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

每个人内心渴望的往往是自己很难得到的东西,最向往的是自己毕生所盼的境界,但有些境界,穷其一生也很难达到。我们很多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忙忙碌碌,追名逐利,将自己变得很累,也会期盼一段放松的日子,闲时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渴望自由,但这看似很简单的事情,若真的付诸行动,却又会发现是如此困难。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1)

人生的境界应该是怎样的呢?大概就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吧,或许只有达到这种淡然的态度,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得失心,在忙碌的生活中去寻找自我、寻找自由,才能在繁杂的世界中探寻心灵深处的宁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里的这句悠闲到极致的话,不就需要如此高的境界吗?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2)

王维晚年的时候官至尚书右丞,但早年经历过太多的他,早看透仕途的艰辛,本身就沉迷于山水之间的诗人,在晚年更是参佛悟道,以求在纷扰的尘世之间寻找内心的慰藉。晚年的王维过起亦官亦隐的生活,在隐居的过程中,他怡然自得,享受生活,寻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闲情漫步,也更加豁达开朗了,并在吃斋念佛中感悟人生,而将这种感悟融合进诗里后,其诗也增添了一份禅意,也因此获得"诗佛"的称号。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3)

《终南别业》是王维晚年的作品,退隐之后的王维搬到了终南山脚下,这里风景优美,诗人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也感受隐居生活带给人的自由与惬意。闲庭漫步,他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将属于一个退隐官场的诗人的豁达闲适展现的惟妙惟肖,在充满生活的诗中,王维显得更加亲切了,却也让后世更多的人羡慕了,羡慕这种他们不能实现的理想生活,羡慕这种宠辱不惊、不计得失的生活态度!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4)

中年好道的王维晚年搬到了终南山脚下生活,兴致起了就一个人到处漫步,这种乐趣可能有些人不太能理解,但诗人十分享受这个过程。走到溪水的尽头,就坐下来看看天上的白云,这简直是悠闲到极致,美妙到极致了,要是在林中与砍柴的老叟遇到了,两人还会一起聊天,在谈笑之间不知不觉就忘了归期,抛却尘世一切,颇有意兴阑珊之感。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5)

当人经历的事情多了,感悟就会深,其人生境界也会不断地提高,在王维的这首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人生态度,豁达随性,淡然处世。作为诗佛,王维的这首诗自然带着禅意,而这种禅意多是体现在最经典的一句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至一段路的尽头,你会想到什么呢?是悲观处之,还是坦然面对,显然王维是很坦然的,在这种坦然中,他还寻到了柳暗花明的惬意与美景。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6)

竹林七贤之阮籍为人猖狂,可当他驾车走到末路之时,却止不住的嚎啕大哭,哭着眼前的绝路,也哭自己人生的绝路,但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批评了这种态度:"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而王维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之后,对于这种末路的人生就形成了自己的感悟,也成了他人生之中乐意去面对的困境。王维说走到溪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何不以乐观的心态随遇而安,坐下来欣赏天上的云卷云舒呢?这看似是在说隐居时的漫步之路,又何尝不是在说人生之路呢?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7)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学会坦然面对得失,坦然的看待人生中的一切困难,就总会在绝路之中重逢惊喜,也许是"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也可能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之后的豁然开朗,再不济,也能在穷途末路之中寻找到赏心悦目的愉悦。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过是静下心来,去思考,去领悟,去感受人生中的真谛,也不过是不忘初心,始终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做真正的自己。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8)

我们很多人其实都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充满向往,却始终不能够放下所谓的荣辱得失,终其一生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行。但这种境界其实也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乐观豁达,也不过是放空心思的悠闲自在,王维在自己的领悟中豁然开朗,成就了自己自得其乐,引人羡慕的晚年生活,也成就了此诗"诗中有画"的高超意境。

王维的归嵩山作表达了什么(34行到水穷处)(9)

生活在这个世上,学习、工作、家庭等等总是会困扰着我们,我们在其中迷茫,感到绝望与痛苦,我们在人生的穷途末路中怅然若失、惴惴不安,也在绝路之中悲观愤懑。可其实只要换个方向,也许就是另一片大好前途呢?与其悲观彷徨,不如乐观坚强,路是走出来的,用毅力与自己积极的心态,总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也总能在心境的变化中看见美好风光,自然也能在与困难的斗争中参悟人生,达到"坐看云起时"的超高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