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婕妤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 杨爱妹,来源: (ID:tsgsc8)

01

她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出生功勋之家。她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彪的姑母,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她善诗赋,有美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

她是汉成帝刘骜的嫔妃,品性高洁,身心如莲,贤能有德。她有她的风骨:文人的清高,女子的矜持。

西汉王朝是我国历时最久的王朝之一。汉武帝刘彻在后宫嫔妃中增加了婕妤的称号,上居皇后之下的第二位,位比宰相,爵比亲王。

汉成帝时,婕妤位居皇后之后的第三位,位比上卿,爵比列候。班婕妤受到了汉成帝的宠爱,不久就怀了孕,然而孩子并未长成。班固在《汉书·外戚传》里写她姑祖母班婕妤“有男,数月失之”。

班婕妤相貌秀美,文才颇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她经常开导汉成帝。班婕妤还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她的词曲有感而发,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受益匪浅。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嫔妃,也是他的良师益友。班婕妤的贤德在后宫中也是有口皆碑。因她不干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时人敬慕。

02

班婕妤比同樊姬,然而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

失去爱情的班婕妤,内心涌出戚戚忧伤。她渴望的爱情是干净美好的,往小了说是琴瑟和谐,往大了说是希望她的贤良淑德,能影响汉成帝,使他成为一个有道明君。面对尔虞我诈,为了争宠扭曲人性的昏暗后宫,她孑然一身风骨,她心所依,是抚弄丝竹和遣怀诗赋,而不是宫嫔间你争我夺的得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读来多么深入人心,心生悲凉,这样的名句,可曾想到与班婕妤有着莫大的渊源与牵连。

班婕妤移居长信宫后,悄然隐退在深宫之中。每天长信宫门打开,她便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扫地,她感到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独寂寞。便作诗托思,借以度过光阴,常常触景伤情。她在《团扇歌》中自比秋扇,感叹道: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团扇又称绢宫扇、合欢扇,是西汉时期嫔妃仕女的饰品。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

封建帝王的后宫充盈,皇帝多是以貌取人,汉成帝未能免俗。

班婕妤论姿色和讨男人欢心的手段,毫无疑问是比不过从小浸淫于此道的赵飞燕。失宠后的班婕妤,不屑于去争,以她的家世修养、才情,赵飞燕是一辈子仰头,望得脖子酸痛,也达不到的境界。

《怨歌行》属乐府《相和歌·楚调曲》,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

绮丽清简的语言写出盛衰变化的一生,跌宕多姿,蔚为大观。

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三)有言: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不禁深深为之震撼。东方日影边的汉代宫阙,记载了多少忧伤凄迷、婉转哀愁的宫怨故事。班婕妤,这个王昌龄笔下的日影下落寞的女子,多么令人惋惜与心疼。

王建在《宫中调笑·团扇》词中云: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以扇遮面,纨扇与玉颜掩映,真正是姿颜撩动心弦。如此写人,方为传神,如此咏物,方觉生动。然而“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红颜未老情先断,多么心碎!

王维《班婕妤三首》(其一)写道:

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

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

似乎那个深夜独坐凝望的班婕妤,那样真切。她心怀希望,等待汉成帝的怜惜疼爱,然而玉窗萤影暗飞,金殿人声静寂,君王早已憩息,在那个极尽手段以色侍人的赵飞燕身边。

落寞的班婕妤长守空帷,坐对孤灯明灭,不眠之夜柔肠寸断,痴情可鉴。她不哭不闹,不争不抢,安静地守着自己一片宁静的天空。

她是荣辱不惊,独善其身的女子。她是才貌的班婕妤,修养与份位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帝王嫔妃。

有关婕妤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1)

03

没有了爱情的班婕妤,也未曾失去本心,迷失自我,悲伤时的班婕妤情以寄文,字字连心,赋予文字鲜活的生命。

诚如她的《捣素赋》,从宫女的形美、声悲、情哀,生动描写宫女捣素的片段,层层剥开古代宫女命运和悲情。全赋可分三段,全文如下:

“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

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请,桂露朝满,凉衿夕轻。燕姜含兰而未吐,赵女抽簧而绝声。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

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风靡丽。皎若明魄之生崖,焕若荷华之昭晰;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红黛相媚,绮徂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两靥如点,双眉如张。颓肌柔液,音性闲良。

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梧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清深。含笙总筑,比玉兼金;不埙不篪,匪瑟匪琴。或旅环而舒郁,或相参而不杂,或将往而中还,或已离而复合。翔鸿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调非常律,声无定本。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苟是时也,钟期改听,伯牙驰琴,桑间绝响,濮上传音;萧史编管以拟吹,周王调笙以象吟。

若乃窈窕姝妙之年,幽闲贞专之性,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歌采绿之章,发东山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准华裁于昔时,疑异形于今日;想娇奢之或至,许椒兰之多术,熏陋制止之无韵,虑蛾眉之为魄。怀百忧之盈抱,空千里兮吟泪。侈长袖于妍袄,缀半月于兰襟。表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计修路之遐敻, 怨芳菲之易泄。书既封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渐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

捣素,是宫女生活的一个片断,即将制衣的白色生绢一类的衣料,用木棒捶打成柔软后,方可裁减缝制。

首段写宫女的姿色之美。她们都是玉貌红颜,体态柔美,肌肤滑润,一笑生妍,行步带芳。

第二段用哀怨感人的捣素声传达宫女如泣如诉的心声。捣素声不是金玉乐器声,却有鸾声凤音之美;不是琴瑟笙箫,却能哀婉动人。飞鸿不前,落花缤纷,孤凤求群,离鹤思归,甚至连著名乐师听了也为之改弦弃琴、拟吹象吟。

第三段直接诉说宫女凄婉的境遇。她们既有如花似玉的美貌,又有品德高洁的品性,更有用情专一、夫妻相亲相爱、共度人生百年的美好心愿。如果在宫外,她们都可望有美满的家庭,可她们一旦入选进宫,便终生禁闭,老死而终,豆蔻年华在冷宫幽居中消磨殆尽,同时与亲人生离死别,只能孤守空房,以泪洗面。

此赋的形美、声悲、情哀,婉曲多致,感人至深,无不显示出班婕妤写赋抒情手法的高明。

班婕妤这个聪慧、善诗赋,有美德的深宫女子,着实值得人去赞美。得宠时,她也未曾迷失,堕落于权势享乐中,一言一行堪称妇得典范。失宠时,她明哲保身,缮就一篇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陪侍王太后烧香礼拜,长昼无俚,弄筝调笔。这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在汉成帝驾崩后,主动要求到汉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于是王太后让她守护陵园。不久,她便随她心中的刘郎一道去了。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染缸,保存初心,保护好自己的良善之心,才不会迷失。

一个女子,无论生在怎样的环境,只有三观正,品性端正,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赞美、仰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