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收入有哪些(央地税收划分再调整)

南都周刊见习记者:王晓珊今年超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规模下,有些地方财政面临减收,可能影响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地方税收入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地方税收入有哪些(央地税收划分再调整)

地方税收入有哪些

南都周刊见习记者:王晓珊

今年超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规模下,有些地方财政面临减收,可能影响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

日前,中国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方案》明确了多项举措,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地方收入或将迎来甘露滋润。

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

《方案》明确,将延续2016年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广后的过渡方案,继续保持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五五分享”比例不变。

2016年5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原作为地方主要税种的营业税取消,营业税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冲击地方财政收入。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8月全国财政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1%;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2.8%,同样延续2019年以来呈现的逐级下滑态势。从地方财政运行来看,部分省市财政收入已是负增长,地方财政保基本、保运转、保民生等压力增大。

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税收分成中,地方政府的收入占比较低,形成了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可能为隐性债务问题、地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过高以及房价过高等问题埋下隐患。

此次改革,旨在扩大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比重,以期逐步解决以上问题。

调整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与此同时,《方案》还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为缓解部分地区留抵退税压力,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部分(50%),由企业所在地全部负担调整为先负担15%,其余35%暂由企业所在地一并垫付,再由各地按上年增值税分享额占比均衡分担,垫付多于应分担的部分由中央财政按月向企业所在地省级财政调库。

中泰证券分析师杨畅认为,本次留抵退税政策调整,通过中央承担部分退税额,能够降低地方负担,减少占用企业资金,这将推动企业进一步扩大支出。

留抵退税政策调整能够减轻地方负担,但也可能导致地方间差距拉大。

杨畅提到,短期来看,留底退税压力越大的地区,往往是公司总部越多的地区、扩大支出和再生产积极性越强的区域。本次政策的调整,这些地区也将得到更多的好处。

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

消费税改革方面,按照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

先对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的品目实施改革,再结合消费税立法对其他具备条件的品目实施改革试点。

从收入规模来看,消费税为我国第四大主体税种,收入规模上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税。2018年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1.06万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接近7%。

此次《方案》明确消费税征收环节稳步下划给地方。消费税目前属于中央税,方案按改革调整的存量部分核定基数,由地方上解中央,增量部分原则上将归属地方,相当于将消费税从中央税改为央地共享税,这将有利于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改善消费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