃败,汪精卫政府也将彻底垮台。到时,他的命运会怎样呢?一向有无根之感的胡兰成,更加感到前途莫测是。

他暗自叹了口气,说:“时局紧张,我的命运很难说,一旦大难来临,恐怕会连累你。--我想,暂时委屈你,咱们就不举行婚礼了,只以婚约为定。你以为如何,爱玲?”

张爱玲的视线模糊了,他把她放在第一位,如此为她着想,她点点头。

八月的蔷薇,恣意绽放了满架。是适合婚礼的季节。

上海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5室。张爱玲和胡兰成在这里秘密签订婚约。除他们两人,张爱玲还约了好友炎樱来作为媒证。

屋里气氛很庄严,三人都端坐着。张爱玲提起笔,略加思索,写道:“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

胡兰成从她手中拿过笔,接着写:“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3岁。

婚后的张爱玲陶醉在胡兰成的爱情中,尽情享受着生之乐趣,却不知她凭借一本《传奇》已经跃上了上海文坛金字塔的顶峰,而她也成为一位红得发紫的女作家。

和胡兰成在一起时,张爱玲柔情似水。有时,他们正在谈话间,张爱玲突然会要胡兰成叫她的名字,胡兰成了解她的脾气,顺从地唤一声“爱玲”,她就又惊又喜地答应:“啊?!”

清晨睡醒时,她却好像仍在梦中,温柔又感伤地看着胡兰成,紧紧追问他:“你的人是真的么?你和我这样在一起是真的么?”一定要胡兰成回答她。胡兰成回答不出,问她:“那么我与你在一起像什么呢?”张爱玲微笑着,说:“你像一只小鹿在溪里喝水。”

胡兰成是她的情人也是她的“父亲”。当她对他做出小女孩姿态的时候,潜意识里,她是在寻找从未尝过的父爱滋味。

天气骤然冷了下来。张爱玲惊觉,已经11月了。

胡兰成被日本人召去了,张爱玲有一丝不安的预感。傍晚,胡兰成回来了。

张爱玲急切地拉住他问:“怎么样,兰成?没出什么事吧?”胡兰成深深吸了口烟,说:“日本人派我到武汉去办报纸,要我尽快动身……”

张爱玲跌进胡兰成的怀里,剧烈地颤抖了一下,语带哭腔说:“别去,兰成!不要离开我!”

胡兰成心里也乱了主意。他知道张爱玲爱他,但做梦也没想到她爱他到这种程度。可是……这是绝对不行的。他不能为了她放弃他的前程。日本人让伪军政部长叶蓬带部队去湖北,权当湖北主席。但言明在先,要叶蓬听胡兰成的指挥,一切以胡兰成为首先考虑。

巨大的诱惑摆在胡兰成面前,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人,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他缓缓开口说:“不要伤心,爱玲。我也不是从此不回来了。”张爱玲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胡兰成明天就要走了。

多少恨

胡兰成到汉口后,接办了日伪《大楚报》,他自任社长。大楚报社在汉口,胡兰成等人住进了汉阳医院楼下的两间大房子里,邻居全都是年轻的护士小组。不到一个月,他就爱上了17岁的小护士周训德。

1945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

张爱玲立在窗前,眼光如醉。胡兰成要回上海了。小别胜新婚,他们分开好几个月了,想到重聚,张爱玲能不心醉。

昏黄的灯色,似曾相识。两个人对坐,悄然灯下。

胡兰成只觉心慌意乱。跟张爱玲在一起,自然快乐。但张爱玲太出色了,出色得令他有时竟要仰视。而在小周面前,他不仅仅像是一个男人,而且更像一个英雄。

其后的几天,张爱玲见他神色恍惚,愁眉深锁。张爱玲擅长察言观色,知道他心有隐情,为什么呢?难道是他又有“艳遇”了吗?她清楚地知道,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

