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26万亿美元将从美撤离)

截至3月23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高达空前的28.08万亿美元的水平,过去二周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开始大幅度上升,一度暴涨至1.75%,创下一年来最高水平,惊动全球市场,这意味着美债被大规模的抛售,路透社在3月16日监测到的数据显示,美国债券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高达2万张长期债券合约的大宗美债卖单。

美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在短短的44周内总计放水印钞了达23万亿美元基础货币流动性和经济刺激方案,换句话说,美国正将这些庞大的债务货币化。乔治·索罗斯数周前发出警告说,由于美国努力提高美国风险资产和债务的努力,美国市场可能会走进大萧条雷区。再加上美元长期的零利率甚至有预期的负利率,分析预计,将有高达26万亿美元的资金陆续从美国市场撤离。

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26万亿美元将从美撤离)(1)

一周前美财长也表示,当前投资者需要对美国股市非常的谨慎,这种风险已初现迹象,美国股市在最近的几次大跌就是最好的见证,同样,美债更是遭遇2021年1月以来的最大抛售。美联储数据显示,截止3月15日的一周,一级交易商的美债持有量创纪录的锐减了647亿美元至1858亿美元,引发新一轮抛售。而自2018年以来,全球央行已累计抛售了高达2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国国债。并且连续多月呈现出净抛售状态。美媒Zerohege稍早前援引专家分析认为,如果风险加大,全球一些央行存在或将清零美债的可能。

摩根大通认为,美联储的超级宽松货币举措正在成为长期去美元中心化的催化剂,美元已不能成为正常的世界货币了。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前不久作出“如果美国倒下了,谁也别想好过”的阐述也间接传递了,对美国市场的担忧。不过,以下的迹象再度表明,这观点已经不合明宜了。

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26万亿美元将从美撤离)(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月公布的数据已经显示美元份额在2020年度意外下降至两年来最低至60.2%,请注意,2000年时该比例曾高达73%。而这一现象,这也将加速全球资金从美国市场撤离,并向更有前景的市场流入的进程。

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26万亿美元将从美撤离)(3)

事情的一个新进展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亿万富翁雷.达里奥日前表示,美债40年的牛市可能要结束了。目前的趋势非常清楚,中国正在崛起,人民币正在国际化,中国债券及股市在未来10年将超过西方市场。目前全球对于中国配置的水平依然较低。考虑到中国在疫情中的杰出表现,海外资金将流向中国。

另据美媒3月21日以题为"达里奥请您将美国国债换成中国债券"报道称,达里奥表示,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购买中国债券,是“经典”周期的一部分。达里奥进一步称,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全球央行和其他国际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中国债券仅占6%。显然,未来增持中国债券的比例将有很大上升空间,全球大量资金将持续流入中国。

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26万亿美元将从美撤离)(4)

不仅于此,渣打银行表示,预计到2021年将有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中国市场。而美国媒体CNBC前不久援引摩根士丹利报告称,更多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海外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市场。摩根士丹利预计,在未来十年中,投资组合的流入将比外国直接投资更为重要,累计流入量将达到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大摩认为,将有价值高达3万亿美元的全球资金流入中国市场。而通过这些投资,更多的全球资产将以人民币的形式持有。

关于人民币的价值,美国媒体CNBC数周前报道,瑞银给出人民币为什么现在具有吸引力的原因强调,有三种因素可能会增强货币升值,这包括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流入。而中国经济具备这三个因素。数据持续显示,中国经济复苏领先于全球其他经济体。

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26万亿美元将从美撤离)(5)

被称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马克·麦朴思稍早前表示,我们在中国的仓位占了最大的比重。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里,我们预计中国的机会将会持续扩大。麦朴思表示, 中国崛起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很鼓舞人心,同时也为像我这样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世界级中国公司的绝佳机会。

这再次表明,全球大量资金正持续加速流入中国。与此同时,全球投资界的大师们也纷纷表示,长期看好中国经济。例如,美媒体曾在《为什么巴菲特看准了中国》的一文中援引巴菲特的分析称,“中国的经济注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认为全球大量资金持续流入中国,是非常明智和正确的。

美债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26万亿美元将从美撤离)(6)

巴菲特

而被誉为富远见的华尔街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也多次表达过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和市场的观点,认为投资人民币资产是正确的选择,这在美联储不断滥用美元地位,美元储备份额面临下降的背景下,就更加清晰地体现出人民币资产的价值,彰显指向标意义。全球大量资金正持续加速流入中国。(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