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钱币顺序(五代十国钱34)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纷纷扩充军队和地盘,出現了"五代十国"。907年,朱温废唐帝自立,建立后梁,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开创的闽国就是十国之一,王审知字信通,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自河南入闽,897年起统治福建。他推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宁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没有称帝,更未立年号,但他却是闽国的实际开创者。为应付财政和军事上的需要,王审知决定自铸钱,钱文仍沿用唐代“开元通宝”,由于福建境内铜材资源匮乏,改以铅铁铸钱。
查见于史书记载的政府铸造的流通铅钱,要数五代十国时期为最早。当时除民国外,南汉、楚、吴越、南唐等国也铸造有铅质流通钱。
王审知在治闽的29年中,福建耕地面积大增,他曾拨出大笔库银支持农民造田,为福建作出很大贡献,福建人民对闽国王审知的政治方针是有客观评价的。同时他笃信佛教,广建寺庙,耗资过大,造成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且福建又没有大型铜矿,铜材枯竭,只好用汀州宁化县出产的铅来铸造钱币了。
《十国纪年-闽史》记载"王审知为闽王,梁贞明元年(1915年)汀州宁化县出铅,置铅场,二年,铸铅钱,与铜钱并行。" 梁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铸铅开元钱,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铸造使用铅钱,在中国也是最早的铅钱。以前有人认为南汉国刘彻于公元917年所铸的“乾亨重宝”钱是我国最早铸造使用的流通铅钱,那么王审知铸造的铅开元钱比其还早一年,可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官铸流通铅钱。
由于史书只记载铸铅钱,而沒有提到书体和钱形大小,更沒有提到钱背文字和星月纹。后人只能依据对出土钱和传世品的研究,判定民国钱开元钱有大小两种。小平铅开元钱面文同“会昌开元”,钱背上有“福”、“闽”、“殷”、“建”等文字,也有光背者。背“福”、“建”是纪铸造地名福州、建州,背“闽”、“殷”是纪国名。其中光背及背“福”字钱较为多见,背“闽”字钱较少,背“殷”、“建”者目前所知仅有数枚。大型铅开元钱钱文书体兼真隶,钱背穿上有一“闽”字以纪国名,穿下有一仰月纹。大型铅开元钱传世不多,较为少见。大小钱开元钱的折值为一枚大钱当100枚小钱。
据《续文献通考·祥异考》载,早在南宋理宗宝祐三年在福建仙游县南桥溪中出土过背福、背闽开元铅钱。建国后从1957年以来,已先后在福建省的福州、晋江、福安、长乐、南平、沙县、南安、安溪等县(市)出土了闽开元小平铅钱,在沙县镇头村出土为第9起。1987年3月初,长乐县城关福州火电厂基建工地出土数百枚小平铅钱,经考证,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天德帝王延政所铸。
1995年3月,福建省沙县琅口镇麦元村村民万礼煌等人在该镇镇头村土名登坑垅山坡上承包挖穴种柿子树时,偶然发现出土了一个五代龙凤纹青陶罐,内装闽开元通宝小平铅钱重约百余斤,穿缗已朽烂,这是沙县首次出土的五代闽国铅钱。
1996年8月,闽北建瓯市房道乡一户农民建房挖基槽时,于地下约一米深处获得一小瓷罐,内贮开元通宝小平铅钱300余枚。剔除残缺者不算,已清理出背“福”者200余枚,背“闽”者38枚,背“殷”者7枚,背“建”者2枚,皆有流通痕迹。