张爱玲轻咳了一声,说:“兰成,你有什么心事不能告诉我吗?”胡兰成想要辩解,但是一转念,能瞒到什么时候呢?他索性不顾一切了。

“是的,我爱上了一个女子,在汉口。”张爱玲怔住了,虽然这个答案在她预料之中,但她仍感到心口被戳了一刀似的痛。

胡兰成走的那天,张爱玲没有送他。人去屋空,张爱玲枯坐窗前,脑中一片空白。

抗战胜利了!1945年8月15日。整个中国都在欢庆。

胡兰成被国民政府列为汉奸,他累累若丧家之犬,匆匆抛了小周,开始了亡命生涯。小周恸哭,她已经沉溺于胡兰成的感情之中,无法自拔了。一棵新桃被活活地砍了一刀,她这一生中,再也不会感到快乐了。

胡兰成逃到杭州同学斯君家,为救胡兰成,斯君与小娘范秀美带他逃到温州,在这里胡兰成以对范秀美“负责到底”的理由与她结为夫妻。他和范秀美住在范秀美老母家,一间破陋的泥地柴屋。

张爱玲为了胡兰成,终日牵肠挂肚。1946年初,张爱玲辗转得知胡兰成的下落。她整晚地失眠,她还爱着胡兰成。二月,张爱玲南下浙东,千里寻夫。

他们在温州曲折的小巷中穿来穿去。天还是冷,可是这冷也变成缠绵的了。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张爱玲还是无法割舍胡兰成。

她停下脚步,下定了决心:“周与我,请你选择。”

胡兰成避开她的目光:“唉,世道如此艰险,今生我与小周有没有再见之日都不可知,你不问也罢了。”

张爱玲伤心已极,范秀美的事,她已经不愿追究,难得糊涂。可小周是横在她心中的一块石头,她不能不和他说个清楚。然而胡兰成的态度,分明是不愿放弃小周,她彻底绝望了。

“你到底是不肯,”她肝肠寸断。

“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是萎谢了。”胡兰成仍不说话,全无半点心肝。

阳光洒下来,暖暖的,驱走了清晨的微寒。如梦如烟……张爱玲再也说不清楚,当年那个满嘴艺术的才子胡兰成哪里去了……

第二天清早,胡兰成送张爱玲去码头。远远的,张爱玲就觉得,隔着那灰灰的,嗡嗡的人海,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

执子之手

1955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张爱玲乘上开往美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到了她心目中的自由国度,张爱玲却并不感到高兴,前方会有什么样的的命运等着她,她丝毫不能预测。

生命不再是华美的袍。贫穷的阴影笼罩着张爱玲。她是一个职业文人,没有固定收入,不得已,她向基金会寻求资助。

张爱玲挑中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在这里,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国老人走进了她的生活--赖雅。1956年8月14日,赖雅与张爱玲在纽约市政府公证结婚。

张爱玲与赖雅婚姻美满、情投意合。幸福的时候,人会感到日子过得格外快。不知不觉间,岁月的长河流入1964年。

而这一年的6月20日,一架飞机在台湾中部坠毁。这次坠机事件改变了赖雅与张爱玲的生活。在这次事故中丧生的旅客中有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的老板。公司很快解散,张爱玲不可能再往香港出售剧本,她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祸不单行,一天,赖雅从图书馆回家,在路上摔了一跤,跌断了股骨,紧接着,他又多次中风,导致瘫痪。

1967年8月,赖雅获得了永久的解脱。亲睹赖雅去世,令张爱玲悲痛欲绝。在她这一生中,赖雅是惟一爱她至深的人,也是她惟一钟爱的人,惟一可以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的人。

赖雅死了。她心中有个部分也随之一起死亡了。从此后,红尘中的情爱再与她无涉。

1995年9月8日,洛杉矶西木区公寓的房东打开206室的房门,一眼看见地毯上躺着一个人,像是已经死了。

警方迅速赶来。法医断定:死者:张爱玲,已去世六七天。

她睡着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

她的骨灰被洒到太平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