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

古人云: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古时候,50或60岁的人看上去已经进入老年阶段,身体越来越差,特别是55岁以后的人被称之为老年人,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增长,衰老速度越来越慢,再加上现在人非常注重保养,有些人明明已经60岁,但是看上去依然年轻。

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1)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口比例: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生活条件提高,医疗水平发达,让人们的寿命得到明显延长,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老龄化问题,那么按照现在的年代来说,年龄超过多少岁可以被称为老年人呢?

2022“老人年龄新标准”公布,这个年龄过后,或可以叫“老年人”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老年人明确分为三个年龄组:

年轻老人(60-74岁)

老年人(75-89岁)

长寿老人(90岁以上)

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2)

看到这个回答,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但事实就是如此;坦率地说,你已经60岁了,但是,很多网友还是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60岁还被贴上年轻老人的标签,真的不尽人意;虽然他语言年轻,但本质上还是个老人。

其实年龄不是衡量衰老的唯一指标,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心态!年龄只是一个参考数据,老不老要看个人,如果你老了,身体还是很健康,吃嘛嘛香,那么又何必在乎多少岁呢?

了解2个常说的年龄段:

60岁:耳顺,指的就是男子六十岁。

70岁:从心,指的就是男子七十岁。

孔子曾言:“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里提到的耳顺和从心指的就是两种不同的年龄阶段。

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3)

60岁:耳顺——指男子六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0岁:从心——指男子七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会逐渐走向衰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但即便身体老了,灵魂却永远不老、永远年轻。

不同年龄世界观和行为表现比较:

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4)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有利于老人长寿呢?

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5)

适当运动: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通病“懒”,也因此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自然会被多种疾病找上门。可见适当运动的重要性,采取有氧运动模式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氧运动模式包括慢走、散步、慢跑等几种运动模式,适合各个年龄段群体。

咧嘴笑:

美国马里兰大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普罗文认为,幽默能增加人体免疫细胞数量。捧腹大笑能让血流量增加20%,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即使假装咧嘴笑,身体也可释放出愉悦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身心健康。

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6)

热爱家庭爱社会,爱生活,爱大自然

不仅满足于被别人所爱,更要注重自己奉献爱,爱能使人的胸怀更加宽广,心境更好,心态更健康,从而使老人的童心不泯,抗衰延年。

阅读延伸:老年人对陌生人的推销保健品,一定要值得注意

有一些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长寿体健,殊不知,这样正好进入了不法分子设计的圈套。

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和老人“谈朋友“,通过“陪伴”赢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财物,老人不要轻易相信外人的话,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

国家规定多大岁数算是老年人(老人年龄新标准)(7)

因此面对保健品诈骗时,我们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如果患有疾病,要主动到医院就医,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

子女也要多多关心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让老年人享受到天伦之乐,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