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喜剧电影有哪些(豆瓣电影评分前十)
每一遍都会有收获,每一次都会感动到哭。我相信每个看懂了得人都会这样。我们该不该背负那些可笑的压力生活,为了谁?老爸、老妈、为什么不为了自己生活。将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变成了自己的职业,虽然很艰辛,但是真的喜欢,我依然快乐。每次难受的时候,沮丧的时候,无助的时候,对自己说 :一切都是好的,我在准备过自己的生活!
相比之下,《三傻大闹宝莱坞》毫无疑问是一部励志片。全片讲述的是一个反教育体制的故事。印度和中国的教育其实也有相似的地方,应试教育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印度在某些地方更为畸形。中国尚有985、211工程一干院校,而印度是以印度理工独尊的。无数孩子起早贪黑,只为考上印度理工,甚至很多人被逼得自杀。坊间流传的段子,说印度孩子去上麻省理工,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三傻描绘的故事,就以此为背景。阿米尔汗饰演的学生完全与这样一个应试环境格格不入,常有在当地的人们看来的惊世骇俗之举,但事实上,他身上正是充满了这个年龄的学生应该有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活力。电影尝试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中提醒人们,成功的道路不止一种,开放的教育才能创造多元价值和多元社会。
笑中带泪,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最恰切不过,从卓别林的年代开始,电影就开始寻找一种戏谑的途径来指涉现实,往往能够在最不经意间打动众人。
“All is well!”这是电影中Rancho的一句座右铭,出生卑微、天资聪颖的他,在这所印度最好的工程学校里,充当起了反叛者的角色,但这种反叛,并不是Rancho故意使然,相反,他无意去去担当任何的意见领袖,只是简单的跟随心灵的方向。在Rancho看来,一切都是理想的,顺畅的道路最好不过,但艰难困苦亦不在话下,心中只要没有了恐惧,成功便是手到擒来的。追随心之所向,这是Rancho给Farhan的忠告,喜爱摄影的他慑于父亲和家庭的压力选择了不喜欢的机械工程,学的不快乐似乎成了必然。放下心中的恐惧,则是Rancho给予Raju的建议,家庭的贫苦让Raju背负上了不寻常的压力,最终只能将其转化成为对神灵的敬畏。
看吧,这样两个人的状况,这样两句忠告,多么的符合于时下中国大学生们的遭遇。面对理想,我们屈于现实,面对现实,我们又不甘于此,矛盾永远的存在着。有些人勇敢的踏出了向梦想的那一步,而大多数的我们,就日复一日的逐渐泯灭在了现实当中,从此沦为一个又一个电影中的Chatur。最值得一提的还有阿米尔•汗的表演,作为印度的顶级明星,他的表演着实细腻真实,自信、善良还夹带了点小幽默,最为惊人的,是他已然45岁,却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青涩的大学新生,而且光看外表,是看不来的,又是一个帅气有魅力的天山童姥。
比起通常的好莱坞喜剧片,《三傻大闹宝莱坞》几乎长出一倍,小包袱小笑料层出不穷,种种小片段事无巨细,但却并不考验观众的耐心。我觉得这跟情节安排的前后呼应及影片整体所维系的“严肃的调侃”基调分不开关系。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介绍拉杜的家庭环境时,画外音一边自嘲地说“就像五十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狭小昏暗的房间,瘫痪的父亲,咳嗽的母亲,尚未成婚的姐姐”,一边自动将画面饱和度调低,故意弄成黑白老电影的粗糙颗粒质感。以后只要一演到拉杜的家,电影就自动彩色转黑白。而不管是“一切都好”,还是“病毒电力转换器”,只要前面有所铺垫,后面的桥段就必然用到,包括兰乔所臆想的“骑摩托新娘”,工整得几乎精致。
尽管电影终究是一场理想主义的美梦,但它依然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国观众会颇感共鸣。影片将近结尾还有一处令我很是意外:一直对兰乔深恶痛绝的校长“病毒”在暴雨积水中语重心长地劝戒他“你不可能总是对的”。尽管影片不可能真正走向现实主义的方向,但起码,这一点恳切的诚实颇为难得。
特立独行的兰乔是个只能生活在电影里的虚拟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理想主义的勇气与执着依然令人敬畏。推荐给大家~~看过的可以重温,没看过的赶紧尝鲜吧!PS:关注一下呗,又不会怀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