由于史书上只记载铸铅钱和时间,五代十国闽开元通宝小平铅钱的出土新发现其众多版别究竟有多少?区分版别应以什么为主线?这是十多年来钱币学界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在孙仲汇《简明钱币辞典》、华光普《中国古钱目录》、张志中《古钱》、刘敬扬、王增祥《福建历代货币汇编》等专著上录图的版别仅三、五品,在马飞海《中国历代货币大系·隋唐五代十国货币》录图的也仅有21种版别。邓景华老师对该批铅钱进行多年的搜集、除锈、整理、研究和考证,在《开元通宝——五代闽小平铅钱版别初探》一文中,对沙县镇头村出土的五代闽开元通宝小平铅钱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从沙县镇头村出土的五代闽开元通宝小平铅钱,不仅数量较多,而且版别也颇丰富,近乎集版别之大成,有不少版别还属新发现,为历次各地出土所少见,实属难得"。
铅质古币多为民间私铸品,或为陪葬之用冥钱,在历史上曾被斥为"劣币""恶币"而加以唾弃,随着时光的流逝,它的存世量越加稀少,现已为越来越多的钱币爱好者所青睐。近年从福建各地偶有出土为数不多的闽开元通宝铅钱,不仅丰富了钱币爱好者的收藏,而且对于研究古代闽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钱币历史、钱币版别提供了珍贵的佐证实物。
闽“开元通宝”大铅钱,背穿上“闽”字,穿下仰月纹,大型铅开元钱传世不多,较为少见。以往则更少见,华光普主编的《中国古钱目录》评定等级为六级-稀,市场价上千元。多年前在永太县大洋镇挖出大量“开元通宝”大铅钱,市场价降至200元至300元。笔者正是此时收到了几枚闽囯开元通宝大铅钱背上闽下月大铅钱。这几年古钱币红火,有较大回升“开元通宝”背闽月铅钱市场价格为: 1150元左右。
闽“开元通宝”大小钱钱传世不多。它与同时期据有建州的殷闽第一主王延政于天德二年(944年)所铸“天德重宝”,和闽国第四主王延羲于闽永隆四年(942年)在泉州所铸的闽国永隆通宝铁钱,皆被视为泉界迄今难得的钱币品种。
近来年,收藏及研究古钱币蔚然成风,特别是古钱币的价格狂涨,各种作伪之品也时有所发现。由于金属铅质地柔软,熔点低,铸刻容易,铅钱最易作伪,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就有人伪造过乾亨等铅质大钱以取利,也有人曽泡制过凃金的铅质郢爰伪品冒充金币欺售,现也有不肖之徒为谋私利,以“开元通宝”大铅钱真品为型范翻模浇铸,复以作旧,其技巧高者几可乱真,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因此,须提高识别能力,以防上当受骗,现将“开元通宝”大铅钱实测数据、主要特征及鉴别方法描述如下:
“开元通宝”大铅钱,面文对读,书体隶楷兼之,背穿上“闽”字,穿下仰月纹,直径3.8至4厘米,穿宽0.8至0.9厘米,廓厚0.25至0.4厘米,重20.3至36.12克。又有明显减重一类薄钱,钱文笔划瘦硬遒劲,典型的十国之钱风,直径3.8-3.9厘米,穿宽0.8至1厘米,廓厚0.16至0.18厘米,实测重仅11.9至14.41克,“开元通宝”大铅钱有人以为始铸于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有人以为系王頮、王昶父子在位时所铸。
鉴别大铅钱真品之真伪,主要观察其明显特征:首先看它包浆。大铅钱生坑真品,其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碳酸铅锈,与钱体结合牢固,以手用力拭之不易脱落部分,用坚硬之物才能刮除;刚出土氧化严重者,锈形成块状并与铅钱结为一体,以手拭之不掉。伪品则不然:技巧粗劣者敷以石灰土,目视包浆不均匀,手拭粉末纷纷下落,不难鉴别;高仿者层层敷以氢氧化铅锈,虽手拭不脱落,然目视包浆颜色较深且湿,嗅之有股臭味,若以热水泡之则可去除脱落,其伪毕现。
闽国开元通宝大铅钱面文
闽囯开元通宝大铅钱背上闽下月.
闽囯开元通宝小平铅钱面文4枚
闽国开元通宝小平铅钱背文4枚
大铅钱20倍放大镜下包浆细图
其次可看其质地。生坑真品包浆之下质地呈暗棕色或褐灰色,色泽极为自然悦目。伪品质地则呈浅灰色,色泽极不自然;又因辗转日久质地呈所谓“传世古”者,以目较难判断其真伪,可不妨以手掂托之,若觉得特别沉甸者,则往往可能是伪品。 再看钱体氧化纹痕。由于大铅钱埋于地下年代久远,氧化过程中金属铅物质结构逐渐遭到破坏,或侧面出现断续纹痕,层理非常明显,或表面出现龟裂纹痕迹,放大镜下历历可见。作伪者似乎可以伪作包浆,也可以伪作质地,但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伪作逼真的断续裂纹痕及龟裂痕迹。
作者:陈孔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