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青春年华电影 电影最好的我们相遇最美的青春

“电影展现的盛大离别,与最美好的自己说再见。”青春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反映青春美好、励志与拼搏奋斗的校园电影《最好的我们》正在全国热映。6月10日成为单日票房冠军,截止到6月11日,《最好的我们》票房超过2亿元。影片对青春萌动、约定和误解表现出理解包容,饱含励志奋斗、无私坚持、追求梦想,充满向善向上的激情和力量,传递着“青春使我们相遇最美好的自己”“敢于追梦、勇于承担是青春最可贵的品格”。每一个人,都可在影片中与曾经的自己相遇,重逢最好的青春。

据悉,电影《最好的我们》拍摄取景皆在武汉完成。镜头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大学、武汉市第二中学,将武汉这座城市推介全国,引发武汉市民的广泛好评。

“熟悉的场景,曾经的味道。桂子山爱恨情仇,同兴里江湖岁月,千帆亭三路归一,黄鹤楼百舸争流,一桥飞架南北横断江汉朝宗,两江连接东西纵分华夏神州,回首二中岁月,《最好的我们》,最美的武汉……”武汉纺织大学一位教授观影后说。

最美青春年华电影 电影最好的我们相遇最美的青春(1)

在毕业季遇上“最好的我们”,影片中的情节,触动着每位观众的青春回忆。电影中语文课堂上的场景,老师正在黑板上书写李清照的词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面对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余淮,语文老师对余淮的训斥和教导展示出园丁应有的责任感。

武汉轻工大学的一位教授评价道:“语文教师这一角色饰演得十分亲切到位,猛然间会觉得自己也坐在语文课堂上听讲。”

资深媒体人观后亦分享感悟:“校园里少不了老师的‘耳提面命’,但语文老师的关切爱责给予青春满满的真实和感动。”

高中学子积极备考,教师塑造丰富饱满,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最好的老师,这份青春的故事中尽管有“天真搞怪”的部分,却不失感动与真实。正如巴塞电影编辑、影评人MR.WG概括的那样:“合适往往比技巧高明,未经雕琢和漂染的故事、人物和情节才是最真最优的。”

最美青春年华电影 电影最好的我们相遇最美的青春(2)

电影《最好的我们》改编自作家八月长安同名小说“振华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将视角聚焦在高中校园,讲述耿耿和余淮之间的青春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观影后在微博上发文:“在青春片泛滥的年代,任何拍摄青春片都容易堕入俗套。但《最好的我们》更本真地演出中学生的清纯般的可爱感知。在许多方面超过我们过去所看到的中学生题材,包括扮演的孩子选择恰当,趣味神态吻合,还有他们的生活故事避免的俗套感。”

随着电影的热映,越来越多的人被故事打动,也重新诠释和实践着他们心中“最好的我们”。自6月6日上映以来,影片引发广大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好感,甚至有评论认为,影片是近十年来难得一见的国产青春片。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编剧武瑶近日在CCTV6《今日影评》中分析表示,电影《最好的我们》从选角取景到情感,都非常真实和诚挚,“那种校园生活,我们的这种友情,我们跟老师的情感,还原了很好很好的这种生活,让观众看着也很亲切。什么样的剧不悬浮?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最美青春年华电影 电影最好的我们相遇最美的青春(3)

除此之外,生活流式的片段:包书皮、递纸条、打篮球、文理分班等不断浮现。这些最细腻柔软的部分让人回忆起当年最本真最单纯的年代,将大家重新拉回到那个美好、简单、清澈的曾经里,令人动容。

最美青春年华电影 电影最好的我们相遇最美的青春(4)

作家八月长安认为,“‘最好的我们’不是一个过去时,它是永远的正在进行时、将来时,你能够把握什么是你最好的时光。我希望它是一个持续的状态。”湖北宜昌一中1606班师生则在高考结束后,特别组织观影《最好的我们》作别高中时代:“因为遇见彼此,我们才成为‘最好的我们’。永远不说再见。”

最美青春年华电影 电影最好的我们相遇最美的青春(5)

青春永恒,记忆中“最好的我们”不仅在当下,更在拼搏中的未来持续发光。(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通讯员刘儒